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选入高中课本的众多文言文精品,向青年一代不断地传递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含英咀华,可以熏陶他们的情操,使其树立文化自信心,产生民族归属感。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对文言文阅读提出2个要求。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意义。新课程标准掷地有声,“文”“言”并重,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工作重心。那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上,能既夯实文言基础,又培养阅读能力,涵养民族品格,更好地达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将自己的做法概括为“一步三夯五行动”,下面一一解读其具体内容。
首先,教师要“先行一步”研究教材和考纲。教材上的文言文篇目众多,有需要精讲的,有自读的,有文言现象多寡之分的,有学生理解上难易之别的,教师应在每周、每月甚至每学期之前做好通盘考虑,可以根据不同学情,适当打破教材编排顺序,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安排。例如,在学习鲁人版必修一的文言文时,我集中把《劝学》《师说》《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让学生学完后,再学其他篇目,这样便于使高一新生集中巩固文言知识,及时掌握文言规律,为后续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树立信心。
其次,先行一步设计学案,找方法。教师要精心查找关于作者、注释、译文或文本鉴赏的资料,精心编制预习学案和课后的典型习题。能原创的尽量原创,能改造的尽量改造,网络上的试题,其他兄弟学校的试题,尽量不照搬,这样会更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情,效果会更好。
“预习→学习→复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要求。
高效预习不仅仅是查查字典、读读课文那么简单,应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地研究课文,为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外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带回课堂上,课堂也就实现高效了。预习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又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质疑的能力。小组讨论这一方式就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高,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他人的意见,拓展了思维,发展了思辨能力。
课后复习这一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而不应该只是机械的练习。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求质不求量,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的作业和拓展性的题目,打通课堂知识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一般文言文,应把“读”作为主线,贯穿课堂的始末,包括初读(疏通文本,理解大意)、疑读(字词质疑,圈点勾画)、析读(分层概括,把握文脉)、情读(把握主旨,培养语感)。古文大多音韵和谐,言简义丰,坚持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体悟古圣先贤的高洁操行。默读、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本就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可分为教师讲和学生讲2个环节。教师讲可以选择一些篇目精讲。鲁人版《史记》笔者选取了经典古文6篇,其余的选了6篇由学生讲,剩下的通过教师设题考查处理的。确定上课讲的内容,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能画龙点睛就好。教师的点拨宜点石成金、拨云见日,切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教师讲的过程应该是启迪学生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升华感情、帮助学生探寻技巧方法的过程。
学生讲解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教师的及时调控下,以教师的身份讲解,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调动其积极性。教师要相信只要给他们合适的舞台,他们就能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这一环节包括理清行文思路、整理文言词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重点句子翻译等知识。教师应尽可能放手交由学生梳理,避免包办代替。
指在知识点、思路、话题上,由内到外,由点到面,扩大积累,迁移运用。
(1)教师在夯实课本知识的同时,随时将数目庞大的实、虚词内容分散化,形成细水长流式的学习模式,日日渗透,篇篇渗透。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前后勾连,反复记忆,既使知识系统化又使知识得到了拓展,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拓成话题。学生吃透了教材后,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对话题进行拓展。这样,在不经意间,学生的情感家园会变得丰盈起来。例如学习了《史记》第二单元“义薄云天”“为救孤儿争相择死的程婴杵臼”“能够急人之困的信陵君”“力荐贤士、大度忘我的鲍叔牙”,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未必功高盖世,未必富可敌国,未必贵至卿相,但他们都有一个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理由,都能吸引我们敬仰的目光,那就是:心中有大义,方为真英雄。
有经验的教师从不会高估学生的记忆力,而会把检查回扣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对于知识点庞杂的古文来说,更需要不厌其烦地回顾、提问、检查。检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检查和书面检查。
口头检查,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检查学生重点篇目的口头背诵、情景式名句默写、文言实词和重点句子翻译。书面检查,可以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利用复习学案、课前3分钟、阶段性检测学案、专题学案等形式不断线地进行检查。
以上是对文言文教学课堂实践的一些梳理。这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载体,语文教师只有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做到“实”而有“效”,“活”而能“妙”,方能营造高效乐学、生机盎然的文言文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