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旭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德江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黔东北部,这里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居住人数最多是土家族,占全县人口的56%,这里民俗众多,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里的土家傩戏了,德江也因此而拥有“傩戏之乡”的美誉。土家傩舞“炸龙”在国际上更是声名远扬,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1986年11月,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和德江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在贵阳共同举办了傩堂戏学术讨论会。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曲六乙在会议上饶有兴致地说,“德江的傩堂戏太好了,给我们民族保留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反映了土家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1](P316)1987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贵州省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演,德江的107张面具就占到展出面具总数的一半。德江早在1993年就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傩戏之乡”的称号。德江土家傩戏也吸引了众多国家专家学者前来考察。日本广岛大学的考察团在考察结束时赠给德江“傩戏之乡”锦旗一面。德江土家傩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正成为蜚声中外的文化品牌。2005年德江县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日本及韩国等国的110名专家学者围绕“保护、开发和利用傩文化”的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提高了德江傩戏在国际上的知名度。2006年,德江傩戏被国务院登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成为德江傩戏走上复兴之路的一张有力招牌。
和诸多传统文化一样,德江傩戏虽然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保护扶持,但演职人员老龄化,缺乏接班人,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传统傩戏无法适应形势的需求,因而生存空间愈发狭小,德江傩戏的传承面临重重考验和危机。
(一)德江傩戏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后继乏人。这由多方面因素造成:
第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早已不为村民所关注,年轻人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谋生,那种“碰到丰收,家家户户冲傩唱阳戏”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德江县是劳力输出大县,全县总人口56万人,有30多万人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人演出,即使演出也很少有人观看。平时都是一些留守老人为了打发时间随意演出的,那种标准化的傩戏演出越来越少了。现在只有过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时候,县城里才会举办几场大型傩戏演出活动。
第二,由于医疗和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村民生病后大多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少有人通过冲傩祛病减灾。现代社会人的寿命普遍显著延长,几乎无人通过冲傩的方式达到延寿的目的,同时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认为“冲傩”与“长寿”之间有什么关系。
可以说现在年老的傩戏演职员当年之所以学习傩戏表演,很多是由于文化水平低,怀着学习傩仪祛病减灾的目的而为之的。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知识水平较高,已经没有上一代傩戏演员当年学习的目的性了,年老的演职人员甚至也不愿意将傩戏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认为子女外出读书打工比较务实。
第三,大部分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傩仪的功效,对傩戏也不感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老年人才笃信傩,中青年和小孩常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去观看傩戏。观众人数较少以及观看态度的轻佻大大影响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他们本来年龄就较大,坚持演出已属不易。因此很多演职人员敷衍演出。例如,本来一幅面具只能搭配一个角色,但一些演员为了图省事,图方便,一场戏中一幅面具经常用于扮演不同的角色,结果是多个角色都是同一个面具,以致于观众都分不清同一个面具代表的不同角色,并且很多面具制作简单粗糙,傩戏之所以流传几千年而成为群众喜欢的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表情丰富,色彩协调的面具,相关人员在面具的制作和使用上所表现出来的随意性无疑是糟蹋了傩戏的精髓,这严重影响了傩戏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很多观众只得中途离场,演出效果不佳,观看人数也愈发减少,这就形成恶性循环。
(二)演出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德江傩戏演职人员大部分是土家族,他们大部分不会说普通话,并且由于年龄偏大,很多动作表演不到位,严重影响审美效果,这不利于德江傩戏的市场化推广,影响品牌打造。无法市场化运作,就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德江傩戏的长远发展。长此以往,德江土家族傩戏的发展前景堪忧。
(三)傩戏难以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推陈出新面临挑战。德江傩戏演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他们喜欢表演的节目未必适合年轻人的欣赏水平。多年不变的唱腔,呆板僵化的情节,一成不变的服饰装扮,导致观众越来越少,这就大大挫伤了演出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德江傩戏很难长久发展下去。再者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娱乐方式多元化,傩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一部分人甚至还看不起行傩做法这个“神圣”的职业。50年代初期,德江县土家族聚居区基本都有行傩队伍,现在很少看到演傩人员的身影。
(四)资金有限,难以为傩戏的传承提供经济保障。虽然德江各级政府部门在极力保护土家傩文化,也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予以落实,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用于傩戏更深层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的资金仍然十分有限。对于老艺人而言由于没有一定的经济补偿,很难积极从事傩戏的传承和保护,这都对德江傩戏的长远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德江土族地区是我国目前傩戏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傩文化的代表,研究中国傩戏不可不研究土家傩戏。土家傩戏与中原傩戏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变革缓慢,较好地保存了傩戏原貌,堪称名副其实的“中国戏曲活化石”。古老的傩文化之所以能在土家族较好地保存下来,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民族心理因素;二是社会形态因素;三是地理环境因素。
从民族心理来说,自古以来土家族一直保持着虔诚的原始宗教意识,“信则有,诚则灵”是土家族一贯坚守的宗教信条。土家族极重祖先,傩戏表演只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一种独特方式,因而傩戏也就在历代土家人的生活中占有了重要位置。这种强烈的民族原始宗教意识是傩文化传承的有力精神基因,相对真实地保持了傩文化事象的原始性和严肃性。
从社会形态看,土家族聚居区多为贫困山区,交通落后,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低,因而原始文化可以在土家族得以较好保留和传承,不像中原地区,随着社会快速变迁,很多原始文化要么消失要么失去本来面貌。
从地理环境看,土家族地区虽然临近中原腹地,但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因而信息难以沟通,中原文化传播较慢。而且傩文化传入时其地又正处于体现着封建割据性质的土司时期,山外的汉文化对其冲击和影响十分薄弱,半原始性质的封建领主专制统治一直持续到清代中叶。傩文化便在此封闭的环境中,避开了中原强势文化的影响,因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这也许就是土家傩戏的原生形态在土家地区得以保存的最根本原因了。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构成的特定生态环境下,原始的土家傩文化才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我们可以认为,作为土家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家傩戏才是真正的“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土家族是德江的主体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9.32%,直到现在,傩戏一直是德江土家族重要的祭祀和娱乐方式。中国傩文化看贵州,贵州傩文化看铜仁,铜仁傩文化的根在德江,德江的傩戏在土家。因此,保护和开发德江土家傩文化,对于贵州傩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德江的傩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颇具市场价值,亟待科学开发。要实现德江傩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促使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立足资源禀赋,确立以特为本、以特取胜的基本理念,实施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应从贴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后现代特征入手,选择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的最优路径,设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重点”[2](P56)。
(一)最根本的保护措施就是政府出面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这是解决目前德江土家傩戏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
德江县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财政收入极为有限,靠当地自身的财力很难促进土家傩戏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前期投入必须尽可能多的争取多方支持。有了资金支持,我们才可以培养一定规模的接班人,提高演职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做好新老交接,稳定演员队伍,为日后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员基础;有了资金支持我们才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搞市场推广,进而推动傩戏的产业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有了资金支持,我们才可以搞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土家傩戏相关的旅游产业,进而带动德江各项产业的发展,推动德江经济的发展。“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必然失去了原本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承载着太多的地方特点和浓厚的乡土风格。”[3](P123)因此,傩文化作为德江具有显著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类,应成为德江发展旅游产业重点扶持的项目。同时,有了资金,我们就可以细分客源市场,进行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根据客源市场的不同,对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宣传方案,明晰不同市场的旅游主题形象,来吸引不同游客类型的游客。”[4](P89)因此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加大对于德江傩戏的投入,对于其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傩戏的数字化保护。
随着年龄较大的资深傩戏演职人员的退出,新的接班人又没有培养起来,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懂得原始傩戏演出的人员越来越少。根据我们到德江傩戏协会的调查,2008年的时候,传统的土家傩戏演员有83人,现在只剩下62人。因此在这些演职人员还没有退出的时候,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记录他们的演出实况,抢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保存非物质文化方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数字化保护。“借助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方式的一种较新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为保真的形式保存。”[5](P25)数字化保护效果远远超出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传统保存方式,并且开展德江傩文化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有利于我们对外进行宣传和推介。“数字化,信息化使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缩短了实地距离,所有的地理障碍都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得以消失。在这些数字化平台上,人们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资讯,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某种文化的信息。”[6](P38)结合当前土家傩戏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其数字化保护,应该着重从以下方面予以加强:
1.大力提高土家族傩文化保存的数字化水平。提高土家族傩文化的保护水平,关键在于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在保护的过程中,专业化原则要贯穿始终。在全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新的保存和展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数字媒介载体形式典藏代替了纸质形式典藏;图、文、音、像立体化记录方式代替了单纯文本记录方式;3D动画、全景全息呈现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文本和舞台展示。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德江土家傩戏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随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德江土家傩戏的保护与展示,可以突破地域范围的限制,在虚拟空间中展现其真实的本来面目,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示,几乎没有失真度。德江傩戏数字化图书馆的建成可以通过因特网向全世界宣传德江傩戏。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传播方式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可以对德江傩戏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从而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方面记录保护了德江土家傩戏的真实面貌,一方面对其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市场品牌的打造,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3.运用现代营销模式对外宣传展示德江傩戏,积极培育其市场品牌。利用傩戏的演出经济效益推动德江傩戏的保护,而德江傩戏在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之后,又可以推动取得更好的市场收益,这就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德江土家傩戏的长远发展。土家傩戏在市场的推广中有其自身优势。傩戏剧目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平民生活琐事,因此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许多学者认为举办固定时间的民俗节庆活动是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旅游项目。举办者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组织文化节,充分展示民俗风情,并长期举办下去,做好对外宣传,从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最终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定时定点的旅游产品。在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产品的开发已形成了很成熟的互动机制。这些国家通过保护和恢复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积极发掘本国民俗文化资源,以此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从而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贵州的土家傩戏富有典型的原始艺术色彩,为我们研究中国戏剧演化史、宗教起源、民族形成以及民俗学、社会学等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我们透过土家族傩戏原始、拙朴、怪异、愚昧甚至野蛮的表象,会发现其本身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基因。土家族人在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心态被有机地融汇在傩戏内,他们承袭着世代相传的法器道具、利用着栩栩如生的彩雕面具,至今仍活跃在土家地区。人们在今天还能透过他们的精彩表演看到中国戏剧发展初级阶段的某些原始面貌。德江土家族傩戏可谓是我国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将其保护好,更好地传承下去。
[1]李朝亮.德江傩文化传承与开发初探[A].曲六乙,等.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2]王丹.鲁南文化产业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枣庄学院学报,2013,(1).
[3]方荣辉.旅游文化产业结构与生态化建设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7,(5).
[4]孟丹丹.京沪高铁对枣庄市旅游业发展影响初探[J].枣庄学院学报,2017,(2).
[5]黄怡鹏.数字化时代广西壮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社会科学,2008,(9).
[6]代丽娟.台湾地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技术传承[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