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obstetric nursing
Liao Meiling
Pingn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Guangxi 537300 China
选取2015年6月12日—2016年1月10日我院产科接收的178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88例,年龄21岁~36岁;孕周38周~39周;初产妇56例,经产妇32例。观察组共90例,年龄20岁~40岁;孕周38周~40周;初产妇60例,经产妇3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骨盆外测量正常,排除依从性差及合并有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认知障碍,其他妊娠并发症产妇。所有产妇均已了解研究过程及目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做好相关的护理记录;②保持病房的整洁、安静和舒适;③饮食护理,日常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切忌暴饮暴食,应少吃多餐;④定期测量产妇的各项体征并做好详细记录;⑤产后督促饮水;⑥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分娩前护理措施细致化
①设立移动护士工作站,以产妇个人情况设计责任护士床边护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产妇专科情况、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健康教育内容、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特殊情况记录等,可用于护士交接班及产妇信息查询,注意及时更新产妇的护理资料[3]。②成立专门的产妇护理微信群,用于日常的交流和沟通。由护士长进行管理,将所需要发布的信息和需要沟通的问题及时发布于微信群,方便护士之间的沟通,护士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了解产妇的情况,针对产妇的问题给予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4]。③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护士根据产妇的情况、性格和接受能力分阶段、有针对性向产妇宣讲分娩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帮助产妇掌握基本的分娩知识;告诉产妇哪些身体变化与症状属于正常情况,哪些需要给予重视。科室印发一些健康教育宣传单给产妇,宣传的内容包括基本的住院指南、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技巧。每个月利用孕妇学校授课向孕妇进行知识宣传,并邀请一些准妈妈现场示范哺乳的技巧。护理人员可以适时向孕妇宣讲哺乳知识,鼓励产妇母乳喂养[5]。④注重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面对分娩,产妇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要注重与产妇和家属的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于产妇的问题要给予耐心、详细的讲解,倾听产妇的诉说,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多鼓励产妇;并指导产妇家属掌握必要的心理护理常识,让家属多与产妇沟通,给予产妇安慰和信心。
1.2.2 导乐陪伴分娩
根据每位孕妇的情况选择1名有生育经验的妇女给予导乐陪伴。进行导乐陪伴的女性必须具备足够的孕期护理知识,并且感情细腻、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能及时察觉到孕妇的护理需求[6]。在分娩前,导乐人员应经常与孕妇沟通,建立良好的感情,并获得孕妇的足够信任,向产妇宣传必要的孕期护理知识。临产时,由于第一产程宫缩并不很频繁,导乐人员应陪在孕妇身边,观察孕妇的情况,如果孕妇还没有破膜,应鼓励孕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果在夜间,应劝导并教会产妇在宫缩间歇期睡眠,为之后的分娩储存体力。注重为产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鼓励产妇在此期间补充必要的热量和液体。
1.2.3 给予孕妇必要的分娩镇痛
非药物性镇痛[7]:给予产妇必要的指导及鼓励,缓解孕妇对分娩时疼痛的恐惧与紧张感;指导孕妇锻炼并掌握助产动作;可安排产妇的丈夫或其他亲人持续给予产妇精神安慰与支持。
药物性镇痛:①根据产妇的情况可使用笑气吸入性镇痛。在产妇宫缩即将来临前30 s时,用力吸入混合气体(50%笑气和50%氧气),能够缓解疼痛的刺激,不引起循环和呼吸的抑制,孕妇在整个过程中的意识是清醒的,因此不影响宫缩和产程。②肌内注射镇痛药物,如盐酸哌替啶,有较强的镇静和止痛作用,能使子宫颈肌肉松弛,通过镇痛,加强大脑皮层对自主神经中枢的作用,利于加强宫缩强度和频率,调整不协调宫缩,改善产妇的恐惧和疲惫感。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70例(77.78%),剖宫产20例(22.22%);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66例(75.00%),剖宫产22例(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非常满意73例(81.11%),满意16例(17.78%),不满意1例(1.11%),满意度98.89%;对照组产妇非常满意45例(51.14%),满意32例(36.36%),不满意11例(12.5%),满意度87.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喂养情况 例(%)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分
产科的主要住院人群为即将分娩的产妇和刚出生的新生儿。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主要表现为该人群中大部分为健康无原发性疾病的健康人,但却是医院的高危感染人群。个性化服务是优质护理理念发展的结果,更加突出了病人在护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8];不仅注重对基础护理的加强,还加强了对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关注[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个性化护理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主要表现在:①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在个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产妇的需求,因此需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提升对产妇情况的了解[10]。本研究观察组设立移动护士工作站和建立微信群,就是要加强护理人员对产妇的了解,保证护理人员与产妇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逐渐了解产妇的需求,继而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而产妇也会因为需求得到满足,以感恩的态度对待护理人员。如此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提升了对细节护理的重视度。良好的护理服务实际上就是对于细节的护理[11]。许多产妇并不会主动将自己的需求告知给护理人员,而是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去对细节关注[12]。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基础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产妇最基本的需求[13]。基础护理工作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基础护理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护理服务的效果。本研究观察组的护理人员通过制作个性化护理卡以提醒自己每日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同时在个性化护理中结合了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综合展现了产妇和新生儿所需要的护理。责任护士床边护理记录表虽然只是起到提醒作用,但却在无形之中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于基础护理工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基础护理工作能力[14]。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满意度,提升产科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转变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升了基础护理能力和对病房的管理能力,进而有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 王其恩,梁桂仙.PDCA循环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14):2889-2890.
[2] 苏丽杰,于奎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31(7A):3553-3554.
[3] 王蓓,李惠芬,孔繁繁,等.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2(31):2030-2031.
[4] 王婷,周军,李华.微信服务平台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7(27):518-519.
[5] 罗琴.个性化提示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18(13):50-51.
[6] 胡俊珍,梁玮伦,杨明玉.健康宣教单在产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6(39):27-28.
[7] 张海霞,李小嫩,张海燕.一站式免费产前筛查护理服务模式在产科门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7(6):150-151.
[8] Rongjing Gu,Lei Zhu.ABC time management method in obstetrics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observation[J].Nursing Research,2014,19(28):2411-2412.
[9] 袁永清,王晶,申秋月,等.入院日患者统一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23):1256-1259.
[10] 李建荣,宋志英,樊锦春.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1(43):104-106.
[11] Zhou Meizhen,Wu Xiufang,Zhou Chunxia.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risk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nursing [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2,11(17):825-826.
[12] 黄晓静,陈桓媛,李洁益,等.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7(24):64-66.
[13] 杨海苓,王萍,侯文秀,等.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33-1137.
[14] 杨艳,倪倩倩,周利华.妇科病人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态度与行为意向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17):2893-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