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观教育:高中生德育的重要基石
——基于对天津市某重点中学师生的访谈

2018-02-09 18:30闫广芬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智育史观高中生

闫广芬,程 岩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350)

史观,即一个人对人类历史的整体观点和总的看法。正确的史观教育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教育,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真正科学的史观——唯物史观。按学科划分,史观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学生德育的一部分。

史观教育是高中生德育环节的重要基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给出了史观教育的理论、立场、原则和方法支撑,即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1]当下中国,伴随着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促进高中生树立正确史观已成为高中生德育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天津市某重点中学班主任的访谈,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性理论,寻找史观教育与高中生德育的契合点,探求史观教育的育人原则并分析其实际效果,对高中阶段教师用史观教育助推高中生德育可起到参考价值。

一、史观教育与高中生德育之契合

史观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一部分,与德育之契合点体现在二者内容效果之上。内容契合表现在史观教育与家国情怀教育,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以及高中生社会化教育相结合。效果上之契合表现在史观教育对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一)内容契合

内容上,史观教育与高中生德育之关系可用数学子集”与“母集”之关系看待,史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子集,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真子集。史观教育通过高中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和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认知,帮助高中生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并认清自身历史定位,从而更真切了解自身与人类历史之联系。

当前中国各学制阶段之史观教育,均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通过梳理唯物史观,可知唯物史观中三个核心即社会存在的第一性问题、人民的历史主体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受访者认为这三个问题集中了高中生在学习成长中面对的三大基本问题,即“世界是怎样的”“我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内部的关系”问题,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理解,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史观的建立,对学生高中阶段素质教育和中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德育是高中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受访者实操的高中生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四项内容,史观教育在课程内外对学生产生影响。该重点中学近年来除在传统的艺术季等文体活动中融入史观教育,亦将史观教育与“美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感受真善美中接受德育培养。同时,利用空军招飞、军队征兵等机会开展相关教育,在学生语文习作中分析可知,学生对军队史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强。在内容上,史观教育作为德育重要一环,其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交叉明显。

(二)效果契合

德育之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融入,史观教育亦是促进人的全面认知,树立唯物史观。史观教育在教育效果上,既要将“真理论的历史观”树立在学生心中,又要让“价值论的历史观”使学生接受,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2]因此,史观教育亦具有真理性和价值性。

通过史观教育,高中生对人类历史、民族历史以及人与社会之关系有了整体的把握。在实践中,科学的史观教育有利于高中生宏观思维的培养,为教育者“立德树人”提供支持。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试题选录中也对学生史观进行了考查,例如2017年新课标语文全国卷1卷中,文言文中对《宋书·谢弘微传》的考查,体现了高中阶段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史观教育。高中生在智育中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其规律,形成历史主体认知,有利于其自身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该中学德育实践中,结合学校新疆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学生“多民族统一”历史发展进程的教育,学生对民族统一的历史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民族史的学习和认同教育,该校在国家级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中优势明显。

因此,在内容上史观教育寓于德育之中,在效果上,史观教育有利于德育开发者立德树人,对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积极效果。

二、史观教育之育人原则

高中生史观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活动,其过程中唯有与具体课程、活动、管理相结合,才能使史观教育深入学生,对学生产生持久影响。根据教育部2017年9月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结合该中学实践经验,史观教育在育人上应坚持课程与文化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管理与社会协同相结合的原则。

(一)课程与文化相结合

课程是高中生的学业核心,在课程中渗透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是课程与文化相结合的史观教育的重点。相对于其他学科,文科类课程更易实现课程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受访者以语文学科为例说明了文科类课程融合史观教育的成效性。

文科课程在对史观教育的管理和控制中,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目标评定两个方面。在德育过程中,课程内容设置是史观教育最直观体现。课程体系不仅要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还要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贯彻责任担当观念。[3]近年来,该校在学生智育过程融入史观教育日益突出,在语文课程内容设置中,高中语文课程古诗词比例增加量扩充至30%以上,主题涉及家国情怀、亲情友情等内容,课程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史观教育密不可分。

在课程目标评定方面,近年来语文学科的考查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自我见解,对课程中包含优秀精神品质吸收内化的考查等。该校通过奖励激励政策,提高学生在与历史、爱国主义有关主题的征文中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习作中的历史典故、思想意识与之前大为不同。同时,近年来高中生语文学科考试中,单纯的语言文字知识考查占比逐步走低,语言文字知识考查与德育融合,特别对学生家国情怀品格的考查题目逐步走高。同时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近年来语文学科考试主题更加注重学生历史观的考查,其主要体现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和写作上的考查,例如近年来新课标全国卷(1卷、2卷)的试题设置,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信息。

综合利用文化资源,做活学生的音美体课程,是该中学扩展学生的史观教育的一种手段。结合天津地区的泥人张等传统艺术,该中学引导学生用泥塑、剪纸等艺术制作与“中国梦”相关的作品,并进行集中展示评比,充分做到课程与文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史观教育。

(二)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史观教育是利于高中生历史观意识培养的有效办法。史观教育要求学校对学生展开社会存在第一性、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教育,这就要求校方合理利用校内外史观教育资源。

在校内,该中学每年均会招收新疆地区“内高班”学生,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内高班”资源,建立天津地区第一个“民族团结博物馆”,并将每年组织新高一学生在馆内参观学习作为学生高中入学的必修课程。入学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对校史校情有所把握。同时,该校每年均会举办艺术节等校内活动,活动主题均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多种校内艺术活动对社会存在第一性、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社会发展规律产生深刻认识。

在校外,该中学在学校在充分考虑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之中,例如利用天津本地的史观教育资源,组织同学前往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博物馆等地点参观学习,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自身历史视野更加开阔,在学生德育阶段性考查中,学生对历史中人民的主体地位认同感有所增强。

受访者认为,相对于校内资源,高中生史观教育更需要校外实践支撑。相对于校内活动更易于操作,学生活动安全性高的优势,校外实践在中国高中普遍难以推行。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安全性难以保证,学生史观教育面临阻力较大,但校外实践对高中生史观教育是必要的。因此,在探索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上,高中教师仍面临较大压力。

(三)校内管理与社会协同相结合

学生的社会性培养是学生史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班主任德育过程中,有效的校内管理和社会协同对学生史观教育的培养具有助推作用。

受访者所在中学近年来将原本的“教育处”划分为“教学处”和“德育处”两部门,将德育单独立处促使了该校德育队伍和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处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与班主任对接,引导各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近年来,该校除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外,在校内管理中,还定期组织学生升国旗唱国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校内活动,推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第一责任人制度,对学生的德育展开有效管理。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处在从家庭向社会的过渡期,思想观念的巨大改变促使传统理论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迫切需要社会协同的跟进。史观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校内管理,在巩固和充实己有的教育成果同时,使其在校外切身体验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化。[4]研究访谈的中学地处闹市区,主动与社会资源对接既是实际又是要求。该中学组织学生进入博物馆、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对历史进程和社会规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唯物史观的认同度也在德育考核中有所提高。同时,该中学近年来也认识到了校友资源的重要性,综合利用校友资源,组织在校学生进入天津地区的高校了解高等教育史,从而在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巩固史观教育。

三、史观教育之德育意义

史观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学生对人民主体地位、社会发展规律的宏观认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为高中生智育发展提供助力。

(一)正确“史观”催生学生“使命感”

受访者实践证明,正确的史观教育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社会存在第一性、人民主体性地位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更加明确。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重要的历史事件,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学生的历史素养对学生“使命感”的催生具有直接影响。正确“史观”的树立使高中生在思想感情上更加接近和理解祖国与人民,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践中,高中生德育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在德育过程中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整理能够证实答案的相关史料对学生历史责任感的树立具有积极意义。在史观教育中,相关历史文化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对自身历史定位的认知。在课程与文化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管理与社会协同相结合的育人措施原则施行下,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生的语文习作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同时,受访者所在学校在理科课程教学中也融入了学科历史的教育,使学生有机会去了解所学科目的历史发展过程,即让学生通过对学科历史的学习,了解自身学习的时代使命感。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史观教育进而催生学生使命感,认识到“青春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有责任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成为一名有担当的社会主义青年。

(二)史观教育增益德育对智育的推动力

史观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对学生智育能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德育与智育的联系表现为德育主导智育、德育促进智育,智育承载德育、智育融合德育,从而使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史观教育中,将课程与文化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管理与社会协同相结合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催生了其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中,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是首位,德育对智育起着主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整体中,德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成分。德育引导着智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社会价值的高低,主导着智育的潜力和方向。苏霍姆林斯基建议:“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抱有求知欲的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既要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要点燃他们的心。”[5]德育与智育的过程是统一的,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正确的史观教育对高中生智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智育史观高中生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论莫言《蛙》的暴力史观——兼及1950至60年代乡村叙事“历史”的重述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