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 旅游系,江苏 镇江 21201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导游词创作中的难点,打破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完成导游词写作的知识准备,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搭建思维框架,形成写作思路,有效提高学生导游词的写作能力。本文以“镇江香醋导游词写作”教学为例,总结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导游词写作”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学者与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手段、方法进行的学习活动[1]。导游专业教学往往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因受课时、学生安全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导游词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很难接触到真实的旅游资源,没有切身体会,学生无话可写。利用信息化手段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创设虚拟情境,建立高度沉浸性的仿真场景,详细地展示教学的旅游资源,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受教[2]。通过创建学习平台,运用思维导图、语音识别、碎片化笔记整合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导游词写作”课是导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创作出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导游词,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训练自己的讲解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镇江香醋导游词写作”课将导游词写作与地方旅游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地方导游讲解的工作能力。镇江香醋作为镇江的旅游名片,是镇江导游在介绍镇江城市时必讲的内容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为以后的讲解工作做好知识准备,培养学生宣传镇江特色产品的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创作特产类导游词的技巧和方法。
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一个由20位老人组成的旅行团将前往镇江,想要了解镇江醋,请你为此次讲解撰写一篇导游词。
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在课前通过学生常用的信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途径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在线预习测试的结果,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把握教学进度。预习测试结果表明,有关镇江醋的典故和起源等生动有趣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很容易掌握,而有关镇江醋的特色及形成原因,学生自学掌握的效果不佳,这些问题不仅是游客最想知道的问题,也是导游在介绍镇江醋时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品醋识香。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品醋,学生品醋后给出一个直观的评价,系统将全班学生的评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全班学生选择最多的口味特点是香、浓、酸、微甜这四种口感。学生总结归纳镇江醋的口味特点,思考镇江醋的“香”从何而来?由此问题导入讨论,通过收集学生所提出的众多原因设想,师生带着问题,参观虚拟醋作坊,通过交互式体验镇江醋的生产加工过程,探究镇江醋特点形成的原因。通过切身体验,学生掌握了有关镇江醋的特点和生产工艺,为导游词的写作做好了知识准备。
学生在导游词写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对写作对象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可能每次都亲临旅游景区参观实体,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学生不出教室就可以在仿真的虚拟环境中了解讲解对象,搜集写作素材。例如,创设虚拟醋作坊,学生可以了解镇江醋的加工过程,这个生产工艺流程在现实生产中,少则需要80天,多则需要几年,学生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在现实的醋生产车间完整观看的,但是将这些过程直观展现于虚拟场景中,学生可以全程多角度跟踪了解。
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各小组学生根据课前调研结果,制作导游词写作思维导图。如围绕游客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讲解,或者用故事激发游客的兴趣等。依据思维导图,小组成员在共享的导游笔记中搜索相关知识点,将碎片化的笔记整合成导游词雏形,并进一步完善、润色。之后各小组将完成的导游词投屏,系统随机将导游词分组,每组两篇,自动朗诵,师生从导游词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对两篇导游词进行比较、点评,给出修改意见。
经过探讨,教师发现每组学生所创作的导游词内容存在近似度偏高的问题。因此在点评之后,教师提出撰写个性化导游词的要求。
依据老年团的特点,学生进入个性化导游词创作系统,选择老年游客类型,系统显示老年游客旅游心理的相关信息,学生根据系统提示,依次进入醋的功效、醋的典故、醋产品、醋文化4个模块,在每个模块的资料库里搜索相关知识,从多角度了解老年游客的兴趣点,并将有价值的信息记入导游笔记。学习结束后,学生导出学习笔记,并将此部分内容与通用性导游词进行整合,教师巡回指导。经小组讨论后将修改的个性化导游词再次投屏,全班学生对每组导游词进行评分,填写评分表(见表1),教师点评,并提醒学生在实际带团讲解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对老年游客礼貌称呼,提醒游客若购买香醋,乘坐飞机时应托运等。每组学生再次修改导游词,完善后上传至学习平台。
表1 导游词写作评价表
学生写作导游词的第二个难点是有话说不出。当学生对讲解对象十分了解后,还需将此描述出来。为了让学生理清头绪,知道从哪里落笔,该写什么,这就需要搭建导游词写作的思路框架——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按照思维导图整理碎片化知识。
课后拓展练习是让学生再次进入个性化导游词资源库,学习其他类型的个性化导游词创作,并在虚拟醋作坊中选择一种类型的参观游客进行导游讲解,录屏后上传至学习平台,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分享给校企合作单位——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导游工作不仅体现个性化,而且具有挑战性,教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仅仅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地呈现真实的带团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工作实际,设计实践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方式去学习实际操作知识[3]。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意识,还要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敏锐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
基于信息化的课程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学习靠自觉,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书,自己搜索学习的相关资料; 课中,学习总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人人得到提高; 课后,学生练、教师评,学生自己也要评,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能比较不同教学方式、不同要求难度对学生掌握导游服务技能的影响,为教师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
从统计分析结果看,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规范化导游讲解的技能,拓展了个性化导游词写作的思路,对于知识量大、服务技能要求高的导游词写作、导游讲解教学很有帮助。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极大地满足智慧旅游时代对导游服务人才的需求。
基于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探究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于课程学习平台和专门的导游写作软件,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难题,真正实现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智能化、学习要求差异化、学习评价多元化。
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导游教学实训系统,通过集成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虚拟现实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建立一套高度沉浸性的仿真场景,详细展示旅游景点,使旅游教学更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在逼真的景点中受教[4]。学习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数据搜索与统计能力,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新颖、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法[5]。
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不能为了信息化教学而盲目选用信息化手段,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目前各种教学平台种类繁多,各种常用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但并不是每一次教学都必须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如要想了解镇江醋的特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亲自品尝,切身体会,这并不需要、也不能用信息化教学来代替,观、闻、品是了解镇江醋特点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习结果的考核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地只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兴趣,还应及时利用信息技术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及时诊断、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学习。
有人曾预言,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未来的导游将会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这个观点警示我们,培养机械式“复读机”的导游教育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6]。导游应针对不同的游客说不一样的故事,只有将普通的导游讲解工作变成个性化的讲解服务,才能满足现代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导游讲解的不仅仅是事、物、人,更应将美留给游客。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个性化导游词创作的技巧,是提升导游讲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霞敏.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与要求[J].课程与教学,2017(10):14-17.
[2] 施侃侃.虚拟现实技术[J].职业时空,2007 ( 7):46-47.
[3] 潘俊.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与要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6(10):35-39.
[4] 张州.浅谈虚拟现实系统的输入设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6):22-24.
[5] 吴慧欣.基于VRML 的虚拟现实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5(6):59-62.
[6] 张国伟.旅游虚拟仿真在实训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2015( 1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