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

2018-02-09 18:06陈若祥
中学语文 2018年30期
关键词:思辨性项羽建构

陈若祥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设18个学习任务群,其任务之一便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强调的是阅读者的独立姿态、批判的眼光和思辨的流程。它是一种质疑的态度和寻找依据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深刻性。为推进思辨性阅读的开展,我们承担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了一些教学策略,努力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一、展开对话,碰撞思辨火花

思辨性阅读强调阅读时的思维活动。可当前阅读教学课堂最常见的景象是“教师讲读学生听记”,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的状态,思辨性阅读自然也无法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展开对话,就有利于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实现师生的互动与合作。

展开对话的基础是细读、深读,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对话加以引导。当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时,自然会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独特的感悟,进而驱动思维进入鉴赏批判。例如我在教学《项脊轩志》时探讨文章的主题,学生首先深入文本,进行生本对话,许多同学相继得出“亲情说”和“悲情说”。之后就这两张见解,学生各自阐述理由,进行生生对话。两种看法都是基于文本得出的见解,学生之间的对话也非常热烈。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有同学又提出了“言志说”。这样就出现了三种主题:亲情说、悲情说、言志说。此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通过师生对话再次审视比较三种观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最后在课堂激烈的对话中达成了共识。

思辩性阅读就是要借助对话的展开,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学生的自我对话,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处。

二、设疑启发,强化思辨意识

思辨性阅读是一个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会有各种疑问和观点,而与此同时大脑又会动用思维的力量为解决问题或寻找依据。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思维特点,巧设疑问启发点拨,用疑惑激活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在学生初读文本后提出问题:文章首段和尾段的叙述风格与文本主体部分的叙述风格迥异——首尾轻松欢快富有诗意,主体压抑沉痛,如何理解这种叙述风格的“不和谐”?学生带着疑问再读文本,发现首段中作者认为明媚阳光、儿童嬉戏竟成为“最可怕的事情”,在这轻松中蕴含着凝重,欢快中隐藏着沉郁,诗意中透出一股寒意。这与主体部分的阴森恐怖和惨绝人寰有着隐约的联系,体会到作者是在以乐写悲,同时借用“最可怕”“居然”等词表现出对人们遗忘纳粹暴行的不可思议和反思历史的理性光辉。通过这样深层次的思考,认识到作者这样的叙述安排是让读者在“现实—历史—现实”的交错中,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不断唤起关于灾难的记忆,引发对于生命的思考。

思辨性阅读需要教师善于在矛盾处设疑,在思维凝滞处启发,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例如文中多次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种矛盾,应该如何来看待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经过思考认为作者在设置悬念,这是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时教师还需要启发点拨学生,将其思考引向深入,作者反复提及的“没有新闻”实际上告诉读者奥斯维辛里的暴行具有永久的时效性,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那一段血腥的历史。

三、整合建构,提升思辨能力

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加工信息从而建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整合相关资源,在“寻找”的思维过程中产生想法提出见解,发现问题进而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依赖的是灵活、独创的思维活动。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独创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复思考,辨析、判断、推理,需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思辨性阅读就是要通过信息的整合来建构认知。教师有效地提供思辨的阅读材料本身就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构成冲击。例如在教《项羽之死》分析项羽的形象时,学生结合文本和之前学过的《鸿门宴》及课后相关链接里王安石、杜牧、李清照和毛泽东等人关于项羽的诗歌对项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仅仅依靠这些还建构不了对项羽形象的全面认识。我在教学时整合了更多的材料供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主要有:《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关于项羽的文字、唐代李德裕《项王亭赋序》的序文、宋代李冠的《六州歌头·项羽庙》、元代贡师泰《彭城怀古》、清代吴见思《史记论文·项羽本纪》。当这些材料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心中的项羽与《史记》文本中的项羽、他人心中的项羽便会相互碰撞。学生自然要整合辨析这些形象,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思辨性阅读倡导大胆质疑,小心求证,鼓励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强化创新意识。但思辨性阅读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求异思维,而是拒绝盲从、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

以上是我们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所做的一些探索。当然,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还需要将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写作”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还要探索思辨性阅读的任务评价方式,让学生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猜你喜欢
思辨性项羽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建构游戏玩不够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梦遇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