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抽象理解能力还不强,很多时候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趣昧游戏,引发探究激情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科学课堂本来就是开放的,恰当引入些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片段一:“吹气球PK赛”。
材料:气球一个,装满水套有气球的可乐瓶一个,套有气球的空可乐瓶(大小各一个)。
激趣:1.这个东西你玩过吗(出示气球),那你能把它吹大吗?(请一名同学上前准备比赛)2.拿来看看这个气球(出示装满水套有气球的可乐瓶)谁能够把它吹大呢?3.再来看看这个(套有气球的空可乐瓶),你能把它吹大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比赛: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开始!
(发现只有在瓶子外的气球可以被吹大)
提问:大家发现了什么?(瓶内气球吹不大)
那先请大家来想一想装着水的瓶子里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预测:瓶子里有水阻碍了气球(引导:你的意思水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所以气球没有空间可以被吹大了,对吗?)
讨论:嗯,刚刚这位同学提到了是因为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气球无法被吹大,解释得很好。这个瓶子里的空间是被什么物质占据了呢?是什么呢?
预测:空气。
谈话:空气?那么,空气到底是不是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呢?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花样提问,引发深入思考
片段二:如何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过渡: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吹大这个气球呢?现在老师来变个魔术(撕掉胶带),再来试试看(气球吹大了)。为什么这一次气球吹大了呢?请大家看看这个瓶子跟刚刚的有什么不同?(瓶子上有个洞)
讨论:哦,原来是因為这个瓶子上有个洞,那为什么扎了洞的瓶子气球就可以被吹大了呢?
预测:因为空气从洞里跑出去了。
追问:啊?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来证明空气确实从洞里跑出去了呢?
提示:那老师有办法,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纸条),你想到办法了吗?
预测:将纸条放在洞口(对,如果有气体通过会观察到什么?)纸条会被吹起来。
小结:纸被吹起来了吗?(吹起来了)哦,那原来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使得证明它的存在十分抽象,而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还很薄弱,所以要借助其他的物质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三、多重验证,力争全面理解
片段三:纸在水里会不会湿
过渡:知道了空气可以占据空气,那你想不想来实践验证一下呢?可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科学上我们常常借助其他物体来帮助我们观察。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些材料来验证一下。
出示材料(去底、带盖的矿泉水瓶,纸,水槽),利用这些材料能有什么办法使纸在水中,却不湿吗?
板书:纸在水中湿不湿
预测1:将纸放在杯中,再把杯子放在水上。(演示,但是杯子也要全浸入水中,这时纸不会湿吗)
预测2:将纸塞入杯底,将被子反扣在水中。(演示,这个方法可不可以来试一试?)
实验指导:出示①盖紧盖子,塞好纸。②直进,不倾斜。直出,擦干。③记录纸有没有湿,并画图解释原因。
学生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演示:1.倾斜,冒出泡泡。2.拧开瓶盖,瓶口冒出泡泡。
解释:我们将瓶子倾斜,水就会进入瓶中将里面的空气给挤出来,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个小气泡冒出来了。
小结:通过刚才实验我们进一步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
反复的实验验证是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而且对于纸湿掉的原因也与学生细致地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的特性。
小学科学课堂灵活,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发展思维,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实验,同时辅以多样的提问、讨论、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实验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地思维方式,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