许多读书经验丰富的人都说,抓住文眼,进行阅读,能较快较深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那么,何谓文眼呢?“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灵魂,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它是文章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研读教材时,总是反复地琢磨、推敲,去发现文本的中心,紧紧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在文本中进行挖掘。然后精心设计学案,引领着学生在文本学习中进行理解、探讨、感悟。这样紧扣“文眼”的阅读学习是多么有核心,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着实锻炼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那么,年轻的语文教师,如何能学着运用“文眼”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呢?
一、探究文眼 全面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目标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语文学习的理想和目标。如何来落实这一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探究“文眼”着手,紧扣“文眼”,对文本进行多种形式的研读,引领学生探究不失为一个好途径。这样既能发挥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文本,从而提高阅读学习的质量。
有些课文的“文眼”就在课题中,能让人一下子就扣住主题,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黄山奇松》“奇”在哪儿?《神奇的克隆》“神奇”在哪里?《黄河的主人》,“主人”是谁?为什么能成为“主人”等等。
例如:国标版小语第九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课题中“打不垮”一词就是本文的“文眼”。那么,扣住文眼,提出“面对厄运,谈迁是如何表现出打不垮的呢?”这一问题就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学习就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发散开来,层层深入。在第一课时中,学生读懂了谈迁所遭遇到的厄运。初步体会到谈迁因为倾注了20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所以痛苦不堪。学生还读懂了化为乌有的不仅是《国榷》史书,还是谈迁的心血,他的青春,他的志愿和书中所记录的一件件史事等等。因此,学生为谈迁的厄运扼腕叹息,深深同情,并为他的命运担忧。在第二课时中,教师鼓励学生紧扣“打不跨”一词,读文找句,通过讨论、猜测、想象、描绘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大家的眼前展现出了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谈迁终日奔波,搜集资料;谈迁孤灯夜影,奋笔疾书。大家真的看到了一位不怕孤苦劳累,不怕年老体弱,只怕时间不够的信念坚定者。于是,谈迁——厄运中打不垮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定格、烙印。可见,探究“文眼”,不仅让学生全面把握了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还让学生掌握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
二、剖析文眼 深刻领会
当然,并不是所有阅读课文的文眼能一下就找到,有些课文的文眼隐藏较深,此时,教师就应当带着学生反复地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寻找出文眼,然后创设一定的情景,与学生一起细细剖析,去理解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去品味那些最美最富有情意的词句。
例如:苏教版第11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林肯的话语真情深意,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文中他说道:“……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这句话中的“父亲”是指当时刚当选为总统的林肯的父亲。这是林肯在遭到众参议员的羞辱和嘲笑时说的一番话。细细地琢磨品味,这“艺术”一词实在是本文的文眼。“做鞋子的艺术”到底是指什么艺术呢?你可以鼓励学生来为“鞋匠”创设情景:一天,来了位很脏的穷人,破烂的皮鞋上满是灰尘。林肯的父亲……又一天,一个有钱人大摇大摆地来到了鞋摊前,林肯的父亲……在这些情景的想象描述中,学生明白了做鞋子的艺术是指——不论贵贱,一视同仁,热情服务。于是,师生发出共同的感慨——“做鞋子的艺术”,其实就是做人的艺术。此时,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纵观全文,再想一想,难道文中给人启示的仅仅是“做鞋子的艺术”吗?学生再次阅读,细细品味、领悟,发现文中还能让我们领略到多种艺术,如林肯高超演讲才能的艺术,林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众人的艺术,以及林肯成为国家总统治国的艺术等等。
扣住“文眼”,层层地剖析,深深地领悟,学生会对文本的内容探究得更多更广,领悟也会更新更深。
三、辨析文眼 体味意趣
汉语文字会因情景不同所产生的意境也不同,这是汉语文字的独特魅力。阅读时,抓住这些字词作为“文眼”来辨析,不仅能锻炼学生辨词析义、咬文嚼字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情趣魅力,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苏教版第12册《烟台的海》这一课描述了山东烟台一年四季独特的海上景观。由于它地理位置独特(北面临海),因此它的海上景观也与众不同。文中,有两处描写都用了同一个“扑”字。你看,“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这是冬天的景象。春天,“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两个句子中同一个“扑”字,展现的景象完全不同。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来辨析这个“扑”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然后请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感受。学生“看”到了冬日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紧接着一浪”、“排山倒海”、“像万马奔腾”,学生“听”到了惊涛骇浪发出“可怕的呼啸声”、“震耳欲聋”、“一声声惊呼声夹杂在浪涛声中”。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冬日的大海气势磅礴,势不可挡。冬去春来,学生又“看”到了春日的大海“波平浪静”、“一层又一层的浪花悠闲地散步”,“听”到了一道道浪花“顽皮的嬉笑声”、“哗哗的清脆拍击声”、“海滩上满是人们轻松的笑声”。同样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春日大海的轻盈活泼。
关注文本中一词多义的细节,探究这些微妙的“文眼”,学生通过细细地辨一辨,悟一悟,能着实增强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活化文眼 切身感受
有些文眼,只是文本中作者的一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神情,一句话语等。阅读时,稍不留心细读,很容易被忽略。即使解读了《教学参考》,不引导学生加以具体化的处理,那也充其量是“蜻蜓点水”式的了解。学生很难对这处细节描写产生真切的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这细微的“文眼”,将这处细节去发散想象,去情景演示,将这番描写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学生才能身临其境,真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学习的感受才是真真切切。
比如苏教版第10册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朴实中充满童趣,节奏明快的儿童化语言中充满了情意。我和学生都非常喜欢读这篇文章,刚开始的朗读中看得最多的就是作者萧红的童年趣事,这一部分的语言篇幅较长,较吸引学生,因为爱玩、犯傻是孩子们的天性。但细细地读,你会发现正是有了祖父的呵护和宠爱,作者才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年幼的她在园子里头尽情地玩耍,任性地淘气,祖父由着她,宠着她!你会感受到这份乐趣凝聚着浓浓的亲情一直铭刻在作者心头,因此她深深地怀念这个园子,更怀念给予她呵护和自由的祖父。于是你会在文中去寻找描写祖父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的语句,但发现课文对祖父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描写,而是只写了一种神态,两句话语。于是细细地品品,静静地想想,看看插图中祖父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得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充满爱意。这“笑”不就是祖父慈爱的细节体现吗?尽管文中“大笑” “还在笑” 这仅有的两个词儿极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我捕捉到了这“笑”一词就是 “文眼”。于是,在阅读教学中,我紧紧扣住“祖父的笑”, 鼓励学生细细观察插图,模仿祖父的笑容,想象祖父的笑声,更有趣的是模拟祖父笑着教我辨识谷穗和狗尾巴草的一番对话。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演着一位慈爱、幽默的祖父,课堂学习的气氛活了,祖父的形象活了。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作者“我”在祖父那慈祥的笑容中、宽厚的笑声中所得到的快乐与自由。
五、延伸文眼 拓展探究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这是阅读学习追求的一大目标,学生的阅读能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阅读量不断增加,知识面越来越广,真正体现出学习小主人对阅读学习所充满的热情和主动性。那么,如何结合平时的阅读学习,激发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吸引他们主动去实现课外拓展探究呢?笔者认为,再次从“文眼”出发,拓展 “文眼”,鼓励学生去阅读与“文眼”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方向,积累的知识也有价值。例如阅读学习《黄山奇松》一课后,再鼓励学生去阅读黄山的怪石,学生对黄山会有更多的了解,也会更加热爱和向往黄山的风光。再如阅读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后,扣住 “文眼”,激励学生再去阅读寻找还有哪些意志信念“打不垮”的人物呢?在班上举行“我心目中的英雄”故事会,名人风采展等,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也得到了更深的教育启迪。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紧扣住“文眼”去做更多的学习尝试,既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又扎实地锻炼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逐步积累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时英,教师,现居江苏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