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情报道对灾后社会进行“缝合”
——浅谈突发新闻报道的应对

2018-02-08 09:20夏洪尧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震区烟台灾难

□夏洪尧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0)

距离5月12日越近,心就越往十年前回。无论对于震区的人,还是曾经到达震区的人,生活似乎回归平常,5月却是个例外。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受报社指派,时任山东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今晨6点》特别报道部记者的笔者与一名同事赶赴震区。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周年之际,作为在现场的媒体见证者,再次回望,一些报道细节从脑中涌现。如何在重大使命中做好突发新闻应对报道,对灾后社会进行“缝合”,笔者就此谈一点体会。

一、不以客观条件作为采访能否完成的前提

在震区采访初期,通讯、网络基本瘫痪,电脑、摄像机、照相机耗电极大,又无固定或移动电源随时补充。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当时在安县震区采访时,摄像机磁带全部用完,要是继续录制,只能覆盖之前的素材,但它们无比珍贵,决不能删除。为了找到磁带,笔者搭乘一辆志愿者的运尸车,跑到了县城。能打听的都打听了,没有找到一家器材店销售此物,焦灼、上火,亦无济于事。

天无绝人之路。

在四川安县临时安置场所,笔者找到安县电视台的帐篷,请求援助。那座至今想起就很温暖的帐篷里,亮着灯,当时已经凌晨,时任安县广播局副局长张玉就在现场协调往上级电视台传输节目。了解情况后,张玉先为笔者泡了一碗热面,又找到相关人员,接济笔者四盒磁带。

匆匆吃完泡面,笔者包好磁带,搭乘一辆消防救援车,赶到与同事韩文友约定的地方时,天已经亮了。正是这些磁带,完整地记录了烟台消防官兵在晓坝镇长青山悬崖冒险救援3000余群众的感人壮举。

2008年5月23日,这部长达40分钟的纪实片,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全部播出,引起社会关注,受到山东消防部队的肯定。

在部队撤离这一区域时,有多名消防战士火线入党。烟台消防的指挥员还专程赶到报社,感谢媒体记者在前方发回的一线报道,让官兵家属和未参加救援的官兵强烈感受到现场的气氛,激发了官兵们的战斗意志。

可以说,没有这些磁带,就不会有珍贵的救援资料留存下来。

二、进灾难现场采访,共产党员不能讲条件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时时刻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灾难面前,不能讲条件,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接到赴震区采访的消息时,正在县城采访的笔者立即放下采访本,返回报社携带证件和采访工具,立即出发奔向机场。

在震区生死路上,抢着往震区进的记者很多,而谁都知道,震区布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冲向震区最前线,笔者并不清楚这一仗是多么艰难,将要持续多久,在灾难面前,只有一个念头:到重灾区去,到读者最关心的地方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这场抗震救灾采访中,遭遇的艰难,超乎想象。救援采访,多是在可能塌方、余震的艰险之地,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我们就与救援人员抓毛竹,攀绳索,爬悬崖。凡是救援人员到的地方,我们都到了。

2008年5月16日,我们举着手电筒在2700多米高的大山行走十几个小时,双腿酸痛,几乎拖不动。下山后,在救援人员休整时,我们还要继续赶稿件,传回编辑部。第二天,我们又继续随队伍采访。

为了保证采访顺利,不管多累、多重,我们随身携带着两台笔记本、一台照相机、一台摄像机,还有充电器、水等物品。记者在现场,就要完成采访任务。这是不容打折扣的。

当晚,在采访完震区灾民深山大转移时,凭借手机信号的微弱,笔者和同事、时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副总监韩文友冒黑登上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一个山坡,用手电筒照着本子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地通过电话发回消息。当时,接电话的是时任全媒体新闻中心总监滕岳,我们感受与远方同事通话的不易,最后我们便互道珍重。

这在和平年代是无法想象的。很多人后来问,当时不怕死吗?现在回想,“死”,在当时连考虑的时间都没有。当圆满完成采访任务后,我们二人才觉察到胡子拉碴,已经大半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在震区,危机四伏。大雨、余震不断,蚊虫叮咬是常事,每天传完稿件,再吃点东西,天天是在凌晨后才能迷糊睡一会儿。当地白天热,晚上冷,我们没有铺盖,多选择相对安全的草地。因为余震随时发生,鞋子是不敢脱的,用塑料薄膜和报纸一铺,倒地就睡。可以说,每一个到达震区的人,都经受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考验和洗礼。

三、在灾难报道中,要善于捕捉有温情的画面

灾难猝不及防,救灾分秒必争,我们抢新闻也是如此。新闻就在眼前,看你能不能抓住。

应对灾难性事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党报是党的喉舌,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具有告知大众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作用。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新闻工作者的报道不仅在于通过笔头和镜头,真实、迅速、准确地传递灾情,更在于重视传播内容中传递人类的崇高人性。通过独家角度、快速完成的独家深度和独家表达,凝聚人心。

以地震为例,此类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不能提前准备,能否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对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

2008年5月19日,在四川安县晓坝镇黄羊村震区救援现场,我们捕捉到一幅当地获救儿童为结束救援任务的烟台消防官兵唱民歌致谢的照片。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驱散了消防官兵浑身的疲惫。他们席地而坐,有的手托下巴,聚精会神地倾听着。用天真无邪的孩子这个视点,凸显震区灾民的安居,更寄寓了灾区必然拥有的阳光未来。这幅《我为叔叔唱首歌》的现场照片,在当年山东省抗震救灾新闻图片展上获得一等奖。业内人士给予“润物细无声中令人动容”的评价。

鉴于灾难常给人内心带来极大的悲痛、恐惧和不安,我们将镜头聚焦人性。人性是永恒的话题,在时效和时间把握上,没有早晚之分。任何时候,人性的关怀报道都不过时。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同样为重灾区的安县晓坝镇90%以上房屋倒塌,毗邻镇区关心村灾情更为严重。2008年5月17日中午,接到关心村一位村民帮助寻找废墟下母亲的救援指令后,山东烟台消防队员顾不上吃饭,冒着生命危险,徒步7公里,从驻地赶往关心村。根据这位村民描述的大体方位,官兵们冒着余震和房屋随时倒塌的危险,进入倒塌的房屋。有的地方被木头盖住,消防队员就爬进去;不能用铁锨等工具,就用手一点一点抠。经过近2个小时的寻找,终于在废墟下找到了已经遇难的老人。

看着母亲被来自烟台的消防战士从已成废墟的家园里抬出来,求救的那位妇女顾不上看母亲一眼,当场给战士们跪下,以中国最感恩的礼节表达自己的谢意。

同样是在报道消防官兵忠于职责,爱洒震区,我们没有运用过多的文字表达,而是以《遇难者家属跪谢烟台消防战士》为视角,传递人性,传达真情,抚慰心灵。这组图片,聚焦震后人物命运,在思想挖掘和价值引领方面角度独特,以温情的报道,对灾后社会进行“缝合”,这既是媒体应尽之责,也是媒体权威性的体现。

随后的14天时间里,在北川、都江堰、绵竹、绵阳、江油、平武、安县等地,我们见证了这段历史。这个国家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我们刷新着中国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报纸、网络、手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有的传媒手段一齐开动。地震后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从前方发回图文稿件、视频等总计200多篇次,向读者图文并茂地呈现灾情和救援场景。

回望汶川地震十周年重大事件报道,对于传统纸质媒体来说,是一次战役,既锻炼了队伍,彰显了特点,又赢得了受众。再次翻阅汶川地震报道,报纸在不同方面都体现了专业优势,显示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今,在新媒体强大的发布能力和媒介生态剧变的变革背景之下,我们不妨以此为契机,深入总结思考经验教训,为更激烈、更深刻的媒介竞争格局的到来做好准备。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媒体独立判断的价值立场,既是读者需要的,也是媒体应该思考的。

猜你喜欢
震区烟台灾难
雷击灾难
流浪卫星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接连地震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