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琪,赵文韬
(1.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 康定 626001; 2.西南民族大学,成都 610041)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对受教育者授予从事某一种特定职业所需要和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为主要模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中国逐步发展,2002-2012年期间,职业教育对我国劳动人口受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贡献为21%,对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人口质量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民族地区教育结构呈金字塔结构,职业教育促进了区域内的劳动者素质,加快了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培养速度。由于历史等原因,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设施落后、手段落后,师资不足、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以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为原则,实现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整合和配置,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教育均衡发展在职业教育中的模式创新。四川省在职业教育上创新性地采取对口支援的跨区域合作,在充分利用区域间的优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优化藏区教育结构、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教育公平,实现藏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在实践中对于稳定藏区、促进藏区经济、降低人口增长对藏区生态环境的压力等效应显著。
有学者从哲学基础、科学方法论角度分析了中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提出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和一般意义上教育的跨区域合作都从属于最广泛意义上的一般性“合作”,这种广泛意义上的一般性“合作”属于历史哲学探讨的对象。同时,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以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以经济学、社会学、区域教育合作等理论作为支撑进行研究探讨。跨区域合作教育对接收培训人员所在区域经济、人口质量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根本上讲,四川藏区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也遵循“合作”的哲学基础、以系统方法论、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由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来源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对口支援政策、教育均衡理论是研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逻辑基础和机理。作为藏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职业教育通过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将有效改善区域教育资源匮乏,实现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和重新配置,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能力弱,就业市场容量小等问题,同时也将优化区域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四川藏区中职教育的跨区域合作还应以教育学、民族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系列理论作为支撑和指导,还需重视各理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
四川藏区地处西部民族区域,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该区域条件特殊,历史发展起点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自我积累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四川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以下简称“9+3”计划)是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是四川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的藏区学生跨区域接受职业教育的计划。具体内容是在2009年到2013年五年间,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每年送万名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来,中央和四川省投入藏区“9+3”免费教育资金共20多亿。本文主要以以甘孜藏区“9+3”职业教育为研究分析对象,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州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藏族人口占80%以上,全州有664所中小学,3所中职学校。但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断层,州内社会发展程度低,人力资源呈二元结构,人力资本存量低,贫困人口多,教育结构呈典型的“宝塔型”,即以基础教育为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比例不合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作为区域内的内生变量是改变甘孜州教育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有效方式。
自在四川省启动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以来,当地高度重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该项目的运行。2009年-2014年间,甘孜州万余名学生就读四川省内11市42所职业学校,其中2009年5930人,2010年2516人,2011年1715人,2012年2075人,2013年1749人,2014年1266人。除因各种原因退学流失外,已毕业9000多人。甘孜州选取几个典型县举行大型宣讲会,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深入乡镇、村寨、牧民定居点和农牧民家庭进行宣传。
四川藏区“9+3”计划采用跨区域的教育合作模式,是四川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创举,该举措对于优化藏区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稳定藏区政治、提升藏区经济、保护藏区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凸显。四川藏区“9+3”计划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对项目的规范和推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育均衡理论是四川藏区“9+3”计划的实现机理,在突破区域教育资源瓶颈的基础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区际流动和配置,实现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教育机制、劳动力资源转移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社会稳定方面的创新。
3.1.1 机制创新
甘孜藏区由于历史起点和特殊的区位条件,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全州600多所学校,95%以上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比例有限,人才培养机构单一,培训师资有限,教育资源匮乏;州内复合型、中高层中间人才有限,教育结构呈典型的“宝塔”结构。 “9+3”计划利用跨区域教育设施、教学人才、教学模式,打破了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局限,促进了教育资源在区际之间的流动,有效解决了藏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与此同时,“9+3”计划在招生环节中适当放宽往届生的年龄限制,拓宽就读渠道,从招生到培养,有效实现了教育机制的创新。
3.1.2 就业创新
近年来,甘孜藏区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趋于合理。但从行业从业情况来看,以第一产业为主,由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尚处于初级粗加工,生产力低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仍空白提高的人口素质和狭窄的就业渠道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矛盾。“9+3”跨区域的中职教育使学习者获得了新的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和就业区域,实现了就业信息的对称,创新了就业帮扶,确保了就业。重新配置和转移劳动资源。
3.1.3 社会稳定减压创新
藏区社会稳定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区域内低素质的闲散无业人口和经济贫困家庭,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12-2014年间,甘孜州“9+3”计划的就业率为97%,惠及上万户农牧民家庭,使区域内人口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减少了低文化层次人口和闲散待业人口的数量,对藏区农牧民脱贫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弱化了藏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藏区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实现了藏区社会稳定减压的创新。
甘孜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上改善了藏区人力资源的结构和质量,改善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上起到了较好的推广示范效应。其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教育的产出与效果(包括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就业情况)、政策目标实现和社会效应三方面。
3.2.1 教育产出与效果
藏区农牧民主要从事农业或畜牧业,劳动工具单一、生产方式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不高。“9+3”计划专业涉及农机、汽修、电子商务、旅游、医务护理、畜牧兽医等41个专业,根据区内人才结构和需求情况,还增设了涉及农技、农机、林技、水务、双语幼师等与州内生产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特殊专业,拓宽了专业领域,确保就读学生学有所用。州内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93%,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提高到5.1:4.9,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在技能学习的同时,“9+3”计划的学生在思想和综合素质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2.2 政策落实情况:
“9+3”免费中职教育是四川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甘孜州政府按照“四个确保”(确保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确保高考落榜学生就读中职、确保不让一名学生流入社会和寺庙)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四川省下达的招生计划,实现了“应读尽读”的工作目标。毕业率达到97%,高出目标两个百分点。同时,州内的三所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基本达到最大办学规模。
3.2.3 社会效应
2010年,甘孜州政府再次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到内地6市10所“9+3”培养学校参观考察,办学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此同时,甘孜州政府通过发放招生指南,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全州初中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宣传了“9+3”免费教育计划,使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家喻户晓、深得人心。在“9+3”计划的基础上,甘孜州在内地几所学校试点进行“1+2”模式高职教育,进一步深入了“9+3”计划。由于藏区“9+3”试点的成功,“9+3”教育模式已扩大到彝族地区,对其他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2018年初,四川提出了由“9+3”逐渐向”9+5”(在9+3的基础上让受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获得大专学历,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和实践应用能力)转变的思路和实现路径,这将无疑深入推进藏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对藏区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川藏区“9+3”中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项目运行机制之间的关联还需加强,仍需从系统论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藏区“9+3”计划提高了区内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跨区域的培养模式下,学生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文化,需要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接纳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建立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常态机制,在藏区选聘一批通晓藏族语言、文化的老师协助管理,关注学生心智的成长。在就业方面,要努力转变学生狭隘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在州外就业,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建立合理的就业机制,为学生解读创业政策、分析创业形势,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在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上,应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9+3”计划,不断完善项目,培养适应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各类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