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

2016-04-01 09:00刘红平
科技视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觉培育

刘红平

【摘 要】“最美现象”是公民道德自觉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掀起了公民道德自觉培育的热潮,强化了公民道德自觉的共识,夯实了公民道德自觉的信心,提供了公民道德自觉培育的范例,有力地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最美现象”也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公众道德;培育;自觉;最美现象

0 引言

近期,“最美现象”频现,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呼唤,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反思和自省,它彰显了公众的道德自觉。但伴随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道德意识淡漠,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强调了公众道德自觉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国内学术界已有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它们主要围绕什么是公民道德建设、怎样构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探讨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但对公民道德建设中基于最美现象培育公众道德自觉,公众道德自觉在最美事件中的形成,如何发挥其内在机制,公众道德自觉的内涵及意义等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公众出现的“不美”现象的提出应对之策,如何让最美现象常态化等方面研究相对缺乏。

本课题以基于最美现象的公众道德自觉培育为研究对象,探索二者的联系,同时研究基于最美现象的公众道德自觉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1 主要观点

1.1 最美现象中公众道德自觉的形成机制

公众道德自觉的形成,经历了从民间发掘、命名最美的认同,到网络热议、媒介传播的体验、反省,到政府表彰和社会团体响应的积聚共识。

首先,由最美个体内心道德迸发,公众发掘并推崇,体现了公众最美精神的判断和认同;

其次,在舆论传播与互动热议中,公众体验到了善行的难能可贵,促使公众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反思,对美好道德情操的呼唤,对重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和谐美好社会的强烈期许;

第三,政府对最美人物的表彰与奖励,社会团体对最美人物的热捧与褒奖,进一步积聚了公众的向善共识,激发公众通过个体实践为社会道德建设注入正能量的觉醒和自觉。

第四,离不开政府倡导、舆论宣传、制度环境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作用,是内部动力与外部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公众的广泛参与性、最美典型的草根性、政府与公众的上下互动性。

1.2 公民道德自觉培育需要更多的“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对推进公众道德自觉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公众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深化公众道德建设,就要更多“最美现象”的出现,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能让“好人”受伤、做好事受伤应得到社会的救助和奖励,已成社会共识,但现有制度不能发挥鼓励、保护和保障“好人”的作用,制度保障、激励不健全的情况需要切实改变,有权制订规则的各级部门都有责任出台相应的规则。

(2)发展民间志愿团体。“最美现象”的形成,需要有人来组织、来带头,志愿者团体是能承担起这项任务的,我国志愿者团体不多,开展活动更少,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团体的成立,鼓励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

(3)搭建道德实践平台。要让公众养成帮助人的习惯,必须尽可能多的搭建道德践行的平台,让公众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自觉;同时表彰鼓励道德行为。各级政府道德年度楷模人物评选已成常态化,对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起了积极作用。

(4)营造道德建设氛围。文化部门要开展道德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新闻媒体应创新方式、加大宣传、发掘、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为营造公众道德自觉培育的氛围尽好责任。

2 培育机制

2.1 培育公众道德自觉的主要途径

第一,加大最美发掘力度,激发公众向善潮流。最美典型的草根性,在公众面前更具亲和力,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有效,助长了公众认同追随的热情。要推崇社会基层的凡人善举,褒扬群众身边涌现的平民英雄,发掘民间草根最美,在各行各业树立先进模范,让公众找到贴近自身且可以效法的模本,引导公众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激发公众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以德立身,以善施人,把美德善行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

第二,利用媒介传播最美精神,唤醒公众的道德反省意识。首先以最美人物为原型创作文艺作品,运用艺术手段,塑造感人形象,使最美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建立道德网页,开设网上道德论坛,开设道德栏目,引导公众通过短信、网帖、热线电话等形式,发动公众参与讨论最美精神,对道德热点问题开展评议,开启公众道德价值理性。

第三,开展最美道德实践活动,加深公众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与最美人物面对面对话、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听取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增进公众对最美精神的情感共鸣;同时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爱心结对、扶贫帮困等形式的道德实践和教育活动,引导公众参与道德实践,让生活与道德同行。

第四,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增强公众的道德认同意识。深入阐发传统道德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增强公众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同时,提炼具有广泛认同、体现公众价值追求的地方精神文化,加以倡导和弘扬,使之成为涵养公众道德自觉的精神源泉。

第五,缔造和谐道德环境,提高公众道德自觉能力。要营造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建立法律、制度保障,法制在一定程度介入道德领域,对道德行为加以规范;政府部门要重视政策的导向作用,构建公正廉明的政务环境,增加公众的道德张力,提高公众的道德行为自觉能力。

2.2 注重政策协同和制度创新,促进“最美现象”常态化

“最美现象”在全社会产生强烈思想共鸣和实践共振,对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具积极推动作用。推进“最美现象”常态化,关键要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制度化,要完备的制度来保障,保证常态化。

第一,建立道德楷模褒奖制度,把民间的道德自发行为引导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自觉。通过设立国家、省、市三级道德模范评选和奖励制度,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与道德模范为伍,与身边好人同行”的氛围。

第二,出台国家层面保护救助人权益的法规。尽快通过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有效地激发整个社会的善举行为。《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已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于2013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全国开风气之先。

第三,建立关爱英雄的社会救助制度。设立道德模范关怀基金,对英模及其家属进行褒奖和抚恤,提供优惠的社会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得到应有的社会回报等。

第四,建立道德失范问责追究制度。道德问题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但对于公职人员的失职行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健全道德回馈制度,树立道德应有权威。

2.3 公民道德自觉培育需要更多的“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对推进公众道德自觉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公众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深化公众道德建设,就要更多“最美现象”的出现,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能让“好人”受伤、做好事受伤应得到社会的救助和奖励,已成社会共识,但现有制度不能发挥鼓励、保护和保障“好人”的作用,制度保障、激励不健全的情况需要切实改变,有权制订规则的各级部门都有责任出台相应的规则。

(2)发展民间志愿团体。“最美现象”的形成,需要有人来组织、来带头,志愿者团体是能承担起这项任务的,我国志愿者团体不多,开展活动更少,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团体的成立,鼓励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

(3)搭建道德实践平台。要让公众养成帮助人的习惯,必须尽可能多的搭建道德践行的平台,让公众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自觉;同时表彰鼓励道德行为。各级政府道德年度楷模人物评选已成常态化,对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起了积极作用。

(4)营造道德建设氛围。文化部门要开展道德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新闻媒体应创新方式、加大宣传、发掘、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为营造公众道德自觉培育的氛围尽好责任。

3 应用价值和意义

“最美现象”是来自基层群众的自觉行为,回应了公众对当前道德危机的诸多质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引导人们追随美好的德行,自觉践行道德自觉。

1)能体现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传统美德与时代风尚。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

2)能强化公众道德自觉共识。公众用“美”,而且是“最美”来评价,是高度赞美,并热情地加以关注、传递,体现了公众的期盼。

3)能夯实公众道德自觉的信心。“最美现象”提醒人们心中自有良知在,特定的情境,道德良知被唤醒,“行将失望”转变为“心存希望,能做到问心无愧、良心得安,更有生命的质量和存在的价值。

4)掀起公众道德自觉的热潮。“最美现象”热遍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公众结合道德的学习教育,开展公众道德自觉的宣传教育,倡导公众践行道德规范,掀起了公众道德自觉建设的热潮。

5)提供了公众道德自觉的范例。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到“最美现象”中,形成了公众道德自觉建设的合力。参与不带“功利性”,带着真心和诚意,打动着公众的内心,是公众内心道德体验后发出的,是真性情的流露。

4 结束语

“最美现象”是多方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公众道德自觉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矛盾的负面影响,对公众正确的道德价值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守秩序、见难不帮时有发生;假冒伪劣、见死不救层出不穷;道德素质低下,道德自觉缺失。而道德自觉是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它促进主体向着真、善、美的目标迈进。在追求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我道德觉悟和道德品质,完善自身道德人格塑造,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公民的道德觉悟,唤醒公众的道德反省、自觉、自律意识。实现公众道德自觉,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精神文明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汪荣有.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J].道德与文明,2013(1).

[2]段治乾.伦理自发与道德自觉[J].社会科学,2014(7).

[3]方世南.主题道德自觉:价值、功能与实现路径[J].江海学刊,2014(6).

[4]娄勤俭.道德自觉是文化兴国的基石[N].西部网,2012,04,16.

[5]刘继勇.道德品质形成的系统过程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

[6]王淑芹.要重视制度对道德的维护作用[N].光明日报,2013,04,24(1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自觉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