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放射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培训流程和管理模式

2018-02-09 14:02:54付月刘梦琦陈志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放射科规培住院医师

付月 刘梦琦,2 陈志晔,2

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几十年来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培训方法和模式。2014年国家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制度建设,从国家层面建立完善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1-2]。住陪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医学生毕业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3年严格的、规范化及系统化的临床实践及工作训练,使其具备从事临床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方法,为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及临床高级医师夯实基础[3]。目前关于住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住陪实施的现状、实施效果评价、住陪基地情况研究、住陪与研究生教育衔接的研究[1],而对于住陪流程与管理模式的研究尚无报道。

放射专业是一门以影像诊断为主的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住陪对放射专业医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考虑到放射专业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在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流程与管理模式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本文从放射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流程与管理为出发点,明确了放射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交流管理经验。

1 模式化的入科教育

入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员们了解科室的相关情况及管理规定,服从科室的安排、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规培医生的学习兴趣[5]。目前关于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尚无规范化的流程。我院放射科长期以来采用模式化的入科教育,对每一位规培生进行统一的入科教育培训。此项任务由教学主任于规培生入科一周内完成。培训内容包括介绍科室规章制度、科室情况、科室纪律、培养计划与要求、明确培训流程、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危急值、辐射安全、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处理原则、安全及消防知识等。此环节是整个规培流程的关键环节,有力保证了规培的顺利进行。

2 个性化的亚专科方向

既往的常规培训能够满足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掌握常见的影像学基础知识,而非精通某一方面的影像学专业知识。亚专科培训是常规培训后的继续教育阶段[6],我院放射科在规培学员进行大影像培训的同时,再根据其专业特长及个人意愿将其分为不同的亚专科进行培训。具体亚专业包括神经、体部、胸部、肌骨关节、头颈、介入放射治疗等六个不同的亚专业分组,并将每个亚专业组配备一名专业负责的带教老师,制定带教计划。学员们在完成科室统一的授课及相关技能培训后,还要接受相应亚专业组的培训、考核,故学员在规培结束后,不但能够掌握影像学基础知识、熟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影像诊断,而且还能够在某一亚专科方面有所突破。

3 信息化的过程管理

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图像存储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7]及放射科信息系统(RIS系统)[8]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大大简化医生工作流程。叶等采用PACS进行住陪学员进行教学及出科考核,提出了闭环式住陪教学法[9],此种方法具有放射专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质量。而我院放射科在采用PACS系统对住陪学员培训的同时,并将PACS及RIS系统进行融合,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培训模块,现已初具规模。目前,主要模块包括:(1)病例学习及小讲课模块:此模块可以将每日小讲课、病例讨论、专题讲课的信息录入RIS系统方便回顾性查阅;并可将讲课幻灯上传,方便规培医生业余时间复习回顾;(2)痕迹对比模块:规培医生可以通过此模块对初写报告进行痕迹对比,查找不足,提高疾病的专业诊断能力。(3)科研管理模块:通过此模块进行科研基础知识培训,并可将规培医生发表文章录入RIS系统以方便统计和管理;(4)规培医生排班模块:此模块可以对规培医生进行电子化的报告排班,合理安排其工作任务,简化工作流程;(5)报告电子化质控模块:此模块可以对规培医生初写报告进行电子化质控,可以定期对其初写报告进行梳理,查找不足,不断提高其诊断报告书写质量;(6)RIS在线互动模块:此模块可以方便规培医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及时交流,带教老师可以通过截图、远程控制屏幕进行实时指导阅片。

4 均一化的科研投入

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能力已经不是衡量一个医院及学科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而良好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提升住陪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科的发展水平[10]。目前国家及地方住陪制度在临床及技能方面有着相对完善的培训及评价体系,但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上缺乏相应的方案,因此在住陪期间系统完整的科研培训将为住陪医师未来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1]。

本院放射科对于本科医生和规培医生采取相同的科研培养方式和同等的科研投入,即规培医生与本科室医生可以享受相同的科研资源及科研平台。每个规培医生在学习临床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带教老师的培养下,运用其所在亚专业的优势,利用身边的病例资源,即可在科研方面取得进步,完成科室对规培医生的科研要求,即3年期间完成1篇个案报道或论著。

5 公开化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带教老师参与并专心于教学的热情。为体现对规培工作和规培医生的重视,院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奖励措施,如对于带教老师职称晋升的政策支持,授课老师、教学秘书的补助等。同时,科室也出台了针对规培学员的激励机制,如对规培医生参与小讲课的奖励、对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规培医生的奖励、设置优秀规培医生奖等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从精神上鼓励规培学员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放射专业的学习之中。

6 严格化的出科考核

考核评价是住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培养质量及培训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出科考核也是落实住陪的重要保障[12]。因此,我院放射科设置了入科考核、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其中日常考核及出科考核又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对规培学员进行整体评价。成立命题小组,组长由教学主任担任,每个亚专科的带教老师负责各自组的试题命题后会汇总于教学主任处,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未达标补考制度,确保每一位规培学员化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培训质量。

总之,我院放射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不断探索中对其培训流程及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尤其是结合PACS系统及RIS系统进行信息化的过程管理及均一化的科研管理培训,这种培训流程及管理模式既注重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又注重对规培医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深受住院规培医生的欢迎。

猜你喜欢
放射科规培住院医师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46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