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波 黄东英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舆论概念有悠久的历史,在古时中国,“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因此,舆论又可以解释老百姓或普通人的言论或意见。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涉社会生活。在政治领域,学者对舆论进行了诸多研究。哈佛大学教授V.O.KEY认为“舆论是民间所持守的、政府要仔细听从和考虑的意见。”也有学者认为,公众舆论不是多数人的意见,而是在公共领域里活跃的意见。[1]在政党政治中,掌握舆论话语权,才能宣扬政党主张,引导思想理论潮流,最终取得意识形态主导权。
抗战时期,举国内迁,使得云南城市经济及产业结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都市人口急剧增长。据有关学者研究,1937年,昆明全市人口为142657人,1941年达到255462人,增加了79.07%。[2]在文化交流方面,大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继西迁。据资料记载,为了保存我国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此间迁往云南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组成为西南联合大学) 等10所著名大学。除了中山大学与武昌华中大学之外,其余学校的校址均在昆明。
大批学校及知识分子入滇,对云南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云集昆明的史学界人士有钱穆、顾颉刚、蒋梦麟、吴晗、陈寅恪、白寿彝、方国瑜、江应樑等,文化界人士有费孝通、茅盾、曹禺、范长江、闻一多、李广田等。他们不仅带动了云南社会开化与教育发展,而且也为云南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不少大家都直接参与报刊史学专刊的编务,如著名史学家吴晗担任《文化周报》总编辑;顾颉刚在《益世报》上开辟《边疆》周刊进行边疆史地研究;方国瑜、向达、凌纯声、楚图南等主办《西南边疆》杂志,对西南地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林同济、陈铨、雷海宗等编辑了《战国策》半月刊等。[3]史学界、文化界名家云集昆明,为云南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云南报刊的发展。据王作舟等学者的研究,“抗日战争是云南新闻业最繁荣的时期。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云南先后出现各种报刊达68种之多,这是云南新闻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4]
抗战时期,云南地区虽然报纸种类繁多,但许多报纸寿命不长。不少民营报纸或因经费不足、经营不善而停刊,或因触怒当局被查封。国民党官方报纸仍然是当时新闻事业的主导力量。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关于争取中间势力,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起来,党也把云南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之一放在对《云南日报》的渗透引导上。因此,考察党对云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云南日报》的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有三份《云南日报》。第一份《云南日报》创办于1909年10月,即清末宣统年间,停刊于1911年10月。第二份创办于1916年9月,即唐维尧治滇期间,同年12月停刊。第三份为云南省政府机关报,在龙云及其幕僚们的筹划下,创办于1935年5月4日。在1935年5月7日出版的社论《本报目前的任务》一文中,《云南日报》提出报纸要“传达地方消息以疏通国内声气、宣达政治法令以进行地方建设、介绍学术思想以转移社会风气”,并对这一目标做了明确说明。
事实上,《云南日报》的创办与龙云维护个人利益密切相关。面对蒋介石中央政府的步步紧逼、深入渗透,云南省主席龙云不得不表示顺从和拥护,但贵州军阀王家烈被解除兵权的前车之鉴,也使龙云深知蒋介石心狠手辣,时刻有被蒋排挤下台的可能。因此,为了对抗蒋介石对云南的控制,龙云迫切需要创办一份报纸来做宣传工具,宣传政令、收买人心,为己所用,实现“滇人治滇”的政治目的。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巧妙利用龙云与蒋介石的矛盾,灵活运用统战政策,成功打入《云南日报》内部,及时建构起公共言论平台,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政策与领导人的主要观点。
创办伊始,由于蒋介石与龙云的矛盾还不突出,《云南日报》惟国民党马首是瞻,大量使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云南通讯社的电讯,充斥着拥蒋反共的新闻,以图保全龙云权力。1935年5月10日,蒋介石夫妇到达昆明后,龙云的谋士龚自知发表社论,极力吹捧“蒋委员长为实现中国革命复兴之伟大领袖”,龙云的剿共总部参谋长廖行超5月14日在报上发表《欢迎蒋委员长感言》,把蒋介石喻为拿破仑。这些吹捧文章,既是为保住龙云的政权,同时也反映出龙云对蒋介石的忌惮与不安。《云南日报》早期,对红军的报道多有造谣中伤,在各县新闻中,大肆诬蔑红军的“剿匪”消息也源源不断,反共成为当时报道的特定内容。
针对该情况,云南地下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先后派李立贤(陈方)、杨亚宁、刘浩、欧根等人打入昆明主要报社,在社内建立党支部,团结新闻界和文化界中有影响力的人士,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策略进行巧妙而灵活的斗争。在早期的《云南日报》中,正版可以说是反动的,所受的新闻监管也比较严苛,地下党组织就改为在国际版的《国际时评》副刊和《南风》副刊等版面上做文章,争取进步人士支持,将版面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昆明市政府机关报《新滇报》的前负责人、进步人士饶继昌任《云南日报》采访部主任,报社内有张子斋、刘惠之、唐登岷、李立贤(陈方、李健平)、杨亚宁等多位共产党员,都在重要岗位担任职务。
在争取云南日报《南风》副刊上,副刊编辑张克诚虽不是党员,但思想激进且勇于斗争,始终被团结在党的周围。他之前主编的《新滇报》副刊《小宇宙》,在昆明文艺界立起了新旗帜。1937年12月担任《云南日报》编辑部主任,1938年3月29日当选云南文艺工作者抗敌协会主席,1944年4月11日升为《云南日报》社社长。抗战爆发前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在《云南日报》正刊很少见到,但是,张克诚主编的《南风》副刊却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唤起民众和打开出路!”——《云南日报》发刊词明确地树立起它的宗旨。在被誉为“南风第一声”的文艺副刊第一期发刊词中,张克诚旗帜鲜明地写道:“南风的对象是全体的,不是局部的。……我们应以全体民众为我们的对象,以整个社会为我们发刊的目的。”其教育民众、启蒙民众、改移社会风气的责任跃然纸上。[5]
《南风》利用副刊表现形式多样,新闻检查相对宽松的特点,“七·七”事变前后,重点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刊载了张子斋的《侵略者的新作风》(1937年3月15日第4版) 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毒焰》(1937年7月22与23日第4版)、江溯的《谁才是和平的仇敌》(1937年3月31日第4版) 与《牺牲已到最后关头》(1937年7月20日第4版)、季生的《保卫我们的民族》(1937年7月10日第4版) 与《全民族抗战的几个问题》(1937年7月29日第4版)、杨弗的《炮口下的和平是可靠的吗?》(1937年7月24日第4版) 等多篇评论,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质,提出当前最急迫的问题,就是立即停止一切内战,动员全国人民一致抗日,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南风》还刊登进步文艺工作者李珩、共产党员张心聪等的抗日木刻,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同情贫苦大众的民生之艰难困苦,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中国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存亡危在旦夕。
1.事前管理不到位,造成税款流失。简政放权后,有很多税务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不需进行事前调查。同时,对税务机关进户执法进行了规范,税务人员进户检查的次数相对减少,这就有可能导致难以第一时间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如纳税人领用10万元以下增值税专用发票,不需要税务人员做事前实地查验,有的纳税人趁机虚开发票后走逃。又如出口退税无纸化后,则很难对电子数据进行保存和核查取证,企业出现违规退税、骗税,难以追责,造成税款流失。
这些作品,教育了民众,启发了民智,犹如号角团结云南民众,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与勇气,推动了云南的社会进步。[6]这一时期的《云南日报》由于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副刊生动活泼、针砭时政,受到进步读者欢迎,发行曾高达13000多份。
话语权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通常与人们争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在政党政治中,谁争取到话语权,谁就能引导舆论,引导社会心理,引导思想理论潮流。
抗战初期,由于编辑部内部共产党员的渗入以及龙云的默许,党的领导人关于抗战的主张得以及时宣传。1937年9月6日,《云南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龙云参加“国防会议”途经西安,与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西安机场的合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937年10月刊登了斯诺赴延安采写的《毛泽东论中日战争》;同年12月11日至17日,连续转载了彭德怀的《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先决条件》全文;12月25日,在头版刊登了大公报记者陆巧在延安专访毛泽东主席的通讯《毛泽东谈抗战前途——拥护最高领袖抗战到底》,采访中毛主席提及的林彪所写《抗日战争的经验》一文,也同时刊登在第四版。1938年7月12日,在第五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致参政会电》及其照片,电文昭告国人:“若要赢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坚持持久抗战。”9月4日,《云南日报》刊载了朱德在西安委托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带给龙云的信,信中大力称赞滇军输送军队输送物质,贡献对国家民族者尤多,并希望龙云“发动民众、巩固其爱国热忱,发挥其救亡伟力,痛必协力,缔创独立自由幸福之新中国,以符合历史上著名革命发祥地——云南之共荣传统”。朱德在信中总结了八路军在华北地区抗战取得的重大胜利和宝贵经验,认为坚持抗战到底,巩固扩大团结,是获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通过国统区合法报纸,宣传了中共坚持团结,抗战到底的决心,介绍了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的英勇斗争,在云南引起强烈反响。[7]从1938年12月26日开始,毛泽东的《论新阶段》连续十天在《云南日报》上刊登,后来,虽因国民党省党部的禁令而被迫中断,但影响巨大。原国民党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曾说:“我之所以能理解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这还是在1938年看过云南日报上登载的《论持久战》才晓得。”[8]
通过对云南影响力最大报刊的渗透,中共对云南地方实力派的影响产生了明显效果。1939年,龙云先后几次发表谈话,表示要忍受绝大的艰苦,绝大的牺牲,拥护抗战国策到底。同年7月7日,龙云又在《云南日报》上发表纪念抗战两周年的文章,进一步表示了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
1939-1943年间,国民党当局发起三次反共高潮,严重破坏两党抗战合作。此间,《云南日报》对共产党的消息报道明显减少。为扭转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强对龙云的争取工作,1943年9月,中共南方局派遣华岗同志为代表,及时到昆明与龙云建立直接联系。由于共产党耐心诚挚的工作,有的放矢以及云南与国民党中央的矛盾更加激化等因素,龙云摇摆不定的态度终于有了明显改变,开始向进步方向发展。在龙云的默许与支持下,1943年底,昆明的爱国民主运动又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形成一个高潮,昆明也因此被称为“民主堡垒”。与之配合,《云南日报》发表了不少文章,积极宣传民主、自由、人权,揭露中国社会反动黑暗势力,发挥了舆论为民主运动推波助澜的作用。[9]例如,1943年12月28日刊载社论《为伤病官兵请命》,批评大后方同胞为伤病官兵做得太少,要拿出真情,“不要挂在嘴上,而要放在心里,不要虚图外表,而要见诸行动,帮助伤病官兵,做他们有益的朋友”。1944年8月30日刊载社论《严禁贪污与根绝贪污》(昭通版于9月7日转载)大声疾呼:“我们现在主张用严刑峻法去处理贪污,只要贪污有据,不论官阶大小,部门如何,俱处极刑,至于国家报酬的多少,万不容作为贪污辩护的口实,必如是,人世间才有廉耻,放荡的弊风乃可矫正,胜利的带来,也才不受无形的巨大阻碍,未来的建国,也才具备起码的条件!”1944年9月22日,针对蒋介石政府大力宣扬专制独裁的“统一”,发表社论《申论团结统一》,指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集中发扬人民力量的真正团结统一,而不愿见任何一分的力量被抵消……只有实行民主政治才能真正动员人民争取胜利……统一的问题才不成问题,从而军令政令的统一也不成问题。”在1944年9月23日的社论《充实言论自由》中提出:“言论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没有言论出版自由,便不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团结统一,不能争取胜利,不能建国,也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因此不仅在平时需要言论自由,在战时更需要言论自由。”
这些文章针砭时弊,掷地有声,反映出云南地方党组织能积极利用局势,大力进行抗日宣传,在抗战中为共产党的观点传播搭建话语权平台,引导民众思想,促进了云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抗日战争开始后,进步新闻工作者与地下党人士在《云南日报》《正义报》《义声报》等报纸上积极撰文,呼吁云南各族人民一致抗日。《云南日报》在版面中大量报道滇军抗战、修建滇缅公路、滇西抗战等重大事件,呈现出鲜明的云南特色,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10]
1.报道滇军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省于1937年组建第六十军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训练有素的六十军在战斗中不畏强敌,表现神勇。1938年,云南省又组建第五十八军,并与第六十军和新编第三军组成第一集团军开赴抗日战场。滇军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做出了重大牺牲,体现了云南人民与中国人民宁死不做亡国奴的牺牲精神与大无畏爱国精神。1941年,滇军老三军在中条山战役中,全军官兵在孤立无援、陷入重围的境地中,英勇不屈,奋勇杀敌,大多数将士壮烈殉国,血染中条泣鬼神,宁死不屈护家园。
《云南日报》与民营报刊对滇军开赴抗战前线、进行台儿庄战役、滇军鲁南杀敌等事件给予了详尽报道。主要报道有《六十军部组织成立卢军长已于前日通电就职》(1937年9月13日第6版)、《滇军血战大展神威敌两师团歼灭过半》(1938年5月5日第2版)、《高师长抗战归来谈暴日作战能力不足畏》(1938年6月23日第4版)、《六十军鲁南抗战殉职官佐录是吾滇光荣是抗战先锋》(1938年8月9日与10日第4版)等等,真实反映了滇军英勇善战与前仆后继、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
2.报道修建滇缅公路。抗战爆发后,为突破日军的海陆封锁,抢运中国在国外购买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国民党政府决定修建滇缅公路。1937年,云南省龙云政府采取“非常时期”动员办法,下令滇西各县政府,征集民工修筑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全长1000多公里,沿途地理气候复杂,生存条件恶劣,既有高山峡谷,又有原始森林,土石工程异常艰巨。当时,云南的青壮年大都已经参军,剩下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大家纷纷自带口粮和工具,肩扛手挖,自制石灰和炸药,在缺乏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历时9个月,终于用血肉之躯完成了这一被誉为“新长城”的浩大工程。
《云南日报》《朝报》《益世报》等媒体,都及时报道了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进程与伟大意义,赞扬云南各族人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牺牲。著名记者萧乾受香港《大公报》派遣来到云南,他沿着滇缅公路一路观察,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先后奋笔写出《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六篇通讯特写,对修路的艰巨和云南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做了生动报道,至今仍是新闻通讯的代表之作。
3.报道滇西抗战。1944—1945年间,《云南日报》密切关注滇缅战场,大量深入报道了腾冲战役、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芒遮战役、畹町战役等滇西抗战的各重大战役。
在长达4个月的腾冲战役中,《云南日报》几乎每天都要从前线发回报道。在我军仰攻高黎贡山阶段,反映战事激烈艰辛的报道,如:“我滇西部队,于本月十一日(即五月十一日)拂晓前在宽约二百公里之正面、分路强渡怒江、波江行动之完成、至为迅速。我军于攻击前进途中、在若干地点曾遭遇敌军之强烈反攻悉经击退、敌我均有伤亡、刻我军仍继续攻击前进。”[11]反映松山战役艰苦卓绝、节节胜利的报道,如:“滇缅路怒江对岸松山、阴登山之敌方坚固据点,自被我X军何军长部于黑夜冒雨占领后,截至现在残敌业已肃清。现XX桥便桥经我工兵及民众日夜赶修、业已完成,今后我方运输给养、当可取道公路直达,不必绕道南线,此次阴登山之英勇攻击、使敌人完全陷入包围之中。”[12]
滇西抗战是抗战以来中国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而且揭开了反法西斯亚洲战场盟军对日军反攻的序幕。《云南日报》与其他媒体对滇西抗战的报道,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同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使全国军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为振奋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引导下,《云南日报》一定程度上敢于揭露国民党中央系统贪官污吏的罪行,针砭时弊,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如1942年报道滇西盐务舞弊案、云南高等法院院长胡觉贪赃枉法案等,发表国民党元老李根源的讲话,迫使国民党中央撤换高等法院院长。1943年8月9日,登载《今天的云南老百姓》一文,列举了云南人民所受的痛苦:物价飞涨;繁重而不堪重负百姓军需供应,军队扰害与水灾旱灾,造成民食堪虞;县政不良等等。
在滇西战争行将结束之际,疫病流行,鸦片泛滥,夺去了许多民众的生命。《云南日报》刊登《腾属四乡疾病流行死亡枕藉》[13]通讯《黑色的土地》[14]等多篇报道进行呼吁。针对远征军伤亡甚重,伤兵甚多问题,《云南日报》刊登《滇西战场的伤兵问题》,呼吁“前方的伤兵是值得我们爱护和重视的,滇西的这一次反攻是全面对敌总反攻的开始,滇西战场的伤兵又系仰面攻击攀登敌堡垒而致伤,尤其值得我们爱护和重视,因之我很希望后方同胞能够集中视线来重视这一个问题。”[15]
滇西战争胜利后,由于战事惨烈、兵役加重,广大滇西民众深受其苦,《云南日报》多次针对滇西灾民救济、滇西战区疫病与鸦片、滇西战区伤员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呼吁。“滇西办事处自成立以来、受灾民众仅得米数升、布数尺、既不救饥、复不救寒。故我滇西灾民,不满之情绪极为高涨、三千吨物资运来滇西、早在数月前即曾闻言,或系该处用以解慰民也者。”[16]
抗战胜利后,《云南日报》又多次发表社论,呼吁休养生息、复苏民力,尽快减轻后方各省人民负担。这些报道,既是中华民族统一战线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报人家国天下情怀的真实写照。正如李金铨先生所说,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运民生,其三部曲是启蒙、革命与追求国家现代化。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报人活跃其间,传播新知,激励民气,鞭笞腐恶,探索前途,凝合了中国士大夫传统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成一种鲜明的“文人论政”风格,蔚为现代中国的一道壮丽风景。[17]
到了抗战后期,《云南日报》成了龙云与蒋介石公开对抗的武器。1943年,龙云回到昭通,在视察会上强调“民为重,君为轻”的问题,还问群众为什么一提到蒋委员长就要站起来,这就是偶像崇拜。《云南日报》基本全文刊发了该次讲话,这自然引发了蒋介石的极大不满。1944年8月—9月间,《云南日报》刊登记者淮水采写的《西南暴风雨》和《湘桂撤退记》两篇长篇通讯,通过实地观察,揭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内幕、指挥者的昏聩无能和蒋介石消极抗日的本质。随后,延安《解放日报》进行了部分转载,新华社也据此播发广播稿,对蒋介石予以谴责。蒋恼羞成怒,随即指派兰衣社头子刘建群来昆查办,敲山震虎,整肃云南新闻界,追查进步人员。《云南日报》等报刊被迫在人事上作出调整,一批共产党人离开报社,宣传内容转向右倾。
此后,《云南日报》政治立场日趋反动,积极拥蒋反共,肆意歪曲报道,为国民党政权发动内战张目,后又因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到1947年9月30日,《云南日报》再也难以为继,只能被迫停刊。随后,云南省政府新闻处长潘仲鲁接收了《云南日报》的设备与人员,于10月10日改名为《平民日报》。《云南日报》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云南日报》在历史上存在了12年,见证了云南抗日的高潮与起伏。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统战思想,巧妙利用局势,对《云南日报》实施舆论引导,极大争取了地方实力派,启发民智,鼓舞和引导云南人民参与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洪流中,总结其经验与做法,对今天仍具有积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