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伟
在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当前,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措施,尤其是上海等地高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与特色做法。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进行梳理与反思,有利于该项工作的落地落实,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不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很好地解决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思政课教学“孤岛化”窘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性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度低的问题,可以积极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积极探索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育人价值整合,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根本指导,以落实教师教书育人神圣职责为基本遵循,以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为工作重点,努力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
(一)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夯实“课程思政”育人基础。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思政价值和思政元素,不断深化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一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15年7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育部于2015年9月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各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功能为导向,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开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探索课堂内外教学实践新模式、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组建特色教学团队等,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推出一批示范课堂、优秀课程及选修课程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打造一支觉悟高、素质好、业务精、学生爱的师资队伍。二是优化通识课课程。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适当开发系列特色通识课程,通过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参与开发“中国”系列课程,分层分类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环保治理、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总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发《中国与世界》等时事政治相关课程;按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结合有关传统文化研究基础,组织力量开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课程体系之中。三是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专业课资深教师,根据理工类、经济类、人文类、艺体类等不同专业课的专业背景、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及其所涉及的人物、故事、历史、文化等,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育人元素,融入到不同专业课中的有关章节,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在教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教师是课程建设、课堂授课的主体,是“课程思政”生成的关键因素,要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提升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一样,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加以贯彻落实,使教师逐渐具备较强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过硬的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建设与思想育人有效结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和效果。高校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与培训。各高校要借助新教师入职培训、专业教学培训等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意识,切实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集中专题备课、课程专题立项、试点课程听课等制度,加强对课程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录制试点课程视频、优秀教师带动等方式,加强对课程授课方式、效果等方面的提升,从而提高全体教师课程思政的整体水平。二是重点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群体,因此各高校要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保障学科带头人在理论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带动作用,通过建立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有序安排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交流、挂职和实践锻炼等,充分调动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执教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工作,邀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辅导员、离退休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从他们各自的专业背景、成长经历中来解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刻理解。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要立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发展需求,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加强学科专业思政育人规律和实效性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式。一是充分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专业教师在授课前要带着思政意识来备好课,在认真梳理专业课程逻辑体系、彻底搞清专业知识内涵外延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背后的思政故事,将涉及到的诸如中国优秀文化、先进科技、优越制度、英模人物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二是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提升,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理论讲授,系统详实的传授相关理论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生动的思政案例与故事,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尤其是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增强授课的吸引力,来发挥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政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三是积极发挥实践教学功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实习环节的育人功能,在建立一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实习基地的同时,还要建立一系列服务人民、了解社会的志愿服务基地,通过实践体悟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的感受课程思政的效果,了解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成果、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在课堂上感染到的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优化教材内容建设,打造“课程思政”育人载体。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各高校对各类课程的教材都要深入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等育人的本质问题,选好教材、用好教材。一是严格教材选用。在教材选用上要严格规定,原则上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相应课程,必须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对于国外引进教材要严格审查,把好“思政关”,在传播好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与我们党和政府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二是优化教材内容。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试点推出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自编教材。在编著教材的过程中,在内容上要尽力融入相关专业的学科历史、先进人物、中国发展等思政元素,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三是创新教材使用。专业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在做好科学规范的同时也要注重突破创新,要把教材里面体现的思政元素结合自身体会、学科发展、时事形势等讲好讲透,并做好PPT等课件的制作,运用新媒体手段、网络平台等创新授课教材使用,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要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教务处,定期开展工作推动会,统筹学校教务系统、学生系统、后勤系统等部门,全面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各学院也要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齐抓共管,扎实推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高校可以成立课程思政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各学院的课程思政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科专业思政教育目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出各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方案要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相关部门、人员责任,确保实施成效。
(三)强化工作考核。高校要定期对各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每学期或学年都要进行总结,要不断挖掘典型,深度宣传表彰,同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标准。
(四)提供经费支持。高校要划拨专项经费,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每年遴选一定门数课程,每门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鼓励各学院也设立专项经费,不断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升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效果,确保整体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高校要通过“课程思政”工作,建设一批优秀课程体系、培养一支教学名师队伍、提炼一系列先进经验做法、形成一套考核评价机制,最终形成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起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