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嘎欧
(云南省工会共青团妇联干部学校 工会培训部,云南 昆明 650101)
绿春县是共和国的新生儿,1958年建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哀牢山,全县国土面积309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53千米。全县总人口232700人,境内世居的哈尼、彝、瑶、傣、拉祜五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7%,[1]是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6个滇西边境山区县之一,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集“少、边、山、低、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和脱贫攻坚政策的强有力推动下,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绿春县基础差、底子薄,仍然处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中的顶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是绿春县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绿春县域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五年来GDP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特别是基础实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国民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17年,绿春县完成生产总值34.53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99亿元、14.39亿元、11.15亿元,分别增长6%、18%、6.3%;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4.3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77亿元,同比增长0.2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3.81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7亿元,同比增长1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1元,同比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7元,同比增长12%。
2.边境贸易和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绿春县有154公里边境线,县委、政府充分发挥边境优势,釆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边境贸易发展。2017年,平河丫口水塘边民互市点实现通货交易,完成边民互市额3.2亿元,同比增长8.5%。同时,边境贸易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8%,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
3.教育事业全面振兴。深入实施“金秋计划”,扎实抓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等工作,绿东新区高级中学建设接近尾声,启动实施新区幼儿园和思源实验学校项目,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和控辍保学责任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4.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启动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持续抓好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专科建设、定向委培生管理、防艾、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医疗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5.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艺精品创作、档案数字化和体育赛事组织异彩纷呈,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成功举办了迎党的十九大、庆祝红河建州60周年、哈尼语演讲比赛和本土母语歌手音乐交流会等活动。
1.公路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突破。2012年,元绿二级公路建成通车,绿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历史性的飞跃,结束了绿春县不通二级公路的历史。2017年9月29日,元阳县至绿春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开启了绿春县高速公路的新纪元。元绿高速公路连接昆曼大通道,成为云南对外连接的国际大通道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绿春县与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4小时内到达到省城昆明,2小时内就可以到达州府蒙自。绿春县至金平县二级公路、平河至半坡至大黑山和骑马坝支线二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作支撑。通过脱贫攻坚,绿春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2017年总投资5.6亿元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期205千米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完成,自然村和贫困村道路硬化率均达到50%,较2016年分别提高30和20个百分点,为绿春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有序推进哈尼梯田机场建设。2017年12月9日,哈尼梯田机场试验段建设开工,服务于元阳县、绿春县、红河县、金平县等周边地区。绿春县离机场最近,仅40多公里,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近期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1600吨,起降次为4396架次(远期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9000吨,起降次为21164架次)。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实现1小时到达省城昆明,到时边疆不再边,边远不再远。
4.城乡电网和高速宽带网络进一步完善。农网改造、电网基建应急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建设认真实施,64座4G移动和电信无线网络、县到乡广电网络电视信号光缆干线网建成使用。城乡群众用电更加可靠、上网更加快捷,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农业生产方式持续转变。绿色产业提质改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重大农业病害防治取得实效,2017年完成粮食总产11万吨、肉类总产4.13万吨、稻田养鱼11.2万亩,新增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1万余亩,改造茶叶等传统产业2万余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9亿元,同比增长5.8%。
2.工业基础平台逐步夯实。特色产业园区一号桥片区完成土地征用456亩、地基平整200余亩、建设投资1亿余元,半坡橡胶颗粒加工厂完成地基平整,绿鑫玛玉茶叶精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5个、“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150户,水电企业效益好转,工业经济回升,完成工业总产值16.29亿元,同比增长29.8%。
3.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阿倮欧滨森林公园一期和旧城临街建筑立面改造2个州庆献礼项目按时竣工,县城东部物流中心完成地基平整,县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完成土地征用,建立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4个,新建和改造农村商贸流通网店24个。
4.招商引资取得可喜成绩。2017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9个,其中结转项目38个、新开工项目81个,协议总投资79.18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2.16亿元,同比增长12.2%。社会资本投资潜力得到挖掘,项目落地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县域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1.连接外界的道路条件比较差。元绿二级路是绿春县连接外界的主路,2012年4月通车以来,交通条件来有了较大改善,甚至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现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绿春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虽已全面开工建设,但离全面建成通车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雨季经常遇塌方受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严重制约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成为制约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的瓶颈。
2.交通运输方式单一。道路交通运输是绿春县唯一的运输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迎来了多元化交通时代曙光,哈尼梯田机场已经开工建设,但离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暂时还不能为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服务。铁路也有了规划,文山——蒙自(经过绿春)——普洱的沿边铁路前期规划正在进行中,离建成投入使用还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制约了绿春县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致使招商引资难度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3.县域内道路等级比较低。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特别是脱贫攻坚,绿春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但就总体而言,绿春县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不容乐观,弯多、路面窄、弯度大,平均时速基本上在30公里/小时,通行能力低。以骑马坝乡为例,全程110公里,大约要3个半小时,严重制约当地人流和物流,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很好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边境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绿春县与越南勐谍县山水相连,边境线长153公里。长期以来,双方边民保持着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的传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边境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仅有平河丫口水塘边民互市点,没有国家级开放口岸。也就是说,边贸尚未成为绿春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对推动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的作用未充分显现。周边的金平、河口两个县都有国家级开放口岸。
2.区域融合发展不够紧密。从发展现状看,红河州内地县(市)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好,南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绿春县地处边疆,与红河州最近的内地县市相隔150公里。由于绿春县与内地县市的经济发展融合度不够,也就不能很好的带动绿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然,绿春县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就必须融入滇南经济圈,特别是蒙自作为滇南中心城市,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绿春县融入其发展,就可以充分利用保税区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发挥对外开放辐射中心的功能和优势,助推绿春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3.加工工艺落后,商品附加值低。绿春县有很多天然绿色土特产品,但是,由于工业落后,缺乏深加工,基本上处于原材料销售状态,没有能够体现商品的附加值,致使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以玛玉茶为例,茶叶品质相当好,是云南十大名茶之一,因加工工艺和包装跟不上,基本上以卖原料为主,也就没有体现玛玉茶应有的价值。
1.工业基础薄弱。除了水电产业得到有效开发和少量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外,绿春县没有其它支柱工业可以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号桥特色产业园区,还处于基础实施建设阶段,尚未发挥产业园区的应有作用。目前,已开发的水电站有7个,装机容量65.6万千瓦,占全县可开发水能源120万千瓦的50%以上。2017年,税收收入为8190万元,水电产业税收占比44%,对绿春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大。
2.农产品形成不了产业链,规模效应差。绿春县有很多以绿色为代表的天然绿色农产品,如,茶叶、草果、木耳、香菌、橡胶、胡椒、石斛、香茅草、梯田红米、中药材等。其中,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有:八角19万亩、茶叶17万亩、中药材13万亩、橡胶13万亩、胡椒8万亩、梯田软红米年产16000吨。这些产品基本上以销售原材料为主,市场波动很大,价格相当不稳定,形成不了有效的产业链。
1.旅游道路基础设施差。目前,绿春县所有规划景点的道路都是四级标准以下的道路。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方圆130余平方公里,雄踞于绿春县境中部,似巨龙随幽谷大壑自西北向东南盘旋而下。保护区内有很多珍稀动植物,气势宏伟的瀑布群,风景如画,不远的旁边,就是非常壮观的腊姑梯田。但是,道路等级比较差,45公里的路,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
2.旅游景点开发进展缓慢。绿春县规划中的旅游景点和开发项目共有14个,其中有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边境光观、溶洞探险、漂流等。由于对景点没有进行有效开发,目前都处于自发光观状态,旅游价值不高,很难吸引游客。以黄连山为例,尽管风景如画,也只能在外围光观,不可能进行深度旅游。
3.旅游附属设施建设滞后。没有可提供游客食宿的客栈和停车场。目前,规划的14个景点中,除腊姑梯田有少量农家乐可为游客提供食宿外,其他景点基本都没有相应的附属设施,严重制约绿春县旅游业的发展。
1.人力资源总量大,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绿春县人口为232700人。2016年,县组织部门统计,人力资源总量为176000人,人才资源总量为8415人。其中,党政人才1147人,占13.6%;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30人,占3.9%;专业技术人才3347人,占39.8%;高技能人才637人,占7.6%;农村实用人才2874人,占34.2%;社会工作人才80人,占1%。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4.8%。
2.经济发展滞后,培养人才难度大。绿春县教育基础薄弱,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根据县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2017年,绿春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4,还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全县考取一本的只有3个人,考取二本的78人,二本以上的约占高中毕业生总数672人的12%。从最近三年的情况看,每年大学生毕业后回绿春县工作的仅5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留在外地工作。怎样培养当地人才,一直是一块短板,绿春县长期处于渴望人才的状态。只要有点难度的发展规划、课题研究和医疗技术,都要依靠外界力量。
2.工作条件艰苦,引进外地人才难度大。由于绿春县属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教育落后,外地人才不愿意来绿春县工作,本地少量人才有门路的都往外走,形成本地人才培养难,外地人才引进难的两难境地。2017年,绿春县外调入公务员3人,调出县外71人(其中,副科级26人,正科级6人,占本县科级干部人数的6.2%)。县外调入事业编制人员14人,调出县外104人。流动数字充分说明绝大部分人只愿意往外走,人才引进难、留住亦难。
绿春县要在新时代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切实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能推动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是推动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推动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切实做好对外开放和对内融合发展两篇文章,才能促进绿春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加强口岸通道建设,充分发挥边境优势。绿春县拥有153公里的边境线,这是不可多得的资源。要充分利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机遇,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平河丫口岸和二甫口岸通道建设,加强与越南勐谍县经济文化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由改革开放末梢转为前沿,促进绿春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2.加强与内地县市的合作,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绿春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向南走出去的同时,向北要融入内滇南经济圈,充分利用滇南经济圈的优势,加强与内地县市的经济合作,共享红河保税区、红河工业园区的利好政策,主动融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助推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
绿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性欠债比较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千方百计,着力构建与新时代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破除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1.加快推进以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绿春县连接外界最好的道路就是元绿二级公路,为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元绿二级公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第一,要加快推进元阳至绿春县高速公路和绿春县至江城至勐醒沿边高速公路建设,尽早形成绿春县通往内地和边境国际大通道的高速公路网络。第二,要加快与周边的红河县、元阳县、金平县、墨江县、江城县的高等级公路的互联互通,为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2.强化县域内道路基础建设。绿春县域内道路建设相当滞后,断头路比较多,县域内交通不能循环,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从县城到各乡镇的公路等级,按不低于二级路的标准建设;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等级,按不低于三级路的标准建设,并且必须在元绿高速公路通车前打好基础。这样,通车后才能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交通基础实施网络,绿春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有良好的交通基础。
旅游产业是绿春县未来的经济增长点。绿春县旅游业发展比较慢。为此,必须全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绿春县经济的跨越发展。
1.着力建设好旅游道路基础设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绿春县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加快旅游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要在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通车前建设好旅游道路基础实施。第一,必须加快梯田旅游环线的建设,尽早实现民族风情园——腊姑梯田——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环线旅游。第二,要加快建设绿春——平河——二甫——金平的边境旅游环线建设,尽早实现边境民族风情游。
2.切实推进旅游景点的开发。绿春县还没有推出一个正式的旅游景点,因此,要加快旅游景点的建设,特别要加快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的开发,把黄连山打造成绿春县的旅游精品,从而使黄连山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实惠。
3.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在开发旅游产业中不可或缺。目前,绿春县旅游景点的附属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游客到了景点没有吃住的地方。为此,必须加快宾馆、饭店、停车场、厕所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看得着、住得了、能品尝哈尼特色生态美食,为绿春旅游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完善脱贫攻坚规划,健全脱贫攻坚指挥体系。第一,要围绕“精准脱贫实干区”建设目标,在“精准和实干”上下功夫,全力攻坚精准脱贫,统筹推进社会事业。第二,要按照“83458”工作思路,严格落实乡(镇)党政“一把手”总负责制,推行职能部门、挂钩单位、乡镇“三位一体”脱贫工作同责机制,严格考核督查和问责追责。第三,加强驻村工作队伍管理,依托中央、省州定点扶贫协作平台,健全完善“大扶贫”格局。
2.切实把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打好扶贫“组合拳”。第一,要坚持重大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富民、长短结合、龙头带动、务实脱贫的举措,突出“三大特困片区”,围绕“六个精准”,抓实“五个一批”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第二,打好资产收益扶贫、“菜单式”扶贫、转移就业扶贫“组合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稳定性收入。第三,要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杜绝错评、错退,提高进退精准度。注重贫困退出对象巩固提升。第四,要深化脱贫攻坚投融资机制改革,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持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3.坚定不移实施教育振兴战略,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获得感。第一,要持续实施教育振兴金秋计划,稳步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加快推进县高级中学建设项目,着力抓好思源学校、新区幼儿园等一批PPP重点教育项目。第二,严格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待遇,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三,要深入实施健康绿春行动计划,深化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扎实推进标准化卫生院(室) 建设,继续推进中医院项目前期工作。第四,要继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和社保扩面工作,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公务员津补贴,严格执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用和村(社)干部补贴政策,积极落实自治州补贴和乡镇补贴。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绿春县要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3]为绿春县经济跨越发展服务。
1.制定培养人才规划。根据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要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相结合,培养更多各类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本地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培养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第一,可以与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政策进行定向培养。第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短期培养,以挂职、进修等方式进行培养,满足急需人才需求。第三,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满足技术性人才需求。
2.积极引进人才。引进人才难,特别是中高级人才难,是绿春县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争取更多优惠的政策;要努力把外面的优秀人才引进绿春县来,为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以合作方式共享人才。外面的人才引进难,本地人才留不住,致使绿春县处于尴尬境地。绿春县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医疗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互联网+人才模式,或定期交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共享,逐步解决绿春县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