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H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突出物与神经根周围及神经自身存在炎症和水肿,而直腿抬高锻炼可以通过保持神经根不间断的上下移位维持神经根椎管内生理移动通道,缓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症状,预防下肢肌肉失用性萎缩[9]。直腿抬高的主要动作要领是:身体仰卧,两腿自然并拢,此时一腿慢慢向上笔直地抬起,做匀速运动,切忌忽快忽慢,放下时亦如此。每组动作重复10次~20次,每次锻炼2 min~3 min。陈莉珍等[10]对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术后早期行直腿抬高能有效防止神经根粘连,减少腰腿痛残留,改善焦虑程度,提高手术疗效,但对直腿抬高角度没有明确规定;陈文等[11]将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直腿抬高角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指出术后直腿抬高超过30°,能有效防止神经根粘连,改善术后疼痛症状。
腰背肌锻炼治疗LDH的主要机理包括:①可增强肌力,增强腰椎间的稳定性及腰部协调性和灵活性,纠正某些轻度病理性腰椎侧凸,稳定腰椎;②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稀释各种致炎致痛因子浓度,减小对神经根的刺激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改善神经根水肿状况[12];③通过神经在椎管内的运动,有效改善神经根、硬脊膜粘连。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有半桥训练法和飞燕点水训练。①半桥训练法[13]:可采用五点法或三点法进行锻炼。五点法即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吸气时用头部、双肘、双足跟5点支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或仰卧;三点法即仰卧在床上,双臂置于胸前,吸气时用头及双足3点支撑,拱腰臀及背腾空离床。2种方法持续时间均为3 s~5 s,呼气时腰部肌肉放松, 臀部放下休息3 s~5 s,此为1个周期,10个~20个周期为1组,每日完成2组或3组。②飞燕点水训练:取俯卧位,吸气时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部离开床面,仅腰部着床,保持3 s~5 s,呼气时还原,10次~20次为1组,每日完成2组或3组。劳越仙等[14]对37例腰痛病人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病人与未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病人相比,疼痛评分和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苏婉等[15]也发现:非手术治疗LDH病人康复期进行腰背肌主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腰椎周围组织修复,增加腰部抗阻能力和活动能力,增强腰椎稳定性,减慢椎间盘病变进程,达到预防LDH复发的目的。
选取仰卧抱膝和呼吸缩腹2种方法,前者取仰卧位,最大程度主动屈膝屈髋,每组15次~20次,每日完成2组或3组;后者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吸气时尽量缩腹,呼气时放松,每组15次~20次,每日完成2组或3组。苏义基等[16]对35例腰痛病人实施改良腰腹肌功能锻炼,结果显示:腹部和腰部肌群得到了锻炼,有效提高了脊柱的稳定性。以腰背肌训练为主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但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多是在腰椎屈曲位时发生,在医患心中往往认为屈曲动作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不敢做弯腰动作和进行屈曲锻炼,故往往忽视腹肌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腰背肌的作用是维持身体的直立姿势和使腰椎伸展、增加腰椎生理前凸,而腹肌则为腰背肌的拮抗肌,主要作用是使腰椎屈曲、减少腰椎生理前凸,只有腹肌与腰背肌力量保持适当平衡,才能维持良好姿势,保持腰椎稳定。力学模型试验证实腹肌失去功能会使脊柱稳定性变差,可能引起脊柱损伤[17]。
五禽戏是根据虎、鹿、熊、猿、鸟等5种禽兽活动动作的特点,将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等五禽动作融入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锻炼中。五禽戏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能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功能恢复、减轻疼痛与麻木等症状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改善预后、提高疗效、避免复发有重要作用[18]。黄金媛[19]通过护理236例康复期配合练习新编五禽戏的住院病人体会到,练习五禽戏既能够辅助祛病、健身延年,又能够提高病人满意度,实现社会、医院、病人的共赢。王校中[20]研究也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部通过手法推拿后再辅以五禽戏练习,不仅能促进软组织血液循环及代谢,加速腰肌与韧带的修复与强壮,而且能通过意念的传导与脏腑的按摩,坚固内脏、强壮筋骨。
八段锦操可以通过主动运动脊柱、上下肢等,对粘连的软组织起到温和牵拉作用,从而减轻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也可以通过运动全身骨骼加速血液、淋巴回流,促进腰椎间盘炎症消退,解除肌肉痉挛。其强调“以腰为轴”,把腰部活动看作生命之本,动作主要包括扭腰转胯、俯仰伸腰、左右弯腰、桥形拱腰、旋腰转背等,对于增加肌群力量、增强腰椎稳定性和灵活性、改善运动功能有很大裨益,是促进LDH病人康复、预防复发的重要护理手段[21]。同时,八段锦操还能够加强病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人体内腹腔血流再分配,有利于肺部扩张,使病人呼吸更深,吸收的氧气更多,也有利于增加人体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发达程度[22]。
功能锻炼在LDH病人康复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应注意腰背肌锻炼中“度”的把握[23]。锻炼的强度、时间等可根据病人自我感觉进行控制,以引起局部疲劳、有轻微酸胀疼痛为宜,且这些感觉应在24 h内消失。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功能锻炼方式应予以个性化指导。
急性期LDH病人腰背肌紧张,此时进行功能锻炼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会使腰椎负担加重,因此急性期的病人应卧床休息,不建议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在此期间可以指导和帮助病人坚持四肢活动锻炼,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增强肌体血液循环功能,可以指导病人卧位、下床、坐位、起座等的正确方式,以减少腰椎受压,缓解疼痛。
疼痛缓解后,病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保护腰围的情况下适当下床活动和功能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增强腰肌对椎间盘的保护作用。病人可依照上述各种常规功能锻炼方法及中国传统保健操择其一二进行锻炼,每日3次,每次20 min~30 min,腰背部锻炼至少需坚持6个月。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站、立、坐、行和劳动姿势。
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复发有良好作用。目前研究普遍认为急性期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卧床休息,不进行功能锻炼,医护人员指导和帮助病人坚持四肢活动锻炼,注意起床及坐卧站的姿势,佩戴腰围,防止疼痛加重;恢复期病人可坚持腰腹背部锻炼,如飞燕点水训练、半桥训练、直腿抬高训练及中医保健操等。
[1] 张劭华.针刺加正骨手法辨证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52-153.
[2] 李博华,尹明阳,张成友.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7):446-448.
[3] Orief T,Orz Y,Attia W,etal.Spontaneous resorption of sequestrated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J].Word Neurosurgery,2012,77(1):146-152.
[4] 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3.
[5] 丁海涛,唐学章,陈剑,等.按压微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1):11-14.
[6] 万宏波,马海燕,蒋云霞.口服益气化瘀汤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留腰腿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5,27(6):401-405.
[7] Paulsen RT,Bergholdt E,Carreon L,etal.No differences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cross municip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Dan Med J,2015,62(7):A5104.
[8] Oosterhuis T,van Tulder M,Peul W,etal.Effectiveness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rehabilitation after lumbar discsurgery(realise):design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3,14:124.
[9] 植智云,叶焕兰,邓雪娇,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功能锻炼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1699-1701.
[10] 陈莉珍,付美玉,罗旭红.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223-225.
[11] 陈文,赖红梅.直腿抬高的角度对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1):77-78.
[12] 邱建文,魏人前,张奋耿.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期疗效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413-414.
[13] 伊建霞.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9):175-177.
[14] 劳越仙,武慧萍,江建春.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2):59-60.
[15] 张苏婉,何延辉,和晓艳.腰背肌锻炼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康复,2009,24(1):42.
[16] 苏义基,韦志杰.改良腰腹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9(13):75.
[17] 陈曙,梁利球.分期腰腹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下):39-40.
[18] 崔屹.五禽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7A):1763-1764.
[19] 黄金媛.新编五禽戏及其在颈肩腰腿痛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8):938-939.
[20] 王校中.国标五禽戏与推拿手法结合治疗腰部软组织劳损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124-125.
[21] 陈杏云,王开强,吴雯宏.八段锦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9):70-72.
[22] 牙廷清.经筋疗法配合八段锦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5(20):77-78.
[23] 胡珺华.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28-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