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梅
摘要:本文从写作内容、写作角度、写作方法、写作结果四个方面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充分激发高年级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会写,乐写,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积极性;自由;自主;自然;自觉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有这样的尴尬与困惑:单凭每单元一次的习作训练是远远不能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的。那该怎么办呢?通常,我们采用写日记、周记等形式布置课外练笔。但这样的练笔,却让厌烦和无奈挂上孩子们稚嫩的脸庞,该如何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同时让他们拥有明媚笑容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写作内容,自由选择
被选入教材的文章,不管从思想内涵,故事内容还是结构形式上都是值得好好推敲的。同样的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要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可以从找到各个不同的切入点着手。
课堂上,教师可创设多样的内容展开训练。如:可以使根据插图写片段;可以使巧用课文内容补白;可以从整体上模仿一篇课文的谋篇布局;也可以是从局部上模仿课文某一段的写法;可以使一篇含蓄结尾文章的延伸续写;也可以是大胆展开想象改写……文章可供选择的契合点是很多的,就看教师有没有用心去挖掘教材,用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好奇地对文本发问。如,上完《半截蜡烛》,笔者从文本中挖掘出两个习作内容:一、根据文章的最后一句——“刚到楼梯口,蜡烛熄灭了”展开续写。让孩子想象蜡烛熄灭后的情境,结合课文情节,以《蜡烛熄灭后……》为题进行训练,此时孩子被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不愁无话可说;二、课文第六自然段为突出当时紧张的氛围,巧妙地用了一长段经典的环境渲染。于是,笔者就让孩子模仿这一段的写法,让孩子们用上环境渲染的方法表达自己做某件事时或激动或高兴或悲哀或紧张的心情。这两个内容都切合文本,同时也切合孩子的心灵和实际,真正做到了读写内容让孩子自己选,充分调动起了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
二、写作角度,自主选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学生对文本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那么面对同一材料或情境,学生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写作角度也千差万别。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学会多角度的思考問题,解决问题,笔者在语文课堂中,利用文本,进行多角度地阅读主题。如欣赏《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美文时,学生的理解多元而丰富。(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着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更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同一主题,内容相似,因角度的取舍不同,所写出的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畅谈自己的独特阅读收获。
三、写作方法,自然领悟
写作是一种创造,写是最能检测孩子语文水平的一项活动。如果说孩子动笔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那么之前对写作方法的领悟就是对这种结果的规划。因此,让孩子自主地领悟文章中蕴含的写作方法对孩子的动笔写作意义十分重大。
语文教材作为一篇篇规范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写作方法是值得每个人去细细领悟的。学生通过自身循序渐进的学习,也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让学生通过对比,通过回顾,来顿悟文章中所蕴含的写作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大量具有对比、类比意义的文章,让每个孩子自主地投身于阅读活动中,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这些写作方法也会自然地被孩子所领悟,这样所取得的效果也远远比完全由教师规划的效果要好很多。
四、写作结果,自觉评议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为由阅读教学所引申出来的这样的写作训练,笔者在平时的习作修改中将主动权交给孩子。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自评,教学生通过放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发现遣词造句中的不当之处,自己修改。其次,引导孩子互评——续写性的文章读后想想对方的想象是否合理,有没有根据文章正确地延伸;改写性的文章有没有弯曲原意,并做到适当补充;仿写性的文章通过把对方的作品与原文作对比,在对比中发现同学是否把我住了文章的写作要点;补白性的文章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想想儿子在废墟下的38个小时,是否做到了前后思想一致,内容承接,人物形象一致……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完成作文后,都会很主动,自发地去自评、互评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笔者在长期从事高年级教学中所总结出来的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做法,笔者认为,只要是能激发起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并不让学生产生抵制心理的习作方法就可以大胆尝试,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创新,让学生都能在我们的引导下绽放美丽笑容,会写作,乐写作。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