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教师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重构

2018-02-07 19:24陈义顺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

陈义顺

摘 要:本文根据信息社会课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教师发展面临的新的情境,提出了新时代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实践研究,给出了学习方式转变的建议。结论认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重构教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利于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新时代教师。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师学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1B-0027-02

经常见诸于媒体的“网红”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教与学的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独立自主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把网络打造为充满特色的课堂。但“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主要障碍”,毋庸置疑,未来社会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教学水平高,有自己教学风格、教学特色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家长和社会的欢迎,是未来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一、教师发展的新情境

笔者认为,未来教师首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需要具备信息化的“教学意识与态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去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支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伙伴。教师,不再是燃烧自己,点燃别人的蜡烛,而应该是人格健全,专业发展,身体健康的人。

国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并将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要求:基本要求是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性要求,即應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和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未来的教师,要能够组织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努力践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有什么途径吗?我们认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先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自己学会信息社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学生,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现在的教师,应该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如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享和交流的能力、归纳和总结的能力等。要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就必须会使用题库组卷,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大数据,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能在此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要转变学习方法,教师就要学会通过微课技术进行翻转课堂实践等。

二、教师学习内容的重构

为什么说教师学习的内容要重构?就教师专业知识而言,以前提的是教师知识的牢固扎实,知识体系的完备,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最重要的一条。但是现在,仅仅有这一条还不足以支持其专业发展。现阶段,教师要从知识人转变为认知人,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探索未知,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地迭代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种T字形的结构,一横体现了教师知识的广度,包括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对传统的学习、对未来的理解,教育学、经济学、领导力,以及技术,组织等等。一竖是表示教师专业的深度,包括:所教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堂设计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的艺术等等,教师要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在具备T字形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如何成为个人教学特色鲜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呢?

研究发现,创新往往出现在跨界的领域,教师要能够在学科内跨界,比如,几何和代数,数、形的这种跨界。教师要能够进行文理综合的跨界。如语文老师,要懂历史、懂政治。文科老师还要有理科素养,理科老师也应该具备文科素养,也就是文科理科也要打通,也要跨界。当然,还有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也是一种跨界。未来还需要很多的能够执教双语的教师,双语教学是语言的跨界,也是思维的跨界。我们学校的教育比较多的是分科教育,但是分科教育知识往往是片断的,缺乏整体性,往往只考虑本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往往聚焦在考试上。未来更多需要的是项目式的学习,要能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通过项目,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使得学习与实际生活的问题紧密联系。这对教师的跨学科素养,自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专业提升有很多重要的途径,包括听课、听专家讲座、上公开课研讨课、继续教育、制定个人的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等等。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记录,可以分享,可以形成人和人之间的更多的链接,可以有更多的思维碰撞。这些教师专业提升的途径与互联网相结合后,可以变得很现代,可以不断地迭代升级,必然将更加有效地助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学习方式的重构

要科学利用各种教育管理类与教育资源类网站,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注册并成为其会员,把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网络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能利用相关系统直接检验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学习与教育教学技术学习,为教师自觉优化自己的专业技术结构和专业知识机构,创设一个自动化、信息化、交互化的平台。

首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向专家和行业中顶尖的高手学习。我们在学校开设慕课的学习社团,引进了“三维艺术设计”“趣味力学实验”等创客课程。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些竞赛课程,依托我们的基地校,邀请外校的指导老师形成学科联盟,进行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随着国家近年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现在各种平台上积累了大量的慕课,这些慕课使得名师不再遥远,优质教育资源、名校就在身边。再如,清华大学,开设了学堂在线,汇聚了一流名师和一流的课程;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活动,在晒课平台上有大量优秀的一线教师精心开设的公开课;还有像华师慕课这类知识点全覆盖的微课平台,中国大学生慕课上开放了大量的大学选修课等等。目前教师在线学习的最主要的平台,有清华的学堂在线,网易的云课堂公开课、中国大学生慕课等。又如,在中国大学生慕课上,开设了一系列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制的慕课。包括:“游戏化教学”“深度合作学习的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如何做研究”等等内容新颖、制作精良的课程。它涵盖了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和教师素养等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模块的内容,是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研修最好的资源之一。

其次,要重视社群化的学习,也就是组织老师和伙伴一起学习,可以是跨学科的,甚至可以是跨行业的伙伴。可以在校内建立多元社群,比如,德育的创新活动社区。通过组织老师亲自参加,共修和实践训练,老师们通过亲身的经历,才能够真正引发内心的思考,领悟团队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我们认为,国家推进的人人通教师学习空间,它本质就是一种线上的学习社区,名师工作室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社群。

四、结束语

信息社会,教师必须重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重构,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手段,加强研究、努力实践,重视自身专业的成长,转变学习方式,不断学以致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技能迭代,成为与时俱进的有创意的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理想的导师。

参考文献:

[1]刘铁柱.终身学习资源建设规范初探:视频资源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

[2]张雅,夏金星,孙善学.“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智慧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