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井轩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里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它们的被认可与被应用,会让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充实,有益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进步。现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着手,分析其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助力作用。
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审美思维及文学鉴赏水平进行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以此为指引,重视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的作用,应当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可现实情况下,因为有些文本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处在与我们并不相同的时空之中,很多学生乃至教师无法直接理解其深层含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基于文本基本出发点,依靠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另一种视角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开启学生心智,实现学生、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多主体对话。比如在学习到鲁迅小说《祝福》时,学生很难深刻理解《祝福》里面所表现的反对理学和宗法制度思想,而若是教师给学生详细说明“祝福”这个概念的民俗文化内涵:它是传统中国江南地区的新年典礼,在富庶人家,利用“福礼”来敬天法祖,其本身的封建和迷信色彩非常浓郁……如果从这个角度开始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学生便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传承,其中绝大多数民俗文化都是传统美德的外在体现,像清明节之祭扫、端午节之粽子,此外还有已经进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二十四节气等等,都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内容启发和方法引导的难题,如何对解决策略进行优化是教师的重点工作任务。此时,把民俗文化之中的优秀资源引介到写作教学工作中来,无疑可以很好地处理上述问题,特别是满足丰富素材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从而训练学生说明文写作的能力,或者让学生了解一些教材文本中出现的和婚嫁习俗等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索习俗嬗变的原因,这对于训练学生的文化思考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都极有帮助,而这两者正是让学生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认为,品味与鉴赏民俗文化是换一种形式的情感启迪。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富于民俗文化特色的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品味语言和感受艺术的形式,促进学生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的进步,提升其感悟与借鉴民俗文化的情感态度。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这篇文章时,可以发现,作者在看以平常琐细的生活之中,将民情和风俗随意道来,让读者体会到了胡同文化所具有的无限魅力,那些往往为人们所忽略的大腌萝卜、棒子面,以及磨剪子磨刀的、算命的盲人吹短笛等,都是老北京当地深厚民俗文化气息的体现,充分表现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于胡同文化的眷恋,感情是复杂且伤感的。对于广大高中师生来说,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鉴赏,应当保证鉴赏态度的积极性,让审美体验与性情陶冶的过程更为流畅,准确探索作品里面所表现的民族心理及时代潮流。而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实现以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目标,从中发现作品的进步意义和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局限。比如在对鲁迅的《祝福》一文进行教学时,可利用查阅资料等办法,明确“祝福”属于旧时江南地区农村春节时所举行的年终大典,是相当隆重的一种仪式,有钱人家举行“福礼”的时候,在祖先及神明牌位之前,点燃香烛,其用意在于祈求护佑。所以可以说,“祝福”这个文章题目本身所展现的,便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封建行为,使整篇文章都笼罩在封建宗法思想桎梏的悲凉氛围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教授《祝福》时,将鲁迅其他文章的民俗事象也引入课堂上来,比如《药》一文里面涉及到的人血馒头,可以为本文的深度空间活动背景认知提供助力,《风波》一文中的辫子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等。再比如当教师指导学生感受《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以《红楼梦》原文中起始部分浓烈梦幻色彩的内容引入,“绛珠还泪”的文化传说,“太虚幻境”瑰丽构造,都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完善,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宝黛爱情悲剧的内核,而在选文中所展现出的服饰、饮食、建筑等项内容,则可谓是封建家族盛极而衰的见证者。
总的说来,对各类文本里面的民俗事象加以品鉴,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与理解能力进步、情感态度升华的有效助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引起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传统民俗文化会在无形中深化语文教育教学的内涵,为学生树立起精神的榜样,从理解文本、优化写作与丰富情感角度取得长足进步,而对于教师来讲,引介其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则会起到整合课内与课外课程资源,联系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