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洁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马列教研室,安徽 阜阳 2361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这是我们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哲学反映了一个国家思想进步和发展的程度。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哲学体系。”[2]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如果一种文明或者一个时代出了某种问题,哲学也具有不可脱卸的责任。我们透过西方哲学对启蒙主义的局限所进行的批判,反思现代西方文明所遭遇的难题,汲取现代西方文明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走出一条健康的现代化之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总体来讲,西方文明通常是以希腊文明作为开端,公元前8、9世纪崛起的希腊文明,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原来居住在欧洲北部寒冷地带的日耳曼民族侵入到欧洲,现在欧洲人的历史就是从这开始的。经过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知识的飞速发展,才进入到近代文明,现代西方文明是在近代文明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西方文明有两大源头:希腊文明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我们经常是用那种象征的方式,把西方文明符号化为雅典和耶路撒冷。因为雅典代表着希腊,耶路撒冷代表着希伯来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深受这两种文明的影响,但体现的方式却不一样,希腊的精神体现在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基督教的文明体现的则是一种信仰的维度。这两个文明同时作用于欧洲人。科学技术涉及人的生活的问题,而信仰它涉及人的灵魂归宿的问题,二者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十分深远。
显然,发端于希腊的这种西方文明,由希腊哲学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式,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根源,在西方走上现代化这条道路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我们论及改革开放,就不得不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同一个道理。因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西方文明后来慢慢地成为世界的强势的文明。与此同时,西方文明还有它的另一个维度,就是信仰的维度。它体现的是一种超越式的思考和灵魂的归宿。公元1世纪左右,基督教诞生,逐渐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对整个西方,尤其对欧洲的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往的神圣价值“袪魅”,撼动了曾经的精神支柱——宗教信仰的基础,人们的信仰陷入了危机,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
1.资本主义发展遭遇难题。17世纪以来,启蒙主义发展迅猛,宗教信仰受到撼摇和冲击。这个是一个讲究理性、崇尚科学的时代。凭借着科学知识的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制度的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制度在欧洲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即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逻辑和要害,但是,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按照马克思的预言。究其原因,马克思从逻辑的角度预言的,就是资本主义发展逻辑的二律背反: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会极大地提高。另一方面,它的生产关系,又制约着的这种发展,最终就会引起社会变革。按照这种逻辑发展,的确如此。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去任由自己的矛盾激化下去。为此,资本主义国家施行了一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自身的衰亡。到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又重新展露出兴旺的势头。人们乐观地以为,资本主义已经摆脱了自身发展的困境,然而,20世纪初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甚至奥斯维辛集中营事件的公开揭露,人们又不得不开始全面反思西方文明。
2.科学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之间产生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而且它讲究理性、民主,崇尚科学,讲求人权。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种族灭绝,像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促使西方人开始进行了反思。
一方面是技术困境。所谓技术困境,就是说科学技术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另一方面是信仰遭遇困境。信仰虚无,价值多元等等。而二者的背后内,隐含着西方文明两大基本要素:科学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之间关系的问题。
近代哲学家们试图调和这两个方面,从而使两者成为一体,却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失败。此后,西方文明的问题,也基本都与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对立有关。
发端于希腊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使西方国家率先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助推了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简单地把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看作是一种物质文明,是远远不够的,在其背后隐含着的恰恰是西方的精神文明。一些后发国家尝试只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等物质文明,并将其直接嫁接到本土文化上去。毫无疑问,都遭到了失败。
西方文明的另一要素,就是信仰的维度。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家园——宗教信仰受到了强烈冲击,人们的精神的家园无处可寻,一下子就变得无所适从,从而陷入了信仰的危机。这就进一步促使人们反思西方文明,而西方人把反思的焦点首先落在了启蒙主义的问题上。
1.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在哲学家们看来,西方文明的问题可以追溯到从17世纪开始的近代哲学的主导精神——启蒙主义。
所谓启蒙,是少数知识分子精英自觉承担起教化大众的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它所针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在当时的哲学家们看来,就是要提倡理性,发展知识,崇尚科学,也即应对以往的问题,要用理性和科学去解决。启蒙的时代是理性和科学的时代。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很多基本观念都是那个时候奠定起来的。比如理性、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等,构成了现代西方文明基本理念。
毫无疑问,启蒙主义对整个西方社会后来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17世纪到19世纪,启蒙主义成为整个西方哲学的主导精神,但是,它也有局限性。西方人由此进行了哲学反思,围绕着对启蒙主义问题的分析批判,突出强调了其中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另一个则是对科学边界的反思。
2.对理性主义的反思。理性主义,主要是体现在认识论层面,在西方主要体现在科学理性方面。我们通常把理性看作是人和其他东西的区别,尤其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它所体现的一种能力,就是判断和推理的能力,通过层层地抽象来认识世界。它是由希腊哲学传统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西方古典哲学的一个根本理想,就是要论证宇宙的合理性,构建一个合理的哲学体系,以便为人们找到安身立命之本。自然科学的发展,恰恰说明了宇宙无所谓合理不合理。宇宙就是一个物理的宇宙,充满了偶然性、非理性、非人性。显然,要证明宇宙是合理的,就只能诉诸上帝的存在。
18世纪被誉为天体力学的奠基人拉普拉斯提出宇宙完全可以用自然的方式解释,没有理性的用武之地。由此,传统的理性主义发生了动摇。因为你要想论证宇宙的合理性,你是以宇宙的合理性为前提的。如果宇宙无所谓合理不合理,这个证明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这个时期恰恰就是传统理性主义走向衰落的时期。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的三大社会思潮——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都对传统理性主义造成了颠覆。
达尔文的进化使人们认识到:宇宙中的事物完全可以用自然而然的方式来解释,用不着假设任何超越的上帝存在。比如,人的起源问题,不是上帝创造的。人没有神圣的出身,人就是动物按照自然的法则演变而来的,叫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让人们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不是由理性决定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弗洛伊德使人们认识到:甚至我们每个个体,你的理性都不是有决定权的,下边有本我,上边有超我,对你形成挤压。基于此,人们逐渐意识到理性并不是世界的主宰,非理性主义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传统理性主义走向了衰落,人们开始进行了反思。
3.对科学边界的反思。科学技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当今时代谁也无法离开科技而孤立生存。但是,科技发展到今天,西方人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即科学的边界问题。这个边界并不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边界,它不能再发展了,只能这样了,而是说我们控制科学技术的能力是有限的,是有边界的。
1.反思启蒙主义的结果。启蒙主义带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科学理性主义、过分的主体性和人类中心论。这3个方面,在过去看来是有积极意义的,讲究理性,崇尚科学,讲究主体性、能动性,把人从宗教蒙昧中解放出来,从上帝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包括人类中心说,人道主义等等都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任何事物,一旦超出边界,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科学理性主义,其缺陷在于试图把一种自然科学的方式,去运用到自然、社会,包括人、人性本身上来,也即所有东西,都把它作为一种自然科学处理的对象。
过分的主体性,容易造成人类中心论。在这种学说看来,人不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而是宇宙的主人,这也致使西方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把人看作是环境的一部分,而是把人看作是环境的主人。其结果,导致对地球能源的无止境榨取,最终引起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恶劣等等。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可以归因于启蒙主义的这种狂妄的、乐观的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说。
2.反思理性主义的结果。第一,理性,归根结底是人的理性,科学理性也不过是理性的一种功能,并非理性的全部。这就意味着所谓绝对理性或者宇宙理性,不过是一种妄想,理性只能是人的有限理性。当人们过分强调理性而没有意识到理性的局限的时候,把有限的理性放大为无限理性,其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人类盲目地狂妄自大,不加审视、不加批判、无限制地使用理性,必然会带来灾难。
第二,传统理性主义的衰落,使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严重失衡。传统的理性主义走向衰落,主要是在价值理性方面。在此过程中,工具理性却发展起来了。按照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观点,所谓工具理性,就是强调一种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讲究效用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功能。工具理性不考虑最终目的是什么,不关心价值取向。所谓价值理性,恰恰就是突出目的的合理性,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关注最终目的是否是合理的。价值理性,在欧洲是由基督教信仰来维护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个平衡,工具理性发展了,价值理性衰落了,也即所谓上帝信仰的衰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西方人也面临着信仰的危机。
第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二者是要平衡的。科学技术应该以价值理性作为目标,把它控制在为人服务而不至于伤害人的范围之内。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当中,二者却是失衡的,工具理性越来越突出,价值理性越来越萎缩。马克思韦伯称之为“理性化的悖论”,即社会越来越合理,但人的生活却越来越不合理,越来越非理性。也就是说,社会的合理性是体现在工具理性上的,考虑的是如何运转,让社会工作越来越合理;人的生活是要追求和体现价值理性的,但现在的社会却到处充斥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的事件,令人发指。
此种现象正是现代化的一个悖论:形式上它越来越合理,但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说,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精神文明却越来越萎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就类似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现在也要关注这两者,既要科学精神,也要讲人文精神。科技进步,促进的是人的物质生活;人文精神,关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3.反思科学边界的结果。第一,科学不是绝对真理。人们往往会把自然科学看作是绝对真理的化身,通常认为科学家们是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的,他们是客观描述这个世界的。但是,在西方人们的反思中,有一种观点,就把它看作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20个世纪70年代,欧洲的爱丁堡学派提出SSK理论,即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纯粹不带主观偏见、客观地描述世界,不过是人的理想,现实中是无法找的。科学家们都是带有社会的、文化的,甚至个人的因素去看世界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也并非是带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爱丁堡学派借用文化人类学的理念,提出一个概念,即地方性知识,即由某一种文化所产生的特有的东西。我们往往会说西方的科学不是“地方性知识”,是普遍的。而我们自己产生的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比如,有些人认为西医是科学,中医就是“地方性知识”。但是,按照爱丁堡学派的解读,西方产生的知识也是“地方性知识”。换言之,它给予任何一种“地方性知识”以合理的地位。既然西方所主导的科学,也不过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那么,此前在西方科学评判体系中被认为是非科学的东西,此时就需要重新做出评判。
第二,科学技术的使用是有限度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够毁灭人类。20世纪,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爆炸。70多年过去了,核能的和平利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使得全世界人民都开始重新检验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目前,中国核电站的数目及在建量,都是世界第一的。核能的确有干净、不污染、高效等优点,但其危险亦是巨大的。
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人类文明的困境》中说道:“人类物质文明越发展,对正义、善良和美德的需要就越迫切,正义物质文明才能有益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心灵尚未发展到可以驾驭物质文明的水平,尤其是现今时代的道德真空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恶化。”[3]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为人类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损害人类,甚至毁灭人类的可能也日益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有现代化以来,反现代化的思潮就从来没有消失过。所谓反现代化,就是认为现代化给人带来的并非全是益处,人类应当自然而然地生存,不需要现代化的东西;当今时代的人类理性还不足以驾驭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现代化发展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和道德衰落问题,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愈发严重。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20世纪60年代接受《明镜周刊》记者的访谈时认为,“技术在本质是人靠自身力量控制不了的一种东西。”[4]记者当时就问,还控制什么呢?一切都在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很舒服,到底还要什么呢?海德格尔的回答是,“一切都运转起来了。这恰恰是令人不得安宁的事,运转起来并且这个运转起来总是进一步推动一个进一步的运转起来,而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也就是说,人类是不需要控制的,但科技自己就运转了,人类反而变成了它的附庸。人类要建设现代化,现代化是要为人类服务的,不是人类为现代化服务的。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时候本末倒置了,在现代化这个大机器的运转中,人类反而变成了这一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必须要按照它的节奏走。人被从地球上连根拔起,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他甚至说,“当我看过从月球向地球的照片之后,我是惊慌失措了。我们根本不需要原子弹,现在人们已经被连根拔起。我们现在只有纯粹的技术关系,这已经不再是人今天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因此,人类不需要技术,人类就应该生活在自然之中,生活在地球上,而科学技术让人类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1.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要避免西方的局限。对启蒙主义的反思批判,也不能不涉及中国人自己的问题。通常说,中国的启蒙运动发端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打倒孔家店,要全盘西化。1919年,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讲到封建礼教吃人。当时就要抛弃这些东西,学习西方先进的观念。从那时候开始,就确立起来要启蒙的思想。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近代史,就是一个启蒙和救亡的二重奏。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现代化的道路分成内源型和外源型两种。[5]内源型现代化,它自己的传统就自然转化了,而外源型不一样。受到外来的影响之后,就会使现代化和它自身的传统发生激烈的冲撞,而中国面临的就是此种情况。
李鸿章说我们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是由西方人引起的,帝国主义列强引起的。我们不得不学习西方,中外的关系就引发了现代和传统的关系。毫无疑问,我们踏上的这条现代化之路是由西方人开辟的,而现代化的精神,就是启蒙主义的精神,讲究理性,崇尚科学。哈佛燕京学社主编的《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其编者手记里写道:“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执着而绚烂的梦:启蒙!对整个中华民族进行思想启蒙,只有启蒙才能让中国脱胎换骨,只有启蒙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只要他们以为能够用自己的身份说话的时候,他们嘴里流出的总是同样的喃喃梦呓,启蒙、科学、民主,虽然枯燥疲惫,但是无穷无尽永不休止。现在应当是梦碎人醒的时光了。”[6]
这段话里面幸灾乐祸的心态溢于言表,西方人已经在批判启蒙了,反思启蒙的问题了,而中国却依然追随启蒙精神,岂不是很可笑?这显然是把现代化与启蒙精神尖锐地对立起来,把现代化带来的一切问题都归罪于启蒙精神。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越过启蒙而直接实现现代化,但在西方人已经开始反思和批判启蒙主义的时候,我们的现代化之路显然要避免西方的局限。启蒙的同时又要避免启蒙的弊端。例如,发展的同时还要顾及环保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走出一条绿色健康的现代化之路。
2.正视启蒙与现代化及传统文化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启蒙主义确实为现代社会中一些核心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现代社会把自身所遭遇到的困境清算到它身上,也并非空穴来风,它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西方哲学对于启蒙和现代化的反思和批判,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毋庸讳言,如果把当今时代我们所遭遇的问题都归因到启蒙或现代化身上,显然也是片面的。也就是说,这一切后果并不都是追求理性、科学、民主惹的祸。客观地说,中国启蒙的任务还只是在行走在路上,说它已经完成,还为时尚早。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换句话说,科学和民主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假如一味批判西方启蒙精神所引导的现代化,把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对立起来,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两者必居其一,要么回到复古的路上,大兴传统文化而放弃现代化;要么摒弃启蒙,直接用传统文化来推进现代化。显然,这两者都是行不通的。
启蒙精神是引导当今世界现代化前进之路的核心理念,这就表明,启蒙是任何国家现代化之路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是无法被超越的。一个国家,可以选择不走现代化之路,但要实现现代化,就不可能迈过启蒙而直接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含着启蒙精神形成的一些理念,理性、科学、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公正、法治等等,这些无疑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启蒙的批判不是不可以,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方案也不是不可以做出调整,但是,启蒙所代表的精神在当代仍然有它的价值,这一点对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结合我们自身情况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要处理好启蒙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启蒙,一方面是当今时代我们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理念,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我们的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之后,乌托邦坍塌之后,我们还想在怎样的知识和道德基础上建设我们的共同生活?”[7]我们该何去何从?中华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明天该去向何方?传统文化中的确拥有丰富和宝贵的人文资源,对我们走出当前的精神困境,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就此来说,从两者融合的视角来看待传统文化与启蒙以及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和可行的,不能把传统文化与启蒙、现代化截然对立起来。
当今时代之中国,谈及弘扬传统文化可谓时机正当:一方面经历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已经有目共睹,中国人有理由有底气弘扬自身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继承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无可厚非,但是,同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
1.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拒绝启蒙、拒绝现代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启蒙是相互排斥的,甚至传统文化的坚定维护者提出反启蒙、反现代化,拒绝启蒙和现代化。正如前文所引用的《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的编者手记记述的那样,认为只有传统文化才能救中国,把启蒙视为毒药,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当前,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宏图正在绘就,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避免启蒙与现代性的局限,以及适时对启蒙和现代性进行纠偏无可厚非,而如果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拒绝启蒙、拒绝现代化,就会陷入发展的两难境地。启蒙本身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阶段,我们无法直接跨越而实现现代化。弘扬传统文化本身也需要进行启蒙。历史的发展是继承与扬弃,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并非两者的断裂,跨越启蒙单独弘扬传统文化,显然无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中国的启蒙运动一开始就先天不足——这就是中国人理性精神的缺失,而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会步入复古的老路,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启蒙精神的指引。
2.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传统与现代。我们现在遭遇的问题,恰恰和中国启蒙运动现代化初期遭遇的问题相反。现代化初期,人们更多的是在考虑西方现代化的种子如何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土壤里生根发芽;今日,人们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之所以强调两者的不同,正是要纠正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视为水火不容的错误观点。今日之中国与启蒙运动之初的中国不同,现在许多有关启蒙和现代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融入社会,西方现代化对今日之中国影响至深。在此种情景下大谈弘扬传统文化,其阻力和难度不啻启蒙之初奋力使中国走向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一困难,不仅是来自于古老的传统被破坏,更重要的是适应传统文化生长的土壤几乎消失殆尽,需要重新进行培育。而更需注意的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弘扬传统文化,而非考虑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五四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的破坏式非理性启蒙,致使传统文化被连根拔起,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复存在,也给今日之中国弘扬传统文化带来疑难。另一方面,倘若我们为弘扬传统文化而拒绝启蒙、拒绝现代化,这将无异于开历史倒车,妄图阻挡现代中国前进的步伐。全球现代化的进程究竟是福是祸,我们暂且不管,既然踏上这条征程,我们必须一路前行,况且我们在这条现代化之路上,前进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并非让一切现代都回归传统,才能解决现代社会的疑难,而是要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融合传统文化,这才是我们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面临的难题,一方面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如何使自身适应当前的现代化,这显然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融合传统与现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
3.弘扬传统文化,回归价值平衡。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平衡,才带来诸多问题和矛盾。而我们却并不能因此而停止现代化的步伐,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创新、发展、进步,决定了这条路不进则退,犹如逆水行舟,唯有不停创新发展,才能获得生存。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失衡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破解,给出时代的答案。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人们的幸福感普遍缺失,社会的焦虑、焦灼愈发严重。也就是说,价值理性的缺失,让人们无法找到内心的平衡,陷入愈来愈深的迷茫之中。
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物质文明的问题,但它没有办法解决人的精神问题。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恰恰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启迪和智慧是非常多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参加“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作《东亚社会的新儒学的传统对多元现代性的启示》报告时指出:“中华文明是一种对话文明,儒家人文主义传统能够消除西方启蒙价值观主导的所带来的负面效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对人的内在精神追求,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恰恰可以弥补启蒙主义带来的局限,回归价值的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不仅为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也为全世界提供精神家园。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渗透在日常习俗之中的传统文化,依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现时代的每一位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9]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今日之中国,已经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现代化征程,在前进的征途中,要始终保持传统文化对现代化价值失衡的纠偏和必要的控制。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宝库,要在解决现代化之路的难题上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走出一条健康的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