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工程训练》中的探索应用

2018-02-08 16:46宋英超
价值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程训练教学做一体化

宋英超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状,作者以《工程训练》课程为平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高职高专课程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erious disconnec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as a platform,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doing" integration mode in teaching and received good results, which provides a train of thought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工程训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Key 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teaching-learning-doing;teaching mode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6-0250-02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应用的背景分析

现阶段,山东省内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先上纯理论性课程,再上纯实践性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绝大多数教师是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有的还不是师范生,他们只学习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没有企业从业经历,所以只具有一定的理论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也有所欠缺。特别是近几年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既不愿意从事动手操作的实践,敬业精神也大幅下降,所以在上课时,为应付教学,他们只会讲理论知识,不会讲技能操作性知识,即使碰到动手操作方面的知识,往往也是一带而过,草草了之。当然,也有一部分实践教学的教师,他们基本上都是从企业里聘请的技术工人师傅,这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因为学历普遍较低,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在上课时,只讲动手操作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也是一带而过,能省则省,能过则过。由于以上教师方面的原因,致使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分离比较大,实踐性课程的指导教师与理论性课程的授课教师也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的差别。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原因。随着高校扩招的进一步深入,对于一些本科院校、高层次的高职院校争夺生源的进一步加剧,那些考上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下降的比较厉害,高考成绩不到200分的学生大有人在,还有一些通过单招考入高职院校,这些学生的素质更让人不敢恭维。所以,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行为习惯较差的现象,要想让他们学有所知,学有所悟,难度非常大,有些教师感慨,难于上青天。所以在有些高职院校里,人为地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也是无奈之举。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现阶段,山东省内的高职院校,仍然普遍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先上理论课程,后上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在课堂上,在实习车间里只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事实上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也可想而之,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实践能力大打折扣,参加工作到了用人单位之后,还需要重新培训上岗,与教育部提倡的学校企业“无缝对接”的要求格格不入。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要求

具有实践教学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的一大特色,绝大多数课程都具有这一特点,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中的《工程训练》、《机械制图》、《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维修》、《UG机械设计》、《UG数控加工》课程等等,这些课程普遍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如果理论与实践分开,先上理论,再上实践,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理论课时难以想象实践动作,实践课时难以联系基础理论知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兴趣,更难以达到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们学院从实际出发,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工程训练》等课程为平台,大力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推广到整个学院,在各个专业、各门相关专业课程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逐步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

3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教学场所与环境一体化 在《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推行“校中企,企中校”战略,将企业引入学校,将课堂搬到企业,为该模式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平台。

将企业引入学校,可以很方便地让学生感受企业的管理与文化,也很容易将《工程训练》课程的理论教学区、技能训练区、查阅资料区集于较小的工作场所内,便于教学管理,也便于学生适应环境。在校中企这种平台,可以实现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做、教师辅导,增加了直观性和现场感。

将学校搬到企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置身于企业当中,是任何的言谈举止都无法比拟的。企中校可以将《工程训练》课程的理论教学区、实操区、维修区和展示区集于一地,让教师、学生、职工三者紧密结合,有益于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展开。让学生置身于企业职工当中,更容易了解职工的思想意识,更容易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endprint

无论是校中企还是企中校,对于《工程训练》课程来说,都实现了教学场所一体化,实现了教学环境一体化,便于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操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展开,为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3.2 教学目标与过程一体化 在《工程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体现了教学目标与过程的一体化。为了更好实施一体化教学,我们引进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教师,他们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全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典型的“双师型”教师,这就为顺利开展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为通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提供了必要条件。

针对《工程训练》课程特点,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有选择性地运用项目教学法和分组法,将工程训练中的每一项训练内容分成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有理论教学、实训操作等步骤;将全体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位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一个项目,共同提高。

以《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这一项目为例,首先教师在一体化教室,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八名同学,这八名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训练任务。教师首先进行做中教,将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编程方法、数控仿真、数控车床的操作、对刀加工等分别传授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做中学,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学习操作错误,体现教中改。

3.3 教学内容与考核一体化 以《工程训练》中的钳工部分为例,改變以前理论知识理论考试,技能部分技能考核的做法,实行考核一体化,也就是说,在考核内容上,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方面和动手操作方面的知识,在考核的内容上,既包含原理部分、理论知识,也包括操作技能部分,实现教学内容与考核一体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考查同学们对实操的理解程度,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需求。

4 《工程训练》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模式后的效果

4.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深深感受到同学们对于学习《工程训练》课程的兴趣提高。例如在学习焊接这一部分内容时,本来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内容,经过老师们的努力,让同学们普遍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

4.2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了项目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教师所选项目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或者来自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学生的兴趣较高,容易理解和掌握,在通力协作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同学们自主学习、合理竞争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当然,我们学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秀成.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04).

[2]邱会东.高校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8(06).

[3]雷斯洁.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的探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训练教学做一体化
工程训练教材的创新与编辑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租船实务课程改革①
工程训练中引入微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