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华 胡春亮 王红彬
人力资源优势是当前工业强国保持产业发展和技术领先的重要原因,而人力资源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德国能成为制造业强国,就源于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正是由于德国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产品有了良好的信誉,使得德国的产品享誉世界。其技术先进、做工精细,常常是质量优良,经久耐用、方便适用的代名词。德国现代化发展历史表明,工匠精神是其制造业走向世界的灵魂和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号称“世界工厂”,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产品质量、工人综合素质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中国制造业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除却技术落后等客观因素外,工匠精神的缺乏更不容忽视。在启动“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业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不仅要“上规模”,更要“提质量”,不仅要有装备的“硬实力”,还要人才资源素质的“软实力”。现代职业教育要围绕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宏伟目标,根据当前建设制造业强国对人才的需求,借鉴德国职教课程的经验,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传承这种精神,刻苦钻研技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德国是二战战败国,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片瓦砾和残垣断壁的基础上,德国实现了GDP年均增长5.3%,工业生产增长率年均高达11.4%,GDP从233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倍。1959年追上了法国,1960年又超过了英国,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到20世纪70至80年代,德国制造的机械产品已遍布世界,德国汽车世界市场份额达17%,“德国制造”就代表了“高品质和高信誉”。德国经济社会高速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表面看,是重视工业,特别是重视制造业;但究其本质而言,是注重工匠精神,注重技术强国。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德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不断增长,总理默克尔将其归功于德国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现代制造业的内在支撑。总结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一是精益求精。质量至上,对产品的质量一丝不苟,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根据需求的变化,反复改进品质,不断完善产品。二是诚实守信。有严谨的作风,严格的态度,不投机取巧,不弄虚作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每个零部件合格。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德国标准”有3万多项,覆盖了全球2/3制造业标准,这是德国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三是专注专业。执着于某些单一产品,无论是对设计,材料,还是生产流程,精雕细琢,不断超越,追求卓越,至臻完美。四是敬业稳健。德式工匠精神的一个特点是“稳”,也就是精工出细活,稳健第一、速度第二,打造本行业最顶尖的产品质量。这种严谨、踏实、理性的工匠精神,支撑着德国制造业稳步发展。五是技艺娴熟。工匠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精神内在的动力源自于他们对技艺的热爱,发自内心的热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练就过硬的技能,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熟能生巧,以良好的内在精神驱动,丰富经验和创新意识赋予产品具备质量和审美的灵魂。总之,工匠精神使德国工业在新时代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高质量的品牌魅力持续增加,正在开启德国“工业4.0”的时代。
德国职业教育与德国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密切相关,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渠道。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对普鲁士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两个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教育体系:一个是以学术性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一个是以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犹如人的双腿,迈开了教育变革的坚实步伐。普通高等教育使德国在高科技领域独领风骚,职业技术教育使德国在产品品质方面独占鳌头。高素质劳动大军是“德国制造”品质和信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发达的职业教育是德国战后崛起的关键。”
培育工匠精神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核心是课程。德国职教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德国,学生从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分流,仅有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上大学,大多数中学生会选择职业教育,其中不乏一些成绩优异、达到大学录取标准的学生。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学习同时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企业与学校既分工协作,又紧密结合,共同完成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学生60-70%的时间在企业训练,企业作为主体,发挥了主要作用。学生在学校通过学习文化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为进入企业实践技能训练作好了相应的知识准备,也为学生发展打下基础。企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培训场地和实训教师(师傅)。企业的培训任务是按学徒的要求对待学生,传授与其将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培养学徒(学生)严谨的作风,严格的态度。
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实习企业都会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形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作风,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进而为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时是学生,按理论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而到企业接受技术训练时就是学徒,按工匠的要求对其进行技能训练。
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和企业的实训教师(师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师资,他们各司其职。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包括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接受过教育教学和心理学培训,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属于国家公务员[1]。而实训教师本身就是在企业工作五年以上工程技术人员,既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又了解教育教学方法,由企业负责安排。这种具有师傅性质的实训教师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特征,学生到企业后,由实训教师按学徒的要求对其进行技术技能训练,他们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也把工匠精神融入其中。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得到充分有效的实践训练。
形式多样的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理论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性、系统性。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造机会让学生以小组或结对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种方法交替进行[2]。实践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改变学生行动为目标,以实践任务为内容,以活动为载体,以开放性场地为教学场所,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对技艺的热爱,调动主观能动性,练就过硬的技能。
课程内容的设置,注重细节,追求合理。企业技能训练使用德国政府职业教育研究所编写的实训教材,以保证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质量。实训教材是传授“如何做”的知识,根据职业类别编写出以岗位技能及相关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对这些模块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课程教材是由各出版社组织著名专家针对培训职业的技能要求编写的,没有全国、全州的统编教材[3]。理论教材侧重于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本学科最新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紧密结合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讲解。使教材内容得到不断更新和充实。教材把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质量至上,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至臻完美的精神。
统一课程标准。实践技能训练必须严格按照德国教育与科学部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下称《条例》)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条例》是法令性文件,是全国职业教育系统都要执行的统一标准,以保证德国各类职业教育实践技能培训的质量。《条例》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对学生技能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热爱技术,刻苦训练。职业学校的理论课程则按照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 《理论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理论教学大纲》是一个指导性文件,根据培养目标,编写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数,提出教学要求,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做出调整。这两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德国职教课程的精髓:以技能教育为重点,理论为技能服务,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课程的内容根据岗位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成不同的学习模块,供教学使用,也便于学生自学。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效果,受训学生必须参加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考试分为学习一年半左右的期中考试和学习结束的期末考试两种,期中考试占总分的40%,期末考试占60%。从考试形式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两种。主要考核学生对企业所传授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更大。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还可获得企业的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在考试中也体现工匠精神,要求学生不投机取巧,不弄虚作假,严谨踏实,牢牢树立标准意识。
高职教育主要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是其重要特征和题中应有之义。要培养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要进行多方面探索,而课程改革是关键。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仍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课程的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传授知识时不善于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不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注重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工匠精神地培养。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培育工匠精神的经验。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本质上而言,工匠精神是劳动者钻研业务,技能熟练,工作专心,热爱岗位,对产品精益求精,对社会认真负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创新精神是一种引导人们运用知识和技术,通过对产品,市场,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变革,解决生产或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增效或社会进步的心理素质。劳模是品德高尚,成绩卓著的劳动者,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分子,劳模精神有很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高尚诚信,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淡泊宁静,吃苦耐劳,业绩卓著等。
高职院校在设计课程时,要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把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课程的全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重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使学生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工匠精神最大特点在于专注,创新精神最大特点在于变革,劳模精神最大特点在于高尚和先进。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适度的台阶,让学生明白,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使他们以劳模为榜样,在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找到成长发展的道路,既有最终目标,又有分段目标,既知人生方向,又知发展路径,使他们从普通工匠,成为能工巧匠,再向劳模进发。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进行编排和实施的方式。科学合理地配置课程,就能使各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内在有机的联系,形成适合学生学习基础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培养的目的。高职课程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设法打破学科型课程结构,根据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重构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构,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知识进行合理的组合与精心编排,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整合理论知识的和实践训练、应知内容和应会内容,实现课程内容项目化,努力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形成职业能力。
1.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适度、适用、有效的课程。高职教育并不否认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也不是说知识愈多,愈深,愈难就越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要根据工匠精神的特点,对知识进行精心的选择,对课程进行合理的编排,不应该在知识点的深度、难度、繁琐上下功夫,而把知识面的应用、新颖、综合作为重点,注重把新兴前沿的知识和应用情况及时编入课程,在互联网时代还要注重认知策略的传授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2.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蔡元培说:“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俾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实践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在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时要达到50%以上,实训课要在课程设计中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师认真组织教学。要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不仅“会想”、“会说”还要“会做”。专业技能的训练应正规、系统、有效,保证有足够的条件,足够的训练和准确的考核。
3.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和新颖性,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职业岗位发展的实际,不断补充和调整内容,形成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断更新完善开放的系统,要时代化、生活化、应用化、职业化,贴近应用,贴近岗位。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导向,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思想纵横驰骋,形成创新思维,心灵产生强烈共鸣,不断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不了解需求方的用人标准,与人才市场供需标准不能有效对接,校门开的还不够大,需求方参与教学的热情也不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需要以培育工匠精神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与改革。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的建议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建立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中会,要学会学,更要学会做,学会用,在学做合一,学以致用中逐渐提升。
列宁曾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高职教育要根据工匠精神的内涵设立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课程开发理论和开发技术,使课程形式变为教、学、做一体,教学内容与工作项目相结合、课程形式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专注与灵巧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教师要深入企业,充分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及时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教学是传递知识、训练能力的交互活动,职业教育应特别注重手脑并用。课程场景对教学的效果有重大影响,传统的课程场景最主要的是教室,尽管这是最简单常用的场景载体,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对课程场景从时空等方面进行拓展。高职院校要突破原有的时空观,构建真实工作要素集中的课程场景,尽力使工作场景和课程场景相统一,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高职院校要加大投入,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校内外实践课程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充实、完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要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通过学生校内学习场景与实际工作场景一致性的转变,以工作能力本位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实践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力求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做人融于做事,缩短“所学”与“所用”的距离,探索实训、实习课程教学、指导、考核、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也在教师。高职院校要搞好课程建设,就要把建设一支“双元结构”教师团队当着一项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课程教学团队应由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和企业的实训教师(师傅)构成,两者应各司其职又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理论课教师要求努力做到学术功底深厚,专业水平精深,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法,与企业联系紧密,了解企业相关工作要求,对培养工匠精神有独到的见解,熟悉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能科学合理地设计配置课程,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制度和方案。课程团队中都要注重教师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形成合理的梯度,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生产技术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只有在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要求。所以,实训教师必须由企业安排。高职院校需要从企业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一线的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实训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元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完成实践课教学任务。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鉴定学生学业等级,分析教学质量,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根据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合理地选择考核方式,才能科学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提高。
高职院校要寻求能工巧匠成长的规律,根据自己的课程标准和基础条件,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要不断完善,建立“考能促巧”的考核体系。
1.考能:就是既要考必需的理论知识(应知)更要考实际操作技能(应会),还要让学生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既重视期终考试更重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情况,也注重单门课程考核更重视综合应用课程考核,注重对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这样的考核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业成绩。
2.促巧:考核中注重引导激励学生用新颖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考核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重视新设计,新方案,新策划,新工艺,小论文,小发明,注重考核学生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工匠精神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要借鉴德国培养工匠精神的经验,分析其职教课程特点,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课程的全过程,从课程结构、内容、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