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也是人一生中非常脆弱的阶段,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导致新生儿身心受损[1]。鸟巢式护理是新的护理模式,鸟巢式护理是模拟子宫环境,为新生儿提供护理,让新生儿感受到安全感,可以对新生儿的各项发育需求给予满足,目前还没有获得广泛的使用[2-4]。此次研究中,我们对鸟巢式护理的效果开展了研究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对95例新生儿开展了研究分析,新生儿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采用随机数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胎龄30~39周,平均(37.5±1.2)周;体重2.3~4.2 kg,平均(3.4±0.5)kg。对照组新生儿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胎龄30~40周,平均(37.2±1.3)周;体重2.2~4.1 kg,平均(3.5±0.3)kg。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新生儿出生后对其进行生命体征检查,确定正常后放入暖箱,使用小毛巾垫在新生儿的头肩等部位,让新生儿舒适。新生儿出生6小时后可以喂奶,根据医生嘱咐进行。让保温箱内保持无菌环境,定时消毒处理。每天为新生儿洗澡。对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要查看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鸟巢式护理,为患儿提供适当大小的棉布,对棉布消毒,制成椭圆状,形似鸟巢。新生儿置入暖箱内,将温度控制在33℃左右。调整新生儿至舒适体位[5]。根据新生儿的情况来对暖箱温度和光线进行调节,调整温度,让其和新生儿体温相近。避免光线过强对新生儿的眼睛造成伤害。更换棉布,消毒,每天为新生儿洗澡,使用爽身粉涂抹,让新生儿的皮肤干燥。检测新生儿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
对两组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情况、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脱离暖箱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各类并发症几率。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温波动为(0.31±0.1)℃,平均血氧饱和度为(97.21±1.32)%,平均睡眠时间为(19.75±1.31)h/d,平均脱离暖箱时间为(13.1±1.2)h。对照组分别为(0.79±0.3)℃,(91.10±1.63)%,(14.21±1.79)h/d,(17.2±1.7)h。对两组患儿的指标对比,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脱离暖箱时间比对照组低,血氧饱和度和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没有呼吸暂停病例,有1例皮肤破溃,3例喂养不顺,并发症发生率是8.33%。对照组有4例呼吸暂停,5例皮肤破溃,6例喂养不顺,并发症发生率是31.91%。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鸟巢式护理可以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该种护理降低了新生儿的恐惧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6-8]。新生儿阶段是高危阶段,新生儿生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威胁。鸟巢式护理是模拟子宫环境,为新生儿提供护理,让新生儿感受到安全感,提供心理安慰,让新生儿能够尽快的脱离暖箱。此次研究中,对两组患儿的指标对比,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脱离暖箱时间比对照组低,血氧饱和度和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没有呼吸暂停病例,有1例皮肤破溃,3例喂养不顺,并发症几率是8.33%。对照组有4例呼吸暂停,5例皮肤破溃,6例喂养不顺,并发症几率是31.91%。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总而言之,鸟巢护理对新生儿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稳定了新生儿的生命指标,降低了并发症几率,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1]兰蓝.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5):700-702.
[2]秦学玲,张俊红,王洁.产科病房早产儿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2):112-113.
[3]符婵,韦艳飞,梁婧.鸟巢护理在预防新生儿光疗抓伤与擦伤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86-87.
[4]邵俊芳.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48-149,152.
[5]陶桂霞,李志燕,谭晓清.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和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88-990.
[6]吴红燕,康文清,赵磊.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3):14-15.
[7]杨春凤,冼日凤,吴芸,等.应用“鸟巢”护理早产儿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1):3-5.
[8]李桂花,余勇妙,梁建红,等.鸟巢式护理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