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8-02-07 19:49刘义椿
考试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拓展传统文化语文

摘要:简述把传统文化拓展进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表明当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提出深刻研究语文教材,足够了解作者个人信息,强调汉语思维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拓展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拓展

高中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提升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社会上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并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具有的优秀品质,这对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祖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

(一)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积极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和拓展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的认知,对学生产生传统素质品质有着推动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充裕语文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高雅的素质和品格,除此之外,还能一直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品鉴技能。

(二) 协助学生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拜读高中语文教材中与中国传统有关的内容,不但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先人们的精明和他们所制造的巨大成绩,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使学生更加敬爱国家,因作为中国人而骄傲。

二、 在教学任务中告诉学生传统文化的近况

(一) 教师忽视了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不只是背诵全文或是简单理解全篇,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拓展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升到思想的高度上,不断的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教授古文的翻译方法和应试知识,并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 學生过分依赖教辅书学习古文古诗词

在高中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是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都是过分依靠《高中语文文言文讲解》《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等教辅工具书,很少有自己的理解。学生根据这些书对学习的古文进行解释和了解,缺少了自己品析和体会的经过因此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学习古文的意义,也就无法提升学生品鉴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的切实战略

(一) 深度发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细心挑选和精心排版的,教科书里的每一篇古文都统筹了文章的质量与美学,都是传统中的经典。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深度发掘课本中的每一篇古文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因素,把授课的重点转变到传统文化观点、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培养上来,从古文所包含的想法、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追求更深透的文化观念,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展现每一篇古文当中所蕴含的文化特性。

(二) 丰富剖析作者背景

《孟子·万章下》中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所以,剖析文学作品,首要的是要剖析作者,剖析作者的一生经历。每一篇古代文学作品的产生都和作者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作者独特的中心思想都会在作品中展示出来。

比如高中语文教师要讲授苏轼的词,就可以让学生先剖析这位著名宋代词人一生中不一样的时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变化,接着再体会苏轼在各个时期的创作作品的本质和意蕴的变化。苏词中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三) 强调汉语的思维方法

汉语是汉族的基本语言,也是学习汉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也是一定要按照汉语独特的思维去理清思绪,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语言领会古代文化的精粹。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提醒古文的整体思维,语文教师在讲授古文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思想方式的特性。

(四) 展开古典作品的扩展教授

高中语文教材触及到很多优异的古代文学作品,这些古典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只能触摸到很少的一部分。此外,因为学生平时接触到的优秀的作品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学生学习通常比较浅显。所以,语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以这些优秀作品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理解古文的全面内容,再去浏览原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研讨,可以使学生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 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陶冶情操。所以,教师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不但能应用传统文化去了解各种古文,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在传统文化的陶冶下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伟.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2]闻波.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2).

作者简介:刘义椿,四川省华蓥市,四川省华蓥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传统文化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