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学报质量提升的途径分析

2018-02-09 16:37高慧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选题学报栏目

高慧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甘肃兰州 730030)

民族院校学报是反映该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如何提高学报质量,贯彻办刊宗旨,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无疑成为学报编辑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提高科研水平的途径之一。

一、强化编辑素质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核心基础

21世纪是人类迈进知识经济的新世纪,而知识经济又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应用为基础的经济。“作为传播知识成果和学术信息的学报的编辑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高素质的编辑群体是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最根本的保障。民族院校学报同其他普通院校学报同中有异,除有其学术性外,还有其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对学报编辑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同于一般刊物编辑。

(一)政治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报发展趋向完善的时代。编辑不仅应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更应具备优秀的政治品质、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政治思想过硬是民族院校学报保持办刊宗旨的根本保证。编辑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道路,拥护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是从事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的一个最根本的素质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术刊物的思想内容服从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改革开放的主旋律相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以人为中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组稿和编校工作中以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地位,认真学习和深入领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要义。

其次,要熟悉和掌握党和国家在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在具体的出版工作中,不仅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立法宗旨,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还要坚决贯彻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版方向。要坚持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2]。

第三,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既要以为社会主义和为读者服务的道德意识来矫正市场经济对编辑队伍的负面影响,又要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竞争意识,使学报编辑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总之,民族院校学报编辑不仅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宗旨,以社会效益为重,努力提高民族院校学报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热爱编辑出版工作,耐得住寂寞,当为人做嫁衣的好裁缝,做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尊重作者的劳动,同作者建立新型的同志式的互助关系。对稿件选用坚持质量标准,一视同仁,维护作者合法权益。

(二)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指编辑所具备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编辑工作作为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等活动的综合反映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以编辑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及较高文字水平为条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一些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综合,又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要适应编辑工作的需要,编辑必须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不断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学报编辑服务于学术刊物,因此对编辑的业务素质有着特定的内容要求,特别是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更高。

1.科学文化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学科不断产生,科学文化知识正向着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以知识域开阔,呈开放式状态不断进行更新的知识结构逐渐取代信息陈旧、知识域狭窄、封闭、凝固的知识结构。因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是对新时期民族院校学报编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要求。

首先,编辑必须具备广而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民族院校学报编辑不仅知识面要广,对本专业范围内的知识体系有深入系统的钻研,还要以其为轴心,适当地加以扩展,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式的知识结构,同时对有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及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基本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体系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平时要善于吸收新知识,更新原有知识,提高对文章的鉴别审读能力。同时还要求学报编辑获取信息的渠道要广泛、捕捉学术前沿的思想要敏锐。因此,学报编辑要根据工作需要和知识不足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编辑应当不断努力刻苦钻研,随时了解本专业学科思想发展的前沿状况,这样有利于提高编辑素质,进而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

其次,要加强民族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民族院校学报编辑人员,不仅要掌握普通编辑学理论,而且要掌握民族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发现民族学方面的反映学术界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稿件,才能准确评估稿件的价值,以便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

最后,民族院校学报编辑不仅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具备驾驭策划选题、设置栏目和撰写选题报告的能力。编辑要努力学习出版业务,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为民族院校的教学科研及出版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运用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不仅要求编辑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编辑掌握现代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各种信息处理工具,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如今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在网上收集信息既快捷又方便,编辑学会了从网络上搜集、浏览和接收信息,并善于整理和使用这些信息就能选择出反映当前社会和科技发展方向的选题。审稿的实质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的过程。”[3]接到投稿后,经过编辑筛选,如果符合本刊特色,通过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转发给已选定的审稿人,审稿人审完稿件后可通过网络将审稿意见反馈给编辑部,编辑再通过网络通知或者指导作者修改稿件。通过网络,作者、审稿者、编辑可在网上进行交流,“网络为编辑与作者、审稿者之间架设了便捷的沟通桥梁,但同时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编辑要尽快适应网络带来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网络优化了编辑工作流程,使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处于更为主动的位置,可以通过网络对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4]掌握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提高学报的编辑出版质量,实现编辑手段网络化。

二、突出特色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有力途径

(一)突出民族院校学报的民族性

民族院校学报作为反映该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的学术刊物。它的民族性主要指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民族性是指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性质之总和,是民族文化特有的精神,特有的心理,特有的人格及特有的认同感,是民族共同参与社会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它反映着一个群体的观念和行为,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品格和价值系统[5]。作为载体的民族院校学报是研究各种民族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规律的学术窗口,它的民族性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从纵向看,民族院校学报是研究民族理论,即民族发展规律、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以及在新时期解决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学术刊物,所以在栏目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像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的固定栏目“民族问题理论”,专门研究西北民族问题以及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等等。这不仅在学报内容上体现了它的民族性,而且突出了它的特色。

其次,从横向看,民族院校学报是研究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教育等的学术阵地,也就是说是研究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变迁的学术刊物,这一点各民族院校学报的栏目和内容上体现得很明显。不管从栏目设置或在内容上都要突出这一特色,使它的特色更鲜明。

总之,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性,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一个民族从形成到发展以及消亡都有其内在的演变规律。作为民族院校学报,要抓住其民族性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研究和挖掘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经济、民族宗教等,为我国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研究民族发展、制定民族政策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

(二)突出民族院校学报的地域性

每个民族院校学报都有地域概念,地域在民族形成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民族离不开具体的空间,由于不同的空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如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兽猎文化等都是相对空间而说的,每一所民族院校的学报都要明确认识自己的地域特色,通过利用地域优势,研究挖掘地域文化[3]。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居住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格,我们立足于地域特点,丰富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这对研究区城文化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地域性是指学报论文所反映的地方特色文化。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应当善于发现和提供未开发的本地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本地独有的旅游文化和本地民族文化现象、文化变迁,以使学报形成鲜明的地方或地域文化研究特色。只有突出这一点,才能体现办刊宗旨求得发展。如:《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布依学研究”“侗学研究”“水书研究”“夜郎文化研究”等地方性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的“康巴学”栏目现已成了康巴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注重对青藏高原这个特定地域性的各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设置的“藏学研究”“土族研究”栏目曾在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名栏;《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藏学研究”栏目2013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并在教育部首届评奖活动中获“名栏建设优秀奖”。以上这些特色栏目不仅了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也突出了民族院校学报的地域性特色。

三、加强学术性是提高民族院校学报质量的根本

学报的学术性,是学报的基本属性和特点,是高校学术成果的集中反映。学报从创刊之初,就以研究、交流和发展学术为目的。作为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传递科技信息的载体,学术性特征决定了学报编辑工作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学报质量的提高,除了形式上的规范外,更重要的是对内容的把握和提升。要与时俱进,提高学报稿件的学术质量标准,强化民族院校学报的内在质量,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打造学报品牌,以此提高和加强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学报的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学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报的声誉。因此,加强学报的学术质量是重中之重。学报学术质量虽然与来稿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但稿件的取舍取决于编辑部,因此学报的学术质量与编辑也是有关系的。编辑可以通过选题策划、组稿,强化宣传报道的新颖性、针对性、及时性等方面的工作,大量吸纳高质量的稿件,形成学报总体的学术优势,重点发表那些在民族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方法价值,并传达出作者亲自获得的原生信息和重要的次生信息的论文。“编辑要做好栏目及选题的策划。选题策划是期刊的‘亮点’,是吸引读者的重头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编辑要倾心策划、精心设计。”[6]选题策划是提高学术学报质量、体现学报学术性特征的关键,是铸造学术精品的根本保证,选题策划又是争取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选题策划是民族院校学报编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学报形成特色与风格的重要手段。选题策划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效益性、开放性和超前性等基本原则。”[7]所以,选题策划时要考虑到选择创新的学术理论课题和为现实服务的重大课题,还要选择有地方特色的重大理论课题及有学科优势的理论课题。要做好栏目设计及组稿,既要使该栏目显得饱满厚重,又要突出学校的科研优势和特色。通过选题确定栏目内容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尤其是重点栏目中重点文章的确定,因为重点栏目和重点文章是紧密相联的。在组稿用稿过程中始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还应遵循方向性、系统性、原则性等原则。既要突出学校的科研优势,同时又要突出学校的学科特色。

结语

民族院校学报编辑要注重多领域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两手抓。努力提高编辑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审稿、编辑及校对稿件时严审稿件的政治性、科学性及学术性。不断规范出版编辑行为,促使学报的办刊质量不断得以提升。强调学报刊载稿件的系统性、创新性、科学性。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民族院校的办学方针和学科建设为指导,为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高师生的学术水平服务,坚持民族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提倡“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突出学报的“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等特色,同时坚持立足本校,抓住特色,面向全国,面向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努力探索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规律,开展学术讨论,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从维护学报质量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学报质量取决于作者稿件、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是学报生存基础的重要性。在编辑工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身作则,严把稿件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质量关,力求多出版学术上有创意的稿件。在策划选题过程中要多关注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发展方向,并积极主动和项目主持人、作者进行沟通交流。要做到学报面前,每个作者都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也只有这样,民族院校学报才能跻身优秀学报之林。

猜你喜欢
选题学报栏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