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帅,汪小红
(安庆师范大学a.教务处;b.大学生文化素质办公室安徽安庆246011)
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努力。“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1]但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管理机制、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长期处于一种二元割裂状态,合作机制不畅,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师范生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职后培训面临脱产培训难,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成为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以“顶岗支教―置换培训”为突破口,推进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探索“高―基”协同育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一体化。
针对师范生实习难、农村教育师资短缺和教师脱产进修难的现状,我们创新开展“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工作,打通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通道,积极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
为缓解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增强师范生从教信念和教育教学能力,我们选派高年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顶岗支教。
1.调整方案,强化实践。调整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类课程,强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系统安排见习、实习、微格教学等实践教学,聘请中学名师进校指导,并结合顶岗支教科目,由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师范生到中小学顶岗支教做好准备。改革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精品化与专题化实施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实习期间开设自学和远程辅导相结合的课程。
2.建章立制,规范考评。制定有关深入推进师范生顶岗支教工作等方面的系列文件,健全组织领导、质量监控、经费保障等规章制度。实行“三方三级”考核制度:支教生支教成绩由受援学校、指导教师及支教生自我测评三部分组成,考核结果分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每批学生顶岗支教结束后,举办顶岗支教征文大赛活动,鼓励支教生积极反思,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集体作用,在顶岗支教学校成立支教生“临时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3.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在长期教学经验中,我校形成了“导-训-赛-顶-研”相结合的实践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导即形成以硕士生导师和中学名师为引领、学科教学法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为主体、国培学员参与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训即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形成系统完善的见习、实习工作方案,实现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赛即学校和省里每年组织一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所有师范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以赛带训;顶即师范生在接受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一个学期,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研即每位师范生顶岗支教期间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农村教育实际开展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强化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加深感情。
为解决农村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通过师范生的“顶岗”,“置换”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推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
1.有的放矢,按需培训。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等方式,了解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需求。经过多方调研以及与地方教育局反复对接,制订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方案。培训方案明确了教师置换培训的指导思想,突出了提高点和落实点,全面提高学员的教学教研能力。
2.创新模式,提高实效。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情况,构建小阶段、主题化“学-观-研-行-评”五步研修模式。学就是通过顶岗置换,让中小学教师进入高校学习。培训突出个性化、可持续原则,根据前期参训教师需求调研,为参训教师确立一个研修目标,制定阶段研修主题,根据主题进行理论研修。观就是在理论研修基础上,进入“影子学校”实地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亲身感受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情景。研是学员观摩结束后,返回学校结合观摩体验与专家一起进行研讨,获得新的提升。行是参训教师分小组备课,参训教师进入“影子学校”,将培训成果付诸实践,接受实践检验。评是受训教师在将培训收获付诸实践过程中,培训专家全程参与,帮助教师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再提升。一轮“五步研修”结束后,根据参训学员反馈,调整下一阶段研修主题,再进入下一轮“五步研修”,如此循环螺旋上升,不断提高参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
3.定向跟踪,持续发展。在集中培训结束后,我们对置换脱产研修学员和顶岗实习生都实行了定向跟踪,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首先,以课题为抓手,引导学员开展行动研究。为每位参训教师选定在岗研修课题,让学员在校本研修期间把集中培训中学习到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同时,还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指导学员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研究成果。其次,不断创新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研修,解决参训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随时“充电”。
为确保“顶岗支教―置换培训”顺利、高效运转,调动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的积极性,我们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高师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师共同体,实现协同育人。
1.一个目标,三方协同。在“顶岗支教―置换培训”整个实施过程中,高师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始终以“协同育人”为共同目标,不断深化改革,理顺合作关系,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协同作用,逐渐探索出以高校为理论主体,开展顶层设计;以地方政府为保障主体,提供政策保障;以中小学校为实践主体,进行实践创新的三方协同育人合作机制。
2.双向互进,四维联动。在“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实施中,我们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和模式。学校与安庆市政府每年共同举办校企协作论坛,邀请地方企事业单位参加,并单独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分论坛,专题探讨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进修等问题。学校与安庆市教育局实施以“中学名师进大学讲堂,大学教师进中学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双进”工程,实现教师互聘、干部互派、教改互动、资源互通“四维联动”。
顶岗支教与以前的教育实习相比,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我校师范生在历届国家级和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特等奖、一等奖近百项,在安徽省名列前茅。通过顶岗支教,进一步坚定了师范生从教信念。据学校2010年就业数据库统计,当年参与顶岗支教的学生为553人,除2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外。共有495人在省内基层教育单位落实就业岗位,占顶岗实习支教毕业生总人数的89.51%。
在对安庆地区中小学教学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每周任课20多节,有的甚至达到30节,工学矛盾突出。顶岗支教工作的开展,有效缓解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缺乏和农村教师再培训之间的冲突,使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能够利用被顶岗置换下来的时间去学习、充实自己。截至2016年底,学校共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7000余人。通过“置换培训”提升了一线骨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强化了科研教改能力,培养了大批“种子”教师,形成了示范效应。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校始终强调与地方基础教育的深度互动,以顶岗支教为平台,积极探索双方合作互动的新举措,搭建起校地双方共同发展、互进双赢的大平台。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受邀参与学校师范生的培养和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进师范生教学改革。我校教师参与指导中小学教学改革达150余项,指导中小学教师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80余项。我校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学校两个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红楼”和“敬敷书院”作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基地,并将实验室和图书馆作为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料库,真正实现资源互通。
在长期工作中,我们深深意识到要真正实现“高―基”协同育人,高效顺畅,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重要前提
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来源以及教师任用的权力都在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其与高师院校间只是简单的合作或者互助关系,约束力不强。所以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高―基”合作将是不牢固、不长远、小规模的。“离开政府的支持,高校的发展势必陷于萎缩状态之中;同时,高校发展所必需的财源、人员也不能离开政府的帮助,即使高校变成了如同企业那样的独立实体,它也不可能像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去独自经营。”[2]高师院校要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为支教生在生活上、安全上、就业上、资金上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政策倾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了政府的支持,支教生就能安心支教,乐意支教,受训教师也能安心接受培训。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学校之间的合作核心是教学的合作,教学的合作依靠的是教师的合作,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基”合作只能流于形式。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PDS学校中,由大学派出的联络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联络员就像一名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参谋。他们是工作组的重要成员,参与学校的生活,既是一名教育专家和研究人员,又以一名普通教师的姿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双重身份。”[3]我国目前高师教育脱离中小学实践的状况比较严重,高校教师不了解基础教育实际,造成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职后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所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高―基”高效合作的突破口。
3.完善考评机制是保障
“高―基”合作涉及内容多,必须要有完善的考评机制作为保障。我校在长期的工作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高―基”合作的相关文件,构建顶岗支教―置换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对“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的组织领导、质量监控、经费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高―基”合作列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3-50.
[2]杨光钦.大学改革功利的陷阱与出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9.
[3]刘美驹.关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出路与发展方向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