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明:价值为魂、创新为用

2018-02-10 03:22谢国明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互融网络空间优先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谢国明)

媒体融合在过去2017年,高潮迭起,从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开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华社“媒体大脑”开启人工智能媒体时代,很多人说媒体融合步伐太快,怎么都赶不上,我想赶不上的我们就换道超车。

媒体融合是中国方案

根据我的了解,媒体融合是中国方案,国外没有人讲媒体融合。当然,国外媒体用新技术比我们早,例如,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弗里·贝佐斯在2013年收购了《华盛顿邮报》,网络大佬涉足传统媒体,不做融合,而是建立一个技术公司,做内容管理。《华盛顿邮报》只做内容生产,由技术公司来完成内容管理及推广。据悉,目前美联社的智能机器人写稿量达1500篇左右,据估计到2020年80%的稿件将由机器人写作,而节省下来的大量人力将会去做只有人能完成的事。西方国家是用技术整合内容,流程适应技术。我们的媒体融合是内容融合技术,让技术提升传播力,这是不同的地方。

价值为魂、导向优先

我们有一个说法,“媒体融合移动优先”,但当移动传播已经成为现代传播的主要手段,媒体融合优先的应该是导向优先,价值为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的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把我们主流媒体弘扬的主流价值植入到网络空间里面去,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提供源头活水,这就是内容融合技术,让技术为传播服务。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四起,我们都在反思假新闻现象,健康的网络空间需要我们主流媒体、主流价值,我们的核心价值去冲刷,去纠偏。所以,正面宣传、价值为魂、导向优先是我们主流媒体的职责,在媒体融合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创新为用、双向互融

第三,媒体融合要创新为用、双向互融。新技术是媒体融合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生产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的立体的创新。主流媒体、传统媒体都是做内容生产的,但是在内容生产中我们最擅长的领域现在有很多欠缺,需要大力创新。例如缺乏思想的原创、观念的统筹力,舆情的捕捉力,信息的首发力等等。思想贫乏、内容短缺已经成为媒体的致命伤。媒体在舆论场上不能乱语也不能失语,乱语是添乱,失语就会失权、失去议程设置权与语论引导权。所以网络时代我们一定要不失语、不缺位。

内容创新的关键是“天气”与“地气”。天气是中央精神,地气是民心民意。共产党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天气就是反映地气,把地气搞清楚了,我们的天气也就看准了。总书记要求政治家办报,我理解的总书记要求是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就是要我们媒体人生活在政治之中。

形式创新的关键是要开放包容。例如,今年“八一”人民日报的军装照,上线十天浏览量将近4个亿,作为一款可互动的游戏产品瞬间成为爆款产品。所以形式创新关键是要开放包容。媒体融合发展,形式创新,无论是传统方式还是游戏方式,能够传播正能量就是好方式,能够提高传播力,扩大传播面就是好办法。

技术创新,任何一个技术都有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我一直有一个比喻,二十年前司机非常吃香,谁掌握了方向盘谁就掌握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现在人人会开车。技术仅仅是一个工具,我们要理性看待、保持敏感。关于技术创新,有一个木桶理论。我认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大型的团体来讲,短板决定容量,但对于小型的团体、个人来讲,长板决定高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应当要坚守本位,找准定位,价值为魂,创新为用,上下互融。

猜你喜欢
互融网络空间优先
智能电视亮相 OPPO智美生活发布会开启万物互融新生态
40年,教育优先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分流与互融并行
互融共进促和谐——关于湖北荆门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