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018-02-09 18:30朱启胜洪家喜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司南唯物史观新教材

朱启胜,洪家喜

(1.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县新芜学校,安徽 芜湖 241100)

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的试用,已经两年多了。在实际教学中,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普遍感到较为吃力,85%以上的教师觉得统编历史教材难教。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主要表现为:教材新增内容较多,涉及知识面较广;教材处在完善过程之中,教材的本身表述不断变化,有的显得很突兀;教材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力争在教学中落实。与以往相比,这些变化对初中历史教师的素养要求大大提高,尤其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会觉得更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培训部门、教研部门要增强培训和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以适应统编新教材教学的需要。

笔者从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史学界学术新成果的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来谈谈初中历史统编新教材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在对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的使用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觉得新教材专业性增强,学术味加深,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大大提高。教材中的“材料研读”“课后活动”不再像过去那样通俗浅显、一眼就看出答案,教师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功底是解决不了的。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64页“材料研读”栏目:《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问题: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很多教师认为,司马迁把张骞通西域誉称为“凿空”,意思就是开辟孔道,“空”即“孔”。但实际上,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下面看两个经典的案例。

案例1:是汉语拼音还是英语?

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第29页突然增加了一幅插图“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其中《国闻报》的汉字报头下面注有“KUO WEN PAO”。课堂上有学生问这是拼音还是英语?如果是拼音,那是否错了?!授课教师一下子被问懵了!绝大多数教师误认为这是英语。

我们展开了研讨,并请教大学教授,疑惑最后解开了:“KUO WEN PAO”是威妥玛式拼音,主要借用拉丁语拼读法创制而成。威妥玛拼法,又称威玛式拼音、韦氏拼音或韦式拼法,是由英国人威妥玛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和盖尔斯(Herbert Allen Giles)发明的。威妥玛拼法主要用于汉字的读音标注、中国地理名称和华人人名翻译。中国大陆地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因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推广,除了少数需要保持文化传统的场合外,威妥玛拼法已被停止使用。

现在中国的地名仍沿用威妥码拼音的不多,主要是一些特定的地名。如,清华大学的清华(Tsinghua),北京大学的北京(Peking),香港地名的拼写(Hong Kong)等,就是典型的威妥玛拼音的沿用。威妥玛拼音的拼读中,P读B,K读G,这是其典型标志。

案例2:冕旒应该是12串还是11串?

统编新教材设有大量插图,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起到了活化文字内容、印证文字历史、拓展学生视野的作用,达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但新教材有些插图的选用也存在问题。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43页“秦始皇像”,2016年第一次印刷时用彩图,2017年第二次印刷时用黑白图。

其实这两幅图除了黑白和彩色区分之外,还有一处重要区别,即彩图“秦始皇冕服彩像”冕冠上垂挂的旒是11串,“秦始皇冕服黑白像”冕冠上垂挂的旒为12串,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中国古代服饰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旒的多少视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帝王冕冠前后各12旒,用玉288颗”[1],所以,彩图中冕旒的串数是错误的。2017年教材重印时,将秦始皇的冕服照片,从彩色变成了黑白,黑白图中冕旒的串数是正确的。如此处理还有一个原因:秦始皇的冕服究竟采用何种颜色,本就缺乏史料记载,学术界迄今也尚无统一意见。“始皇帝彩色冕服像”未必符合秦代在色彩使用方面的政治规定,也引起了很多争议。使用黑白冕服像,可以回避这一未有定论的问题。[2]也有学者根据史料记载,考证认为:秦始皇崇信“五德终始说”,自认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着“袀玄”。[3]可见,新教材重印时将彩图更正为黑白图很重要、很及时。如果教师有丰厚的史学积淀,教学中能解释到位,并能顺便指出《大秦帝国》《芈月传》等历史剧中帝王冕冠所垂挂的冕旒的串数不对,学生就能“信”其师而“亲”其道了。

由此可以看出,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对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要求大大提高,不少青年教师缺乏积淀,很难适应新教材的高要求。

二、对史学界学术新成果要给予高度关注并能辨别使用

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理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这就涉及对史学界学术新成果的运用问题。教材增添了不少新概念、新知识,运用了很多新的解释。

如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大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大交融”,就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从概念上讲,“融合”是合成为一体,容易产生误解;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页《马关条约》内容中,由原先“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的提法,改为“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45页辛亥革命的性质,由原先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提法,改为“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第109页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由原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中流砥柱”的提法,改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第101页,明确“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统编新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新增了大量内容,如《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古巴比伦的三个社会等级等,有的还是比较艰深难懂的。但它们是当下学术界主流的和一般的看法,有利于构建我国基础教育完整的世界史知识体系,而且其中有些和现代社会文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新教材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并不是“唯新是从”,必须以富有时代精神而又为史学界普遍接受为前提。教材对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没有形成主流观点的成果,一般谨慎采用。下面看一个案例。

案例3:司南的发明时间到底是战国还是汉代?

2016年第一次印刷的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说:“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而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却说:“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磁石可指南北的特性,制造出‘司南’,这是原始指南针,用来辨认方向和测定时间。”对司南的发明时间,此前所有历史教科书一直都说是战国时期,2016版新教材突然提出是在汉代。这里,对司南发明时间的修改,显得很突兀,教师都不适应。那么,司南究竟是何时发明的呢?

我国早期指南仪器——司南,亦称指南,它的发明时间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定论。

“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历史学家不仅加强了对蒙满历史地理沿革的研究,以便为侵华做理论准备,同时,为了亡我中华,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探讨。其间,有一个山野博士,懂汉语,也能够看一些中国古典文献,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文章,涉及指南针与指南车发明的原理与发明年代,由文盛举翻译,发表在1924年4月《科学》杂志第九卷第4期上,文中有一主要观点认为:中国在南宋以前,只知道磁石吸铁不知道磁石有指极性。山野博士据此否定中国在南宋以前有指南针。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影响到现在,日本的《大汉和词典》与我国台湾的《中文大词典》便不采用司南磁勺说。

当时被称为“清华三杰”之一的年轻历史学家张荫麟,立即在1928年6月《燕京学报》第3期上,发表《中国历史上之“奇器”及其作者》一文进行反驳,指出山野博士将中国指南仪器(司南)的发明时间“实铸一至少差千余年之大错!”从而揭开了多年来对司南这一重要发明探索研究的序幕。文中,张荫麟首次论证了东汉《论衡》所载之“司南”:“观其构造及作用,恰如今之指南针。盖其器如勺,投之于地,杓(柄)不着地,故能旋转自如,指其所趋之方向也。”张荫麟进一步指出“现存关于指南针之明确记载,始于后汉初叶,而指南针之出世,则未必即始于此时。……而先秦之载籍,屡有关于司南之记载。”

继张荫麟之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读于私立燕北大学研究院历史系的王振铎,对司南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考证研究,肯定了张荫麟的说法,指出司南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种磁性指向器(指南针的前身),并把它同我国古代以齿轮装置为基本结构的指南车区别开来。王振铎是中国博物馆界的一名科学工作者,他的工作之一是做出中国古代科技模型,配合博物馆的历史陈列。王振铎一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做了百余种科技模型,他从1945年即开始复制司南,依据的就是《论衡》中的记载。他在194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告说他用天然磁石制成了司南:“琢珑成司南后,置于地盘(仿自刻有方位的古代式盘)上投转之,……其杓指南。”其后司南被写入教科书,印入邮票,模型在历史博物馆展出。[4]

自张荫麟、王振铎两位先生发表有关考证文章以来,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已成定论,为中国科技史界及社会所普遍承认,也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支持,如英国学者李约瑟等都肯定了他们的观点。然而,近年先后有人撰文质疑,提出指南针(司南)发明于汉代,甚至干脆认为世间根本就无司南一物,司南为北斗的代称。这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又重新被人们提出来,但这项史学界新成果没有得到普遍采纳。所以2017年印刷的统编新教材又把它改回原来的说法——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再如,“火药武器的发明”,新教材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表述不一样:一说是唐末,一说是宋代,两者矛盾。在2018年印刷的统编新教材和教师用书中,已经修改完善,统一为唐末了。

新教材编写不可能一蹴而就,内容不可能尽善尽美,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既要领会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性,更要重视对新教材的研究,要了解学术新动态,研究学术新成果,及时更新知识,大胆质疑,为统编历史新教材的使用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三、把握、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并做到科学运用

先看一道试题:“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试以你掌握的史实说明之。”这是一个地级市期末统测的试题,显然,命题人的认识错了。这个论断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原理,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不会简单循环,人类是从孤立到联合、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经济是一体的,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可见,教师自身唯物史观素养的培养亟待加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第一条就强调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5]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广大教师首先自身要准确把握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唯物史观这条红线贯穿教材始终,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与阐释中,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案例4: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究竟怎么解释?

对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原因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是众说纷纭。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课后材料研读,提出了一个问题“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据材料当然可以得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刚愎自用、不能用人。《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本人在做了皇帝之后有过一番很为得意的“经验总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长期以来,论者大多以刘邦的见解为基础,从刘项两人在谋略和用人方面的强烈反差来分析刘胜项败的必然性。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新教材也采用了这个观点。但这不能让学生完全信服。《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临死前绝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项羽本人认为自己战斗力超强,自己的失败是天命使然矣。甚至有人在了解楚汉战争的全部史实,了解刘邦的“无赖”言行后感叹,刘邦胜项羽,就是典型的“大丈夫(君子)斗不过小人”的历史注解。

这里,就要学会使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才能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6]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的烙印。在研究阶级社会的历史中,应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阶级社会的现象,找出问题的本质。刘邦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主张,进行的是反对、剪除旧贵族复辟势力、统一中国的战争;在所占地区主要实行郡县制度,重视安抚百姓,恢复发展生产,得到人民的拥护,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而项羽代表的是旧贵族复辟势力,妄图维护他所制造的使中国重新分裂割据的政治格局,并一再挑起战争,失去了民心,逆历史潮流而行,失败无法避免。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也说:“余于项羽亦不胜其钦佩。但可惜他是贵族的后裔,决定了他走向历史的反动方向,因而终于碾死于历史前进的车轮之下,实为可悲。”翦伯赞先生对项羽十分同情,感到他的结局可叹,但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项羽的失败,不在他主观创力的不强;而正是由于他违反了历史发展的客观方向。”[7]

这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唯物史观的一个较好的案例。2018年印刷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将第9课“相关史事”部分原有的关于伊斯兰教的部分内容和《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图片已经删除。这也是落实唯物史观的鲜活实例。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对宗教问题处理的观点是:既要历史地看,也要坚持无神论,对宗教问题的讲解不能随意阐发;论述时不能有神秘主义、超自然力和鬼神迷信等内容;不能过多宣传宗教的教理、教义和教规;对宗教领袖人物的图像、宗教的礼仪与习俗等方面的使用更要谨慎。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历史方法论,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根据和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教学中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理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通过对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叙述和阐释,使历史教材能够发挥具象地、生动地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功用,帮助学生揭示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四、对培训工作的建议

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对教师的知识素养、能力水平要求大大提高。广大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不断学习充电,在研究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教学不是原先简单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来扩充自己的知识,积累学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统编历史新教材的教学。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中,大多讲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结构特点、学科课程构建等宏观层面,而对重要知识点、核心概念讲解少之又少,对教材新增内容也没有详细的解析。建议以后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让教师以时序之线串起一个个“晶莹透亮”的知识之珠(“晶莹透亮”就是教师能弄得懂说得透的,而不是懵懵懂懂、浑浊不清、若隐若现的知识点)。关于唯物史观的培训,重在培养教师怎样在教学实际中落实,重在引导怎样通过具体案例体现唯物史观的观点,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意识,而不是只强调唯物史观的指导意义,而没有具体应用和说明。如果一切都靠教师自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唯物史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8],我们要永远遵循恩格斯的这一遗训。

教研部门要克服行政培训中的短板,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以分册分专题分单元去攻关,一个一个案例去做,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从具体的实施的层面培训、研究、引导,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司南唯物史观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司南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瓢針司南酌”的考古和文獻新證
司南战略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