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大中专院校,且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
1.2.1 培训形式
①集体培训:护生入科后前3周由专科护士采用多媒体授课、个案讨论、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培训,每周1次,每次60 min~90 min。第4周开始实践练习,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疼痛评估、疼痛测量工具应用及疼痛宣教等。②一对一培训:由各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护生进行疼痛管理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整个普外科实习期间(4周),一对一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1.2.2 培训内容
疼痛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疼痛的部位、程度、时间、性质,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普外科常见术前、术后疼痛表现,疼痛管理概述,疼痛管理误区,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测量工具及应用,疼痛护理记录规范,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的疼痛干预方法,镇痛反应程度评分及标准等。
1.3.1 评价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我科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已实习科室、是否接受过疼痛相关知识培训或学习、是否有过较深刻的疼痛经验、是否阅读过与疼痛有关的期刊或书籍、是否使用过疼痛评估工具及使用频率等。②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KASRP)问卷表(中文版)[4]:该量表包含疼痛一般知识、疼痛评估、疼痛用药原则、综合应用4个维度共40个条目,其中第1条~第22条为是非题,第23条~第36条为选择题,第37条、第38条为案例分析题(又分为37A、37B和38A、38B),评分时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计分,不回答或答错得0分,答对得1分,满分40分。答对率=答对题数/总题数(40)×100%,答对率≥80%为及格。问卷重复测量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0,Cronbach’s α系数为0.743,内容效度指数为0.960[4]。
1.3.2 评价方法
于护生入科时、出科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由专人向护生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然后统一发放问卷。护生采用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填写时间15 min~20 min,填写完毕当场收回。本研究护生入科和出科时各发放问卷100份,均全部回收,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培训前护生KASRP问卷答对条目数最少为8条,最多为23条,答对率为(41.36±5.98)%;培训后护生答对条目数最多为33条,答对率为(69.58±6.72)%,与培训前相比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分情况见表2。
表1 普外科实习护生一般资料(n=100)
表2 培训前后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比较 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前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总分为(15.28±4.01)分,答对率为41.36%±5.98%,远远达不到KASRP问卷中作者建议的80%及格线标准,与国内相关调查结果[5-6]相似,表明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较低,护理疼痛病人的能力缺乏。进一步分析发现,问卷正确率最高的前10个条目为第1条、第3条、第7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第21条、第22条、第27条、第32条,其中是非题8条,选择题2条,主要涉及疼痛一般知识和评估;正确率最低的前10个条目为第6条、第8条、第10条、第11条、第19条、第23条、第36条、第37B条、第38A条、第38B条,其中是非题4条,选择题3条,案例分析题3条,主要涉及疼痛用药原则、疼痛评估和综合应用,说明疼痛的评估及处理是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不足的主要方面。护生临床实习前疼痛管理知识来源主要为课本和课堂教学,但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规范的疼痛管理教育课程,导致护生相关知识缺乏;而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教学内容多侧重疾病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疼痛管理知识仅来源于护理病人的体验及带教老师简单的讲解,护生对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亟待提升。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约75%的病人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7]。外科术后疼痛可诱发代谢、内分泌和循环功能紊乱,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病人术后康复[8]。护生是未来病人疼痛的评估者和镇痛的执行者,其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对病人术后疼痛的控制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针对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不足的主要方面,即疼痛评估、疼痛用药原则和疼痛的综合应用进行理论授课、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以及术后疼痛病人实例评估指导、案例讨论分析,提高了护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本研究结果可见,培训后护生疼痛一般知识、疼痛评估、疼痛用药原则、综合应用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答对率(69.58%±6.72%)与培训前(41.36%±5.98%)相比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疼痛管理知识培训能提高护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本研究中,护生培训后答对率(69.58%±6.72%)未达到80%,可能与护生在普外科实习时间较短、科室护理工作繁重、护生需要掌握的实习任务较多,且护生培训前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基础水平较低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欠缺,建议在护生实习计划和目标中增加相关内容,以期在临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利条件下提高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为今后护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研究由于护生在科实习时间较短、普外科日常护理工作较繁忙等原因,对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等护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未能进一步调查,有待研究者在日后工作中深入研究,以期为护生临床实习中的疼痛管理教学及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许婷婷,戈婵,潘雅俊.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62-565.
[2] 丁芸,刘晓新,戴雯.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6):60-61.
[3] 林润,芦苇,李红,等.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4):290-292.
[4] 童莺歌,叶志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问卷的汉化及应用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66-68.
[5] 周英华,张伟.本科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及自我效能感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13-217.
[6] 邓雪,冯希源.本科实习护理学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8):1437-1440.
[7] 廖红珍,吴国友,毛德莲.冥想训练在术后疼痛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27-28.
[8] 谢素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