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不需要“教材”的调查研究

2018-02-10 11:31吴成慧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手册教材活动

吴成慧

(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江苏 扬州 22500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好就好在没有教材。”——专家说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这课怎么上啊?”——部分老师说

“我们和无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同成长!”——老师们说

…… ……

诸如此类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议题即教材的评论说明了课程实施者心中的困惑、迷茫和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实施了十多年,没有教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到底需不需要教材?如果需要,什么样的教材能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其价值?如果不需要,又如何确保课程的常态实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现实中不可回避的,作为跟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多年的教研员,常常为之深思。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需不需要“教材”的调查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在实际的常态的课程实施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底需不需要教材?一线教师怎么看?

我们对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4所小学的一百多位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个区域的教育在课改之初,即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课改,是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区,《江苏教育》曾对该区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作过长篇报道。[1]我们的调查即在此已有十多年课程实施历程的区域内展开。

通过对100多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有95%以上的教师觉得需要教材,原因如下:

1.找“米”难:没有教材,时刻要找“米”下锅,很难,有时确实有江郎才尽找不到“米”下锅的情况(这里的“米”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选择难:内容是有,但太多太杂,很难,不知选择怎样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收获多,更不知就所选的内容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

3.实施难:一边教学,一边还要开发课程资源,很难,即使想好了内容,还要考虑如何去有序地组织等,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都难以支撑;

4.转变难:因为没有教材,这对习惯了用教材的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很难,毕竟在自身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受教育的经历,在师范大学里也从未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法,要从学科教学的思路中转变过来,很难;

5.稳定难:有的教师刚刚掌握了课程指导的一些方法,但由于学校人员安排上的某些客观原因又被安排教别的课程,或者一些从未接触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有时也会被安排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因为没有教材的引领,就无法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上的稳定;

6.提升难:各地各校对课程价值的把握有深有浅,有的似是而非,也有的盲人摸象、鹦鹉学舌,很难达到国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

……

还有5%的教师认为不需要教材,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亮点确实就在没有教材,生活就是一本打开的书,这本书里到处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教师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底需不需要教材?没有教材的课程到底带来了哪些利和弊?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无教材”的利弊分析

(一)“无教材”的课程价值分析

回顾十多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因为教材的“留白”,赋予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发课程的权利,这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创生课程的热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乃至学校都曾为新课程而振奋激动甚至是欢呼。

1.“无教材”的课程让生活宝库之门敞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课程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无教材”让教师关注到学生丰富的生活:“零花钱”“生日会”“手机”“舌尖上的美味”“老艺人”“世博会”“雾霾追踪”“城市自行车”“我是朗读者”……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欣然投入,“无教材”促使教师关注生活,时光流转、四季更换、城市变化、乡村新貌、生活变迁,这一切都成了学生学习、实践的内容。

2.“无教材”的课程让人力资源宝藏闪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无教材,为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契机。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来设计和规划:剪纸、陶艺、编织、种植、播音、厨艺、足球、印章、魔术、音乐……这些富有个性的课程让师生都兴奋不已;有的学校还关注到了家长以及各行各业中有特长的人士,请他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展示特长、现身说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师生、家长各美其美、其乐融融。

3.“无教材”的课程让校园宝地增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无教材助推了学校根据各自的特色就地取材,靠船下篙,开辟出各式各样的课程实践基地:有的利用闲置的空地开辟出试验田、小农场;有的将空余的教室改造成陶艺吧、手工坊、小超市;有的把校园院墙改建成学生实践成果展示长廊;有的在学生活动最多的开阔地设立小舞台;有的还利用校园所在区域的地理、人文环境的优势开发出相应的实践活动……校园中的百年银杏、雕塑、建筑等都被赋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校园的一切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而变得充满生机,校园真正成了学生们实践的乐园,健康成长的乐园。

无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通了书本世界与生活的隔阂,灵活了教与学的内容,激发了师生的潜能,焕新了校园面貌,这样的境界是有教材的学科课程的教学所无法达到和实现的。

(二)“无教材”的弊端分析

然而,无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来的并不都是欢喜,在以教材引领教学的惯性作用之下,在常态实施的过程中,还是遭遇到了很多阻力。

1.“无教材”——教师较难把控课程的价值指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指向学生的实践,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实践进行课程规划并在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提升给予学生跟踪式的点拨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相关知识,获取直接经验。由于没有教材,这对于没有实践指导经验而又习惯于教材的教师,一下子难以适应,难以准确把握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指向,很容易就滑到了学科课程“教”的思路上,久而久之,作为新课程的课程价值就无法彰显。“无教材”带来课程价值方向感的缺失。

2.“无教材”——资源重复开发使经验常常归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至今,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课程实施案例,这些案例凝聚了群体的智慧,集中体现了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尤其是其中基于学生实践指导思路转变了的教学方式,但可惜的是,未能通过类似于教材的文本形式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得后来者得不到直观可感的引领和借鉴,尤其是很多同主题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地起步有先有后,但都从零起步,各敲各的鼓,各打各的锣,未能形成合力,阻滞了新课程向前迈进的步伐。

3.“无教材”——各式“冒牌”教材让教师更加茫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根据新课程改革赋予的权利,各地各校都开发了本区域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其中不乏精品,但很多未能根据教育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要求来开发,有的对课程价值的理解与把握有失偏颇,跟风现象比比皆是,各类“资源包”“学习手册”“校本教材”“读本”等充当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有的甚至就是把1992年以来编写的活动课的教材改头换面通过行政手段推向学校”[2]。很多教师在这鱼龙混杂中看不清方向,只好在迷迷茫茫的状态下在教室里“讲”或“教”这些内容,致使课程的实际实施远远偏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方向,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生成性等都无从彰显。“无教材”让各式各样的“冒牌”教材钻了空子。

三、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用书突破课程实施的瓶颈

首都师范大学陈树杰教授认为:课程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课程资源建设问题,“试图以校本开发的办法完成作为国家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教育任务,无论出发点是多么美好,但逻辑的混乱必将遭遇实践的尴尬”[3]。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不能编体系化的教材,但不反对编其他类型的指导用书,他说:“编制任何体系化的教材都将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背弃与僭妄。……除体系化的教材被禁之外,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类型的文本是需要的。”[4]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明确提出:“要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手册’,给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必要支持。”[5]……

综合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得出这样的结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一定要有体系化的类似于学科课程的教材,但需要有指导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用书。

2014年,江苏省教研室在做了大量调研之后,组织省内优秀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着手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此手册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共编写了128个活动主题,这些主题大多都是指导学生开展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实际上就是对开展过的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经验的一个总结、提炼和分享,所有的设计都围绕“实践”、为了“实践”而展开,聚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有了指导用书后,学校的课程实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对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4所小学使用成长手册的情况进行了访谈,参加访谈的有校级领导,有一线教师。

沙口小学教科室主任樊燕:自从有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的实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靠上网搜索和苦思冥想,定课题、找材料、写设计方案,如今有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这一抓手,我们的实践指导有了一种“走进桃花源”的感觉。

湾头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胡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着眼于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活动,深入浅出,操作性强,教师通过手册对课程内容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主题的选择等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通过手册借鉴经验,获得专业成长。

育才实验学校教师吴文琴:在使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的过程中,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直观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学科课程的区别,知道了如何围绕着实践这一关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红桥小学教师丁敏:参考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我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人,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在教学中我将思考权、发言权、实践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地在实践中建构相关知识,这突破了我原先的教学指导模式,指导用书帮助我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访谈中,我们也深入实践活动指导的课堂,教师们都说有了指导用书的参考,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们认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场及时雨,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福音。

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开发了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实施指导经验,如果能将这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案例以“教材”(课程指导用书)的形式总结提炼出来供学校和教师们参考,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库,在这样的课程资源库里浸润久了,教师们自会自主地开发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课程资源,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才能实现它“无教材”的价值追求——世界为本、生活为书。

期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纲要的颁发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的编制和使用能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迎来真正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春天。

[1]萧玲,忻叶.临风而立[J].江苏教育,2003(2B):4-10.

[2][5]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4(2):39-43.

[3]陈树杰.现实、基点、策略——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3):20-24.

[4]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什么不能编教材?[J].教育情报参考,2002(7):21.

猜你喜欢
手册教材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