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琴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丹阳师范学院,江苏 丹阳 21230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人才和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双语学校,一些地方的早教机构中也出现了双语教学班,这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也对该专业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幼儿英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顺势而为,锐意进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幼儿英语教师队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重三轻一中心”。即“重系统,轻实用; 重读写,轻听说; 重成人(特点),轻幼儿(特点)。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来说,在教材的选择上,过于注重理论的系统性而忽视了实用性; 在教学目标的定位和内容的选择上,过于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应付英语等级考试,对听说能力重视不够; 在教学方法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幼儿教学的特点。此外,在评价方式上,也存在片面化的倾向,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和其他专业的教材一样,偏重于语言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训练,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培养。这类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应付英语等级考试是有帮助的,但对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却存在诸多问题。教材为教学之本,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仍然以灌输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幼儿教学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即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幼儿英语教师队伍。
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导致一些学生对英语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对幼儿英语教师的听说能力要求很高,而读写能力要求较低。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对系统学习英语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在于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因此,要改变这种成人化的以讲解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英语语音、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增加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注重学生用英语组织幼儿教学及其他活动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教学评价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有很大比例,而在期末考试中读写能力又是重点,平时成绩中书面作业是重点。这导致评价侧重于英语的读写能力,而对英语的口语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不够重视。这种评价手段显然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幼儿英语教师的任务(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强化听说、淡化读写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原来的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用,重知识轻技能,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太吻合。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增减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一些太难或实用性不太强的内容,增加一些与实际场景相关的内容。例如,结合幼儿的特点,注重和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一些单词、口语和对话等,设计合适的幼儿英语游戏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的交流中学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1]。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原有的教材和学前教育直接挂钩的内容很少,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了分层教学的策略。在教材的使用上,前3年用原有教材——《新概念英语》(199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四年级专门开设一门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201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因为6岁前的幼儿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应抓住时机,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这将为幼儿今后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用英语对幼儿进行教学,提高幼儿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选择一本适合师生的口语教材极为重要,而《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非常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使用。该书编写的宗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突出口语能力的训练,可为学生日后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符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要注重实用性与适用性。除了对教材进行改革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作相应的改革。
2.2.1 注重口语教学,形式活泼多样
学前教育在学习深度方面要求不高,但是对语音语调的要求很高。如果幼儿的语音语调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其后续的英语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多涉及口语、肢体语言及实物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2]。应注重口语教学,强化语音基础训练。实用口语课程教学内容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为主线,围绕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日常用语进行教学,这对提高幼儿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极有帮助。
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单元均由句型、对话、拓展句型、相关实训任务及开心一刻等模块组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采用多种手段教授英语知识,渗透英语教学的相关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很有必要[3]1-2。
2.2.2 注重情景教学,渗透游戏内容
学前英语教育注重口语教学,传统的重语言知识和读写技能而轻听说技能的英语教学方法存在许多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中是“主讲”和“指挥者”。学前教育的总趋势是生活化和游戏化[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歌善舞、活泼开朗,可以在课堂上营造英语情境和氛围,如开展为动画电影配音、讲故事、话剧表演、歌唱比赛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表演环节,将童话故事改编成话剧、模仿经典电影对白、演唱外文歌曲、朗诵诗歌等,形式可以多样。培养学生标准语音及流利口语是该专业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也是该专业教学的最大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听音、跟读等形式习得地道的英语发音。
课后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查阅与英语教学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英语教学能力[5]。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分段式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都是值得借鉴的方法。不同的年级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一二年级抓好语言基础,三年级确保三级B的通过率,四年级为将来就业开展实用英语学习。这种分段式教学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将来更能适应幼儿园及幼教机构的需求。
对于《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的教学,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模拟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如通过英语模拟授课,或通过设计一些游戏,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这样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优秀的模拟授课或英语互动游戏,可以以视频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供其他学生学习。
以往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考评就是一份试卷,这种单一的考评机制重“知识”轻“能力”,让考评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终点,而合理的考评应该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起点[6]。应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英语课程紧密结合,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机制。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平时上课的表现,如课堂参与性、与教师的互动性、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完成任务的有效性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期的考核方式也可以既有笔试又有口试(口语测试):笔试主要考核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及阅读写作等能力,口试可以采用英语对话、朗读、讲幼儿英语故事、动画电影配音、模拟授课、英语游戏活动设计等形式,口试重在考查学生的口语水平。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必须取得三级B的等级考试证书,鼓励他们去考四级和其他从业资格证书,这种考核方式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既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又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兼顾学前专业和英语教学的特点,贯彻“理实一体、院园结合”(即师范院校的课程和幼儿园的课程相结合)的新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了解决学前教育专业中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优秀幼儿英语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真.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校本化的实践研究[J]. 英语广场,2015(11):77-80.
[2] 陈之娟. 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课程改革[J]. 时代教育,2016(11):17-19.
[3] 潘杰,孙爱华. 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4] 蔡学梅.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 当代职业教育,2012(6):20-22.
[5] 李娜. 论幼师英语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 中国科技投资,2013(36):36-37.
[6] 付丽丽,仲伟秀.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6):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