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为:从传统供稿向云服务拓展

2018-02-10 03:22贺大为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华社融合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 贺大为)

通讯社天生的职能是服务于媒体,但在今天媒体格局大变革时期,依靠传统供稿方式显然很难满足用户需求。如何提高服务用户的针对性、有效性,是通讯社在新时期必须面对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新华社立足于提供媒体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首先,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领域有一个规律,当一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或某项功能达到了业界较高水平时,会选择开放,将底层能力免费开放给全行业的同仁,大家共同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生态。

现场新闻

2015年11 月蔡名照社长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人类新闻史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受众和现场越来越同步的一个过程”。2016年“两会”前夕,依据这个论断新华社推出现场新闻产品,2016年新华社遍布全球3000多名记者都在使用这个系统发稿。

现场新闻,简单来说是记者用一台手机在现场实时的采集文图、视频、直播稿件,前方即查即拍即传,后方即收即审即发。关于移动化各行各业都在思考面对移动场景如何进行“互联网+”。但是,移动化不是用传统的流程,传统的采集方式,传统的编辑出来一个成品由所谓的新媒体编辑复制粘贴到移动端上,这是伪移动化。现场新闻解决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在源头上,实现场景革命性的变化。过去面对突发事件,记者采访了大量素材,回到编辑部写稿后传到后方才能发稿,极大的耽误了时效。如果我们用手机发稿,其实是行进式的报道状态。从记者看到一个场景到编辑看到,再到受众终端上,甚至在我们的供稿线路里看到10秒钟即可,基本与现场同步,满足所见即所得。依据这样一个理念,现场新闻在新华社运行后产生了惊奇的变化。例如,十多年以来新华社一直强调报道内容结构的转型,早期提出文字图片并重。4G后提出加大视频采集量,但多数的业务结构高度以文字为主体,所以业务惯性较难调整。但现场新闻上线后,惊奇地发现目前的现场新闻中图片报道占到了60%,视频报道占到了30%,直播报道在快速上升,纯文字报道已经很少了。这种报道结构的悄然转变是产品创新撬动了报道创新。同时,另一个变化是我们怎么用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表述方式写网民爱看的报道。现场新闻让记者在行进式报道中,语境语态发生了变化,挖掘出更多的故事、细节,在新媒体中得到了用户的广泛点赞,这也是产品创新带来的业务层面上的变化。

未来的媒体融合不是纯技术的融合,但是技术会是一个支点。蔡社长另外一个重要论断是:“迄今为止媒体领域的重大变革都是技术撬动的,但遗憾的是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都不是媒体引领的。”我们希望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怎样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产品的创新,加强模式的创新来更好的服务大家。

现场云

2016年新华社现场新闻的推出,在各个方面带来了很多变化,这确实是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在2017年2月19日新华社开放平台,由现场新闻衍生出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新华社将产品的系统分装成一个开放的平台交给所有的媒体同行使用。

现场云平台实现前端上所有的媒体同行们都可以像新华社一样实现移动化的全媒体报道采集。通过现场云APP可输出一个H5的报道页面,实现跨平台分发。现场云在各媒体使用中可在三个平台上落地,一是在自己的平台落地,即两微一端、网站,可以自己将数据传输出去。二是落地渠道可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满足媒体实现高端国家级平台传播需求。三是现场云打通了头条、一点资讯等商业化平台的分发渠道,帮助用户实现刷屏式的海量传播。

目前现场云已有2300多家机构在使用,12800多名记者入驻,从增长曲线来看非常强劲,加速度非常快。从发稿量来看,目前现场新闻的总场是28000多场。

现场云中包含诸多服务,首先是工具免费,服务器带宽免费,包括培训。其次,在报道上也做了很多统筹,发起联合报道。例如:跨区域全国大型联播,三天组织16家省报参加联播,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在云平台上即可快速实现。

现场+

2017年现场云开放后,2018年新华社推出现场+,目前的用户覆盖主要以各级党报,市委机关报、省委机关报、电视台、广播电视台,为主要传播体系。希望我们能够与行业领域、行业协会、行业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在各个领域建设垂直生态圈,用在线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行业,实现“互联网+”。

猜你喜欢
新华社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