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交助力文明交往
——以西安与奈良为例

2018-02-07 03:33:20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友好城市外交西安

李 聪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城市外交的概念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国际化、科技与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世界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强。城市的外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城市越来越成为国际外交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交往单位,其地位也愈发重要,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城市外交是对中央政策的延伸、扩展和有益补充,可操作性强。它通过信息交流的途径直接作用于外国民众,进而可能影响政府政策。城市外交还能够调动本地公共资源,吸引投资,展现城市形象,实现对外关系和国内发展的相互促进[1]。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中发表重要讲话。他讲到“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因此,中国人民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2]。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文明交往不应只局限于国家层面,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直接交往带来的价值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关于城市外交的准确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未能统一。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城市外交的定义,来自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学者普洛姆和梅利森[3]。他们认为,城市外交是城市或地方政府为了代表城市或地区的利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展与其他行为主体关系的制度和过程,是国家外交的重要依托和有力支撑。城市进而成为参与全球治理的对接平台。在我国,城市外交的兴起,既是全球化的影响,也是改革开放政策之下权力下放从而赋予城市更多交往自主权的必然结果。虽然在时间上我国对城市外交的敏感度落后于西方大国,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城市外交价值的肯定,城市外交必将在我国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城市外交的发展主要以国际间友好城市的形式进行。1973年,中国天津与日本神户成为我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次年,西安与奈良便缔结友好城市。显而易见,西安在我国城市外交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西安和储存大量丝绸之路珍宝的奈良,这一对国际古都的联合应该在新时代我国 “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发挥更显著的作用。西安也能够借此机会更好地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文化魅力,增强国际认知度,吸引国际投资,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西安和奈良的交往成果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丝绸之路不仅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通道,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来自西方波斯的白玻璃瓶、紫颤木画槽琵琶等稀有产品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而由日本使节等人带回日本,并最终收藏于奈良的正仓院,流传至今。可以说,奈良成为丝绸之路东方分支的终点城市。当时的奈良与古长安,分别作为日本与大唐的国都,分享并见证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况。同时,奈良本身也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是日本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精神故乡”。发展到现代,奈良以面向未来、建设新文化首都为目标,成为文化艺术和学术研究的据点。同时还拥有“法隆寺佛教建筑”、“古都奈良的文化遗产”两项世界遗产,尤其是第二项以城市冠名,由东大寺、兴福寺、春日大社、元兴寺、药师寺、唐招提寺、平城宫遗址和春日山原始森林等八处组成,堪称世界遗产之都[4]。遍布奈良历史文化景区的小鹿,更是完美展现出奈良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奈良城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并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从多个方面展示了奈良的特色。每年十月下旬至11月上旬奈良会举行正仓院珍宝展。另外,在每年的其他不同时期还有40多项文化活动,比如若草山烧山、春日大社万灯笼、鹿苑的锯鹿角、万叶植物园的春日舞乐会等独具特色的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

西安与奈良这两座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诸多共性。双方的交往史也十分久远。“丝绸之路”将西安与奈良在古代紧紧相连。而友好城市的缔结,则促使双方在现代密切交流,合作共赢。最近几年,西安与奈良的交往合作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2008年,西安市新闻采访组一行6人,参加日本奈良举办的纪念平成迁都1300周年前期活动,并与当地媒体进行了广泛交流。2010年3月,西安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公室与日本奈良财文化研究所在西安签署文化遗址保护发展协议书,中日两座古老城市将携手保护东方大遗址,内容涉及中日学术讨论会、研究学者互访和文化出版物互赠等多种活动。2011年12月,以“日本考古展·古都奈良考古文物精华”为主题的展览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正式落幕,该展览展出多件在奈良出土的各类文物,其中包括中日文明交流的文化宝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由此吸引了数万游人前来驻足观赏。今年是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9月,“2018·回望长安”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在城墙永宁门开幕。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致辞中分享了阿倍仲麻吕在长安的经历、西安与日本奈良之间作为友好城市的历史渊源、日本友人对秦腔艺术的执着等三个中日文化交流的故事。这些城市间的交往活动从多个方面拉近了西安和奈良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两座古都之间的了解。然而,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西安与奈良的城市外交虽然成果丰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反思。总的来说,西安缺乏明确的城市外交战略和相关的顶层设计,城市外交外事工作在城市规划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实际交往存在流于形式、过于重视结交数量、缺乏实际内容等不足。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群众对于西安与奈良的友好城市关系的认知度、参与度低的现状,由此导致了两者交往方式单一且严重依赖政府的倾向。这种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宣传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深刻反映了城市外交过程中对人的关注的缺失。虽为城市外交,但实际上是世界上不同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人为本应该是一切城市外交的内在精神,人作为城市的主人,是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精神凝结的来源,是构成城市形象的至关重要的组成因素。西安与奈良要想实现实质上良好的城市外交,不仅应该从吸引投资等经济方面的有利因素出发考虑,还需要加强民间交流,增进各个层面的广泛了解。只有这样,城市外交才能不仅限于一个时期和一个方面的短暂、浅层交往。与此同时,市民群众对于城市外交意识的提升将会使热爱西安这座城市的每个人自觉成为对外宣传的使者。表面上,城市外交的主导者是政府,实际上,真正实现城市外交目的的主导者应该是城市中千千万万的人,是市民群众。

三、西安发展城市外交的具体思路

相较于我国还处于城市外交的起步发展阶段,日本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城市外交策略。从一开始缔结友好城市主要是为了善意的表达,到逐渐注重城市外交的政治、经济效益。日本城市外交不断深入发展,渐趋成熟。成立了多个促进城市外交的组织机构。比如“日本交流与教学项目”,1987年成立,旨在促进日本地方团体引进海外人才、改进日本的英语教育、增进日本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地方政府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则邀请外国官员赴东京参加讲座,全面了解自治体系统,考察地方政府的运作。“专家派遣工程”建立了包含有32个领域的专家库,帮助海外地方政府提高服务质量。而“地方政府官员培训项目”每年会邀请世界各国地方政府官员赴日学习,参加语言及专业培训。“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不仅在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以及20个城市设有办公室,还开设了海外办公室与日本国内的各自治体联合组织 (如日本市长协会),成为这些协会的海外代表机构[5]。日本对于城市外交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进一步促进西安与奈良城市外交的发展,要求西安要敢于跳出自身发展的舒适圈,积极学习借鉴日本城市外交发展过程中适宜的经验。从与奈良的城市外交开始,不断深入全面扩展西安的世界“朋友圈”。

那么,西安究竟应该如何借助城市外交的力量展示自己、了解奈良以及世界友城,最终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我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一般说来,城市外交水平与国际化水平成正比。因此,要增强西安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外资在西安投资和更多的国际会议在西安举办。另外,还要提高城市软实力和市民文明程度。只有让西安成为一个古今并存、充满底蕴与活力的国际化都市,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城市了解西安,体验西安。

2.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奈良等友好城市的新闻媒体,主动向友好城市开展宣传活动,与其共办具有影响力的图片展、市情说明会。还可利用文化认同的发展模式进行文化输出和输入。在文化输出方面,可开设语言和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体验活动。在文化输入方面,应该向市民全方位介绍奈良和友好城市工作的相关情况,提升群众的了解和支持度。

3.促进西安与奈良等友好城市的全方位交往。积极开展优秀公务员、青年、大学生、妇女代表和新闻媒体、教育、文化等多领域互动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可邀请奈良等友城的学生来西安短期研学旅行,使友城各阶层了解发展变化中的西安。可在西安的居委会、村委会以及各类民间团体、组织中开展相应国家城市的语言教学、文化学习。

4.城市外交,是不同国家的城市之间的交往合作,意味着城市走出国门、更加国际化。这项工作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胜任国际交往活动的跨文化人才。因此,政府要注重人才培养,推进人才国际化。可在西安重要文化历史景点和外国人聚集区、机场、高铁、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成立外国人服务机构,管理、协调与友城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交往。还可效仿日本经验,设置专门的管理城市外交的组织机构。更加高效地开展城市外交工作,促进西安向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

5.注重实践与研究并行。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城市外交以来,目前,城市外交在我国还属于探索发展阶段。要充分利用西安高校和政府的学术资源,对西安与奈良等友好城市发展城市外交的历程、经验等进行总结,对发展城市外交具体措施进行探析,对城市外交的前景进行预测,促进政府落实城市外交的相关政策法规。

四、城市外交如何助力文明交往

城市因为商品交换成为文明汇聚的中心,是文明发展的缩影,聚集并传播人类文明的成果。西安与奈良的城市外交代表着中日两国古都之间的友好联系,它使远隔千里的两座城市不再遥远,使具有相似发展经历的城市携起手来。既有助于中日两国增强政治互信,也有利于双方经济领域的合作,引进外资的同时更好地“走出去”。另外,促进西安和奈良城市外交的开展,能够从深层次上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逐渐消除偏见。而提升城市中人的包容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这样,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才会真正活跃起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文明才愈加焕发生机。

一方面,世界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丝绸之路形成、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和动力,推动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协同发展。而西安与奈良在丝绸之路上分别作为东方起点和实际意义上的支线终点,保留了大量中西文明交流的证据,两者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中日两国文明同为东方文明,日本文明的发展也曾受到中华文明的浸润。日本在“泛西方化”浪潮之后也更加重视本土文明的价值,而其作为地理上的亚洲国家,曾经学习中国文明所留下的文明的内在精神也将会在之后的时代中愈加深刻。因此,中华文明和日本文明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两国之间的文明共生关系将会随着城市外交的深入发展而愈加紧密。西安与奈良这两座历史名城作为中日城市外交“先锋队”,定会在城市外交中越发了解彼此,发展自身。同时,还将大力促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西安和奈良各自所代表的中日两个文明体的联系必将更加密切。而其城市外交的经验也会推动西安和世界上其他更多友好城市之间的交往升级,使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友好城市外交西安
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一图看懂《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西安2021
Oh 西安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伙伴(2020年2期)2020-03-13 08:10:23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