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文言文的三个维度
——《送李愿归盘谷序》听课手记

2018-02-09 14:15
中学语文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大丈夫韩愈苏轼

陆 萍

韩愈是写赠序之高手,清姚鼐赞美他“其文冠绝前后作者”,是因为韩愈的赠序内容丰富,并借其来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文学主张。《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以本篇作品为课题的教学比赛。怎样解读该文,怎样设置教学任务,怎样完成课堂生成,参赛选手给了听课者不一样的感受。听课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言的教学,更要对文本进行细读与深挖,从而教出了文言文本的三个维度。

一、细读文本,于关键处设疑,解读出文言文的温度

对这个文本,很多老师解读的关键点就是李愿口中的三类人:“用力于当世者的得意人”“不遇于时的闲居人”“奔走伺候于公卿之门的干谒者”。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分析李愿对这三种人的态度,并由此解读作者韩愈对他们的态度。“得意人”坐于庙朝,进退百官,手握重权,养尊处优,同时生活富足,妻妾成群,韩愈对这类人是鄙弃的。“闲居人”穷居野处,起居无时,与自然为伴,乐于身心无忧,即李愿这种人,因此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充分肯定的。“干谒者”伺候于公卿之门,处污秽而不羞,人格丧尽,作者对其是不齿与厌弃的。这样的解读也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上的解读。三种人解读完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似乎也出来了,通过对这三种人的描写刻画,突出了隐逸者思想行为的高尚。作者借李愿之口,把当时那些得意和不得意的“小人”都痛斥了一番,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借此来抒发自己的不遇之叹,似乎对李愿之归隐充满羡慕。

可如果就按照教学参考这样来解读文本,韩愈就显得太一本正经,该文也只是一篇普通不过的对朋友褒奖的赠别之作了。

衡水中学的庞老师此时设置了一个问题:“李愿描述的三种人中有没有韩愈的影子?”这一问依然问在了文本的关键处。可这一问,问得又与众不同。李愿在说这三种人时,韩愈本无一字意见发表,从何去找韩愈的影子?当庞老师问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去仔细分析这三种人的特征,并自然把韩愈带进文本中,结合韩愈的遭遇与这三种人进行比对。韩愈从贞元二年12岁到京师求仕,直到贞元十八年34岁时,才被授以四门博士。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就是他在贞元十七年33岁时又到京师后写的。写该文时,他绝不是用力于当世的大丈夫,他无重要官职;他更不可能是无忧于心的闲居者,此时的他或许也没有想过隐居,因为一年后他终于做上了四门博士。韩愈四次参加考试,直到贞元八年,考中进士;又连续三次参加吏部博学宏词考试,所有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一官半职,实现读书人通达的理想。韩愈一直走在追求仕进的路上。结合韩愈写作此文时的实际情况,最贴切韩愈身份的只能是一个奔走于公卿之门的干谒者。这样看来,如若韩愈鄙弃不择手段的干谒者,这不正是当时韩愈的写照吗?这才是一个真实的韩愈,有温度的韩愈。在与朋友的告别中,有对自己的放不下,有强烈的自嘲、自怜之味。

二、细读文本,于有疑处深究,解读出文言文的深度

杨斌老师的课首先解决的是学生的疑问,有十六位学生都问到了“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初赛时也有好几个老师都重点解读了这句话,学生对韩愈在文中称这些人为“大丈夫”和“用力于当世者”不解。这就说明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关注到了细微之处。在文本中,这类人的性质定位是和品德高尚的隐居者一致的,都是大丈夫,只不过一个是“遇知于天子”,一个“不遇于时”。把隐居者成为大丈夫,学生容易理解,可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得意者为什么也将其称之为大丈夫呢?杨老师的破解之道在于苏轼对其文的评价“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苏轼为何对该文评价如此之高,很多老师在讲解时肯定都会介绍,但如果不细读文本,深挖文本,是不能准确理解苏轼的评价的。杨老师的解读是韩愈在此文中有创新,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语言高妙肯定是苏轼赞誉的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杨老师也解读出称这些人为大丈夫实际暗含作者韩愈的态度,那即是韩愈想做这些人而不得,批判的背后是歆羡。

听完课之后笔者还注意到苏轼在这句评价后面还有一句:“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杨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去介绍这句,可是他课堂上设置的这一环节让笔者有了进一步去探究文本深意的冲动。文本的高妙之处笔者想苏轼比我们理解得深透。这段评价苏轼放在他的《东坡题跋》的第一篇。才情至高的东坡“平生”想要效仿本身就是对作品的高度的认可。可为何每次动笔时会觉得自己作的肯定不如退之,所以心甘情愿放弃。或许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疑惑,更是从韩愈的言不由衷中去解读。在仕途的追求过程中,苏轼没有韩愈如此的遭遇,他不可能会有韩愈的痛苦和挣扎。至少苏轼不会在公卿之门前卑躬屈膝地伺候,不会因为求仕而遭到无情的羞辱。这种情感,苏轼自己知道他不会如韩愈般感受地真切,更不会有韩愈如此决绝——韩愈在这时候是绝不会放弃自己的仕途之路的。

这样细读文本,真是可以让文言文读得更深更透。很多前人的评价,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三、细读文本,于无疑处质疑,解读出文言文的宽度

文言的文本,还可以通过教师锐利的目光,解读出文本言外之意,拓宽文本的宽度。该文放在选读教材中,除了文本本身反映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文本还能不能折射时代的某一特征。能不能把文本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韩卫红老师的于无疑处质疑就有这点意味。韩老师从韩愈之名“愈”和韩愈之字“退之”这处矛盾设问,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的归隐文化。正如点评专家陈明华校长所说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文本中去关注归隐文化和功名意识,为现今的公民意识多一层思考。”从这样的课堂环节设置中,笔者认识到文言文文本的现代价值。

猜你喜欢
大丈夫韩愈苏轼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大丈夫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何为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