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新闻通讯业的历史源起*

2018-02-09 18:11万京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报远东路透社

■ 万京华

一、晚清时期国内近代报业环境的形成

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外国人开始在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并把近代报刊带入中国。进入19世纪后,中国陆续出现了一批近代化报刊,主要是由外国传教士首先创办起来的,其目的是传播宗教知识和教义。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编辑出版了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序幕。鸦片战争前中国境内出版的报刊中,中文报刊已有3种,外文报刊则达17种,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澳门,出版者包括英国人、美国人、葡萄牙人等,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多方面。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外国殖民主义者凭借不平等条约,突破了原来清廷所加的种种限制,取得了在中国境内随意办报的权力,而殖民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发展,也大大地刺激了他们出版报刊的需要。①报刊数量急剧增加,商业性报刊迅速兴起,继广州、澳门之后,香港和上海成为报刊出版的新的中心,而中国的很多沿海城市甚至内陆地区和清政府的首都北京都陆续出现了外国人所办的近代报刊。外国人将近代报刊这种先进的新闻传播媒介带到了中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报刊出版网络。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还大量使用中国人参加编辑、发行等工作,为后来中国人自办报刊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基础和经验。

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自办报刊终于在汉口、香港、广州、上海等地诞生。办报人主要是洋务派官员、商人和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1873年8月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张报纸,创办人为艾小梅。在中国第一批自办报刊中,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该报由中华印务总局主办,于1874年2月创刊。《循环日报》除刊登新闻消息外,还以政论著称。王韬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杰出的报刊政论家。

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内发起变法维新运动,他们将办报作为其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主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约80%是中国人自办的。维新派创办的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此时,中国人自办报刊已逐渐打破了外报在华出版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一支重要力量。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兴起,他们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展开了广泛的舆论宣传活动,并把出版报刊作为主要的宣传方式。他们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政论等,开展舆论宣传扩大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还在海外办的报刊上展开大论战,后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为了扩大革命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和国内先后建立起一系列舆论阵地,开展宣传活动,逐渐成为报刊活动的主角。

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与初步发展,为成立以为报纸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新闻通讯社,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和基础。

二、西方新闻通讯社对华扩张势力的开始

中国近代报业的勃兴,也使作为新闻批发商的通讯社有了广阔的市场。通讯社,亦称新闻社,是从事采集、加工和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新闻媒体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机构。②通讯社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它和商业报刊一样,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都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中国新闻通讯事业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最早在中国开展新闻通讯业务的是英国路透社,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路透社都是在中国最具影响的通讯社。

在早期通讯社之中,欧洲三大通讯社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规模和影响最大。随着英国、法国和德国殖民扩张的不断推进,这三家通讯社也竭力扩大采集、发布新闻的范围。19世纪60年代末时,它们已基本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1870年1月17日,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和美国纽约新闻联合社四家通讯社共同签订协议,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每家通讯社在各自范围内独自采访和发布新闻,并规定互换采集到的新闻。这个协定史称“连环同盟”协定或“三社四边协定”。

通过“连环同盟”的缔结,四大通讯社在世界范围内垄断了新闻市场。它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限制和排斥其势力所在国的新闻采集、发布活动,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通过它们这唯一的渠道获取新闻,从而达到更好地为本国殖民政策服务的目的。③

根据“连环同盟”协定,远东被划入路透社的势力范围。准备大力开拓远东市场的路透社,将目光投向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上海。这里不仅商业相对发达,而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和新闻出版基地。由于上海租界的特殊地位,很多报刊都在这里创办,为通讯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871年,路透社派遣亨利·科林斯(Henry W.Collins)到新加坡、上海推广业务,并在日本横滨、长畸建立分社。由于交通、通讯的便利,尤其大北电报公司已将电报线路扩展至上海,从上海往北、往南都能通过电报与英国本土发生联系,1872年就在上海成立路透社远东分部,最盛时期,远东分部辖区除中国外还包括俄国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婆罗洲(今马来西亚)等地区。④路透社开始在中国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成为第一家在我国开展新闻通讯业务的外国通讯社。

路透社远东分社成立于1872年,社址位于上海英租界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20号,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为总社收集远东、主要是中国的情况,并向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等发稿。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是中国境内第一家获得路透社电讯独占权的英文报纸。其前身为《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曾经是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一份英文报纸。《北华捷报》由英国商人奚安门于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创办。1864年改名为《字林西报》。《字林西报》在刊载路透社电讯时,都要加注“专供字林西报”的字样。凭借路透社丰富、全面的新闻报道,它成为当时上海最受欢迎、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

当时上海另外三家英文报纸《益新西报》《捷报》和《文汇西报》,在与《字林西报》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以获得路透社消息的供应。《文汇西报》曾公开将《字林西报》上刊登的路透社稿件加以转登,《字林西报》即以侵犯版权起诉,《文汇西报》败诉。当时,《文汇西报》总董克拉克正在伦敦,他当面同路透社总社进行交涉,路透社总社同意扩大供稿。从1900年起,上海4家英文报纸都可以采用路透社电讯稿。

路透社来华初期,仅向一些英文报刊供稿,内容以国际新闻为主。《字林西报》曾将路透社电讯翻译成中文,在附属的中文报纸《字林沪报》上刊登,与英文《字林西报》同一天见报,希望借此打开中文读者市场。《字林沪报》创刊时适逢中法战争爆发,该报刊登的消息时间均比上海一般报馆要早几天,比素以报道迅速见长的《申报》新闻也要早一天。这使它一度成为当时上海与《申报》竞争最剧烈的一家商业报纸。但随着中法战争的结束,一般国际新闻并不为读者所注意,该报利用外文译稿的优势日益见弱,经营每况愈下,最终只能转让给日本人经营的东亚同文会。

著名报人的汪康年较早留意到路透社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他指出:“路透电报今风行各国,自都城及大城镇无不达到,其访员亦遍全球。”⑤当时路透社电报在北京每日仅销9份,其中8份为外国人所购,中国只有清政府外务部购买一份,当汪康年得知外务部拟于1909年5月停止购买路透社电讯的消息,颇感忧虑,觉得堂堂中国都城竟连路透社新闻都看不到,他呼吁国人多订购路透社电报,以免路透社中止向北京提供电报,但却没人响应,因而不禁感慨:“吾国人不愿讨究外事,一至于此,可叹也。”⑥

从远东分社成立后,路透社独占中国新闻通讯市场达几十年之久。一方面,它将先进的新闻通讯业务带到中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新闻业的竞争,并由此揭开了中国新闻通讯业发展的序幕;另一方面,它通过对中国新闻通讯市场的垄断,在报道中维护英国利益、表达英国立场,控制舆论、混淆视听,也引起国人警醒。总之,不可否认,路透社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了非常独特的地位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电报传入中国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西方主要通讯社的发展,都得益于通过电报手段传递新闻电讯和消息。电报通信技术传入中国之后,也大大加速了我国近代新闻业的发展。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包括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是最早使用电信号传递书面信息的方法。早期的电报是有线电报,开始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而无线电报的发明,则使电报业务基本上可以抵达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电报通信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得时空对于传递信息的障碍度大大减低了。而当时新兴的通讯社事业,紧紧抓住了电报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先后借助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的传输,将通讯社的电讯稿传递到世界各地。先进的电报通信技术,无疑是这些世界大通讯社赖以生存、发展和对外扩张势力的基本物质条件。

电报自发明使用以来,很快被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广泛使用,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能够快速传递信息的通讯工具成为迫切需要,电报很快传到了中国。尽管清政府明确规定海底电缆线端不得上岸,但在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还是将电缆擅自在上海引上岸,连接到该公司设在租界内的报房,造成了既成事实。这是外国在中国敷设的第一条收发电报的海底电缆。随后,大北电报公司进一步加快步伐,终于实现了上海经日本与俄罗斯、欧洲的通报,以及经香港与欧洲、美洲的通报。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电信联系由此开始,但中国的电信主权也不明不白地丧失了。⑦

虽然清政府对电报通信最初是抵制的,但当时已有不少中国的官员、知识分子、商人在对外交往中认识到电报的先进功能,他们在国内倡导和建议兴办电报事业。当电报传入中国后,中国自己的电报通信事业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875年底,在福建巡抚丁日昌的鼓励和支持下,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1877年,丁日昌积极推动在台湾建成全长95里的由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开创了中国电信的新篇章。

1879年,国内外战事频起,清朝政府为了沟通军情,派李鸿章与大北电报公司交涉,由中国出钱,委托其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大陆上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1881年,全长3075里的津沪电报线路全线竣工,并正式开放营业,收发公私电报,全线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上海七处设立了电报分局。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线路。中法战争期间,为加强军事指挥和联络,先后建成了京津、长江、广州至龙州几条重要的电报线路,使全国通信系统在战争期间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电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电报事业的创办,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逐步改变了与世隔绝的状态,在清末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电报的使用也对中国报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1871年上海、香港和欧洲接通有线电报后,中国报纸便开始刊登电讯新闻。电报总局准许报馆发送新闻电报,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访员可以通过电报向报馆及时发出新闻稿,大大提高了新闻时效。电报传入中国和在中国的发展,也为通过电报传递新闻电讯的通讯社提供了机遇,路透社远东分社正是借助于此而在中国开展其业务的。

四、中国人自办新闻通讯社的开端

晚清时期,在中国真正具有规模和影响的通讯社,主要是英国路透社远东分社一家,而且当时也不向华文各报发稿。但当时随着世界通讯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路透社在华扩张势力及影响不断深入,国人对通讯社的职能和作用已有一定了解。在20世纪初,中国的广州首先开始出现了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当时一般称通信社),虽然存在时间短,规模和影响都有限,但却由此开启了国人自办通讯社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成立后我国新闻通讯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国人对于新闻通讯业的初步认识和探索

尽管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仍非常落后,但新闻通讯社这一新兴业务传入中国后,却也使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通讯社的设立不仅仅在于可以为报纸提供更多丰富、客观、真实的新闻,而且从某种意义而言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欧洲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引起时任清政府驻比利时使馆随员王慕陶的关注,他认为通讯社对于各国的内政外交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和作用。王慕陶与著名报人汪康年关系密切,受汪康年所托,1907年王慕陶赴欧后兼任汪主编的上海《中外日报》欧洲新闻采编,积极为汪的报刊提供消息。他在给汪康年的信中谈到对通讯社的认识:“欧美日本于报馆外有所谓通信社者,率皆政党中人所组织,故能与政府及政治家密切,消息亦最灵通,而确实各报皆恃通信社为新闻之机关,政党亦即持此以操纵各报”“纵横捭合为外交惟一方案,然达之亦有术焉,在古代则舌辩之士、间谋之使,今重复之以报馆及通信社,其用益广,非有此种机关,则以上二者将无所施其技,征诸各国,大致然也。”⑧王慕陶后来在海外创建了远东通信社,成为最早在海外开办通讯社的中国人。

作为清廷要员的熊希龄,在担任东三省清理财政正监理官期间,也热心于通讯社事业。他指出,通讯社的影响要大于报馆,“报馆者,发抒其言论于自办之报者也,通信社者,发抒其言论并操纵人之言论于人已办成之报也。两者办法虽异,而其宗旨相同。惟办报之事,骤言之实非易易,盖以各国报纸之发达,每国皆不下数十百种。彼对于其社会价值信用,决非一朝所能得。吾侪东方人,骤办一报于其间,必难与之相抗,销路不广,势力即微,且所费甚巨,或非吾国今日财政所能堪,又万难同时遍设于各国。偏重一方,即使得力,亦不足为全局之影响。而通信社者,倘使办成,则既可收无穷之益,复可免骤进之弊。故以两者利害比较而言,与其办报,又勿宁办通信社之为得也”⑨。熊希龄曾拟在上海创办“环球通报社”,作为与国外通信联络的总机关,但最终并未实现。

通讯社的发展也得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关注。1909年8月至10月,孙中山在流亡伦敦期间,曾经和一些朋友商量过在欧洲筹办通讯社一事。他在《致子匡⑩函》中提到,留学英国的杨笃生曾找他“谈通讯社一事”“弟甚赞同其意。此事关于吾党之利便者确多,将来或可藉为大用,亦未可定。……盖吾人若不理之,必致落于他人之手,则此物又可为吾人之害也,幸为留意图之”。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杨笃生忧愤不已而在利物浦投海自杀,筹办通讯社一事也暂时作罢,但由此可知孙中山等人已经意识到通讯社之重要作用。

同时,国内诸多报业同仁也深感在中国建立通讯社之必要。1909年11月3日,上海《民吁日报》曾发表《今日创设通信部之不可缓》的社论,主张立即创办“通信部”即通讯社,配合革命报刊,为民主革命派宣传。1910年由上海《时报》《神州日报》等发起,联合全国43家报馆,在南京召开“全国报业俱进会”成立大会。有人在大会上提出《请成立通讯社案》,指出:“报馆记事,贵乎详、确、捷。今日吾国访员程度之卑劣,无可为讳。报馆以采访之责付诸数辈,往往一事发生,报馆反为访员所利用,颠倒是非,无所不至。试问各报新闻,能否适合乎详、确、捷三字?吾恐同业诸君,亦不自以为满意,而虚耗访薪,犹其余事。同人等以为俱进会者,全国公共团体,急宜乘此时机,附设一通信机关,互相通信,先试行于南北繁盛都会及商埠,俟办有成效,逐渐推行,俾各报馆得以少数之代价,得至确之新闻,以资补助而促进步。是否有当,应请公决。”会议讨论通过了“设立各地通信社案”,准备先从北京、上海、东三省、蒙古、新疆及欧美入手以次推及内地,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现。

2.中国人在境内最早创办的通讯社

中国人自办通讯社始于20世纪初,是从译报、剪报、通信工作发展起来的,报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广州成为中国人自办通讯社的最早的发祥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1904年初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中兴通讯社属于民营通讯社性质,社址位于广州市中华中路回龙里32号,骆侠挺是发行人兼编辑。1月19日,中兴社发出了第一篇稿件,它的主要发稿对象是广州和香港地区的报纸。中兴通讯社虽然存在时间较短,影响有限,但却踏出了国人自办通讯社的第一步。其后,杨实公也于1911年2月在广州创办了展民通讯社。晚清时期,中国境内最早的这两家通讯社都诞生在广州。

与此同时,广州、上海、武汉等地也出现一些类似通讯社的机构和相关业务活动。1908年,广州报界公会成立后,广州各家报纸一般都采用报界公会的新闻稿件和公电。广州报界公会起了通讯社的作用。报界公会发给各报的各地新闻,多数是由政府机关与各界送来的。1909年上海报刊上出现署名“生生社”的稿件,所发稿件有《劝铜锡业》《劝四乡菜园业》《劝木器业》等,就稿件内容来看所发的乃是一组带有提倡实业意味的文章,并不是报道新闻的消息或通讯。但从发稿方式来考察,已是通讯社式的活动。1909年6月间,上海还曾成立过一所中国时事通讯会社,但它是新闻信息咨询机构,并不发稿。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共进会会员胡祖舜以他在武昌胭脂巷11号的寓所为基点,联系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创办了一家“靠采访新闻维持生活”的机构,撰写揭发清廷黑幕的稿件分送各报,实际上已具有通讯社性质。

3.中国人在海外最早创办的通讯社

中国人在海外最早创办的新闻通讯社,是1909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创设的远东通信社。该社主要创办者为王慕陶,时任清政府驻比利时使馆随员。

王慕陶曾任驻日使馆三等参赞,与国内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交往较多。到欧洲后,他一面积极为汪康年的报刊提供消息,一面以中国各报全欧通信员的名义,与英、法、德、俄、奥、意、荷、比、西班牙、瑞士等国的报社往来,数年间“已遍识各国政党及报馆重要人物”,对各国情况多有了解。在欧期间,他耳闻目睹通讯社对于各国的内政外交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作用,遂产生创办通信社之意。1909年3、4月间,王慕陶以私人名义出面,在布鲁塞尔创办远东通信社,随后在比利时首都、俄国首都电局以英文挂号登记为EX——ORIENT。

远东通信社的创设得到了驻比利时公使李盛铎的资助和支持。虽然远东通信社是以王慕陶私人名义创办的,但实际上有着相当程度的官方背景。李盛铎曾将通信社成立的事情密奏外务部存案,并设法取得外务部、邮传部的经费支持。时任东三省清理财政正监理官的熊希龄也为筹款及疏通人事关系等提供了帮助。1909年10月李盛铎卸任回国后,仍继续支持和帮助远东通信社。

参与创办远东通信社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汪康年。汪康年曾先后创办或主持《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报刊,是近代中国著名报刊活动家。王慕陶与汪康年关系密切,王的老师陶在宽与汪康年交情匪浅,曾将他介绍给汪康年,远东通信社成立后,汪康年是国内的主要内容提供者和推广人。

远东通信社的人事组织与机构设置:王慕陶任总理(社长),在比利时,总书记窦米茫(比利时人),中国书记吴征,英文书记华池及法、德、俄等各种文字的书记;在国内,上海通信由雷奋、陈景韩担任,北京通信由汪康年、黄远庸(远生)担任,李盛铎综理国内事务。远东通信社在国内的东京、西京、南京、湖北、天津等处设立了机关。国外的分支机构推及伦敦、巴黎、圣彼得堡、维也纳、海牙等地,与之往来的报纸有九百多家。

远东通信社的发稿模式主要是向外国报刊提供有关中国的通信和电报,并向国内传播外电外刊内容。作为北京负责人和广有人脉的报人,汪康年是远东通信社国内消息的主要来源,由他选择并将具有新闻价值或反驳外报的国内政治、外交事务写成稿件,寄给王慕陶译成法文转达各国报社。王慕陶则选择并编译外稿发回国内,其重点为两类,一是关于中国的热点问题和欧洲舆论对于中国时局的看法,二是欧美重要国家之间的大事和外交事务。

远东通信社活动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协助外交,对此王慕陶、汪康年都曾有所表述。远东通信社成立后,在澳门划界交涉、哈尔滨交涉、南满铁路交涉、西藏问题、粤汉借款、锦瑗借款、东三省日俄问题、湖南饥民问题等与中国外交相关的事件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协助作用。远东通信社还向各级“大吏”提供各省交涉事件的信息,实际上充当着官方驻外情报机构的角色,为外交策略的制定发挥作用。

1910年7月24日,世界新闻记者公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万国记者大会”。王慕陶参加了会议并应邀出任常年会员。这是中国记者参加国际新闻会议和有关组织的一次较早记录。后来,王慕陶又介绍曾任《时务报》总理的汪康年、《北京日报》主笔朱淇、著名记者黄远庸(远生)、上海《申报》主笔陈景韩等人参加世界新闻记者公会。

正当远东通信社业务顺利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扰。特别是1910年熊希龄欲在上海设立环球通报社,以上海为总社,将远东通信社纳入其中,变成其在欧洲的分社,这一计划引起汪康年、王慕陶的不满和反对。当时熊希龄在政界有强大的影响力,远东通信社之前的筹款多仰仗于他。由于熊希龄的退出,远东通信社出现了财务上的困难。1910年底,王慕陶在比利时出版法文刊物《黄报》,印数达一万份,虽然引起相当关注,但也增加了经费支出。1911年,远东通信社的核心骨干人物汪康年去世,使其业务大受影响。辛亥革命后,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王慕陶虽一度仍署理比利时使馆二等秘书,但民国政府政局跌宕,国内支持的经费更难以为继。1913年,发生新闻史上著名的“癸丑报灾”,中国报业客观上出现大萧条,通信社的空间大为缩减。以上这些原因最终导致远东通信社的彻底停办。

关于远东通信社的具体终止时间尚无据可查,王慕陶编纂的《远东通信社丛录》最后一册即第四册收录了民国二年正月至十月的欧洲通信,可见至少在1913年,通信社还在发稿。

远东通信社在中国新闻对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第一家总部设在海外和首家向海外发稿的通讯社,对于帮助国人了解真实的欧美世界和让国际社会客观认识中国、为国际舆论增加中国声音发挥了一定作用。此外,远东通信社也为国人开展对外新闻交流积累了初步经验。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很快就出现了国人自办通讯社的高潮,通讯社的职能和作用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和了解。

注释:

②《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63页。

③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79页。

④来丰、张永贵:《路透社远东分社的创办及对中国新闻通讯事业的影响》,《新闻界》,2002年第3期。

⑦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⑨周秋光:《熊希龄与近代新闻事业》,《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⑩即王子匡,湖北人,同盟会会员,当时在布鲁塞尔。

(作者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电报远东路透社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2020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2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Domestictio and Foreignization in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传“电报”
狄邦事件路透社报道原文
远东战役中的和平天使
采用多种手段创造和捕捉战机的范例——学习《关于平津战役的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