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执国
诵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其可以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日常积累,并通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来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经常会选择以讲代读的教学方式,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诵读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是用有声的语言来取代文字的阅读方式。朗读是阅读的开始,它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通过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思想的熏陶。学生在进行朗读时,可以达到动脑、动眼的目的,使学生以动情、动口的方式把语文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朗诵可以对语调、语速、停顿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以感情为核心,以眼神交流、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使朗读艺术化,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朗读相比,朗诵具有比较高的情感要求,对读音的准确、声音的宏亮提出了很高要求,并在朗诵文章过程中注重对情感的表达。朗诵可以使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有比较全面的理解与体验。
吟诵属于汉语诗词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方式,大部分诗词歌赋的教学都是借助吟诵的方式来创作的,吟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诗词歌赋的审美韵味及精神内涵。从本质上看,吟诵主要是借助音乐节奏来开展唱读活动,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诵读之中,加深他们对字词句篇的理解。
背诵通常是凭借记忆而对相关文字进行诵读的过程,它不仅是我国诵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读书方法,而且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背诵一般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熏陶和感悟,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以更好地获取对语文文章的美感体验。背诵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储备,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日后学习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诵读知识,才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高中语文诵读教学之中。因此,在进行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诵读思想,培养学生的主动诵读意识,以确保诵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进行《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诵读教学时,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直接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此地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种极具美感的文字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体会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诵读,并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其相关的诵读音频,然后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模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诵读意识的效果。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诵读情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参与诵读教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诵读学习的效率,使他们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乐趣,这样一来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生动化,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诵读教学过程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等秋天景色的描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滕王阁的壮景,从而为他们营造一种与秋天景色相关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从中丰富诵读教学技巧,为学生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雨霖铃》这首诗的诵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对应的诵读问题情境,并为学生讲解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诗句,随后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这些诗句的看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特点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诵读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