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举
根据九年义务教学目标,教学改革坚持开展素质教育,而农村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教学条件的不足以及教育水平的低下促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落后。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发达城市已不断尝试实施语文新课程,而农村的语文教学事业依然停滞不前,农村教学与城市教学差异因素来自各个方面,例如:教学理念的陈旧、整体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方法的不当等等。“教育强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全民教育一个也不能丢掉,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多可用人才。为此,通过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详细可行对策,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语文的整体水平。
语文是衡量人素质和知识的重要标准之一。语文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语文对于学习而言是知识的桥梁,对于人与人之间交往而言是沟通的纽带。初中的语文教学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储备。在教育差异化的情况下,农村初中的语文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整体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以下结合教学现状分析、总结教学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在语文授课中,部分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也逐渐降低,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出厌倦心理,学生苦于背诵、学生苦于抄写、学生苦于理解,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现状做出以下总结,农村初中生缺少语文学习的兴趣、缺少自主学习精神、作业任务形式单调、课外阅读层次不高、教师教学手段单调等。
语文是我们和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语文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掌握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良好价值观,符合素质教育发展。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里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以“分数最大”的观念烙印在我们内心,教师更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授,所有考试范围、考试重点要求学生熟记背诵,对于课程背后所潜在的背景与意义、情感与价值较少提及,语文学习是全方面的学习,单纯的授课模式不仅局限了知识的广域度,降低学生兴趣,更达不到教学效果,也与我们素质教育提倡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产生偏差。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大多呈现单一程序化,遗留传统的古董教学方法,例如:甚至存在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课套路早已谙熟于心,对于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提前预知。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缺少新意,对课文缺少独立思考,很少能够进行深入分析,有些教师往往参照指导书模式生搬硬套过来,过度注重教学的结果,忽视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农村有些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刀切”,对于问题记录标准的回答模式,甚至标准答案,无形之中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成才,在“教好”的道路上,影响因素颇多,降低教学效果。(1)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效果,而农村的师资力量弱,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低于城市。(2)家庭环境的间接引导学生缺少学习意识、自主学习精神,农村初中生的家庭成员的普遍学历低,家庭忙于生计,漠视对学生的培养。(3)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兴趣,初中生课程的繁重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恶。
国家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始终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坚守信念的同时,开放创新。对于教学也同样,坚持以提倡素质教育为主,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不仅仅区于课本知识点,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和良好价值观,在教学思想上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对于“教”没有固定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的方式,就是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应因文章内容而设定,灵活教学,“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内容;对于作业布置,也应该多元化。
近年我们国家一直整顿农村教育,以达到平等的教育水平,对教师的配备具有更高要求,教师也应自身不断提高。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兴趣,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注重教学方法,减轻课程压力。
面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进行解决,完善教育教学,全方位提升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