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娟
摘 要:本节课以体验式学习这种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细胞增殖中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是基于生物现象、史实,合理整合教材,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用梯度问题串不断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处发展,最后达到新知识的认知。
关键词:DNA;染色体;问题;体验;模拟
一、设计理念
体验式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理论的核心就是“做中学”。通常将传统学习方式比喻成“观摩游泳”,将体验式学习方式比喻成“自己游泳”。体验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活动,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体验式学习不仅强调用脑去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有丝分裂部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利用图片、动画和模型切身体验这个过程,引导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经历有丝分裂过程,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及必修二的减数分裂做铺垫。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增殖的必要性之后,继续对细胞增殖方式的学习。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主要涉及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纺锤体、纺锤丝、赤道板、细胞板等概念及分裂期各时期特征的学习。在教学中抓住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按时间轴进行的各时期变化,另一条是暗线,染色体的变化(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均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细胞增殖概念及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理性思维
基于细胞增殖的结果,用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推断完整过程。
3.科学探究
针对每个时期开始和结束的特点,利用简易模型探究、体验详细变化过程。
4.社会责任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设疑引导式教学——变被为主
模型模拟式教学——变虚为实
动画辅助式教学——变静为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人体胚胎发育图片,学生思考:生物体长大,主要是细胞数目的增加,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数目增加依赖于细胞的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是有絲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其对本节课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学习进行热身运动。
2、观察图像,总结细胞周期概念
(1)观察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思考:
①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些过程?
②一个细胞周期应该先是哪个阶段开始?是不是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细胞周期的起点呢?终点在哪?
③细胞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强调两点:连续分裂的细胞;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点,只是历经一个细胞周期。
(2)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周期图,指出间期所占的时间较长,思考:
①为什么间期较长?间期为细胞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②分裂间期比较长,是为细胞分裂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对你有什么启发?
讲述并展示图片“破茧成蝶”激励学生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③分裂间期进行哪些准备呢?(提示:主要考虑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含相同的遗传物质)
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分裂间期的研究。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使学生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充分理解。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观察动画,探讨分裂间期细胞的变化
观看有丝分裂细胞间期的动态演示画面,思考:
①分裂间期时细胞是静止不动的吗?
归纳出其主要特征:①DNA复制;②蛋白质合成。然后指出染色质复制后的形态。
②分裂间期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分裂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展示图片母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DNA)与子细胞完全相同,得出细胞分裂的核心就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而分裂间期就是完成复制,分裂期就是完成均分。
③我们已经知道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那么,在分裂间期准备好了的双份DNA分子是怎样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呢?
下面以植物细胞为例,看看细胞分裂期是怎样进行的吧!
设计意图: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明确间期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有丝分裂的核心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均分。
4、观察图像,推理分裂期过程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已经不能继续分裂了,科学家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只能通过观察对比不同细胞在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特点,推理归纳一个细胞在各个时期的变化。给出通过观察拍摄到的各个时期静止图像,推理细胞分裂过程图像的正确顺序排列。
设计意图:锻炼整体思维及观察能力,明确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下面各个时期特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5、比较图像、动手模拟、动画演示,推理分裂期各时期特点
在学习分裂期4个时期的特点时,均按照以下程序进行:①展示前一时期与这一时期的图片,请学生对比观察,思考变化是什么?此观察为静态变化。②动手用模型演示这一时期变化,思考变化过程?此观察为动态变化。③观看模拟动画,总结该时期特点。
以讲述分裂期后期为例:首先给出中期结束与后期结束的图片,学生思考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学生2人为一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模型动手,思考染色体如何均分到两极,启发学生向答案靠近。接着动画演示给予学生完整的动态直观感受。最后学生总结出完整的后期变化特点。
末期讲解结束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模型演示连续变化过程。然后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思考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动手演示中总结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中充分体现体验式学习,例如学生通过图片体验到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体验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体验到细胞是如何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的。在设计过程中在一些班级进行试验,学生课上积极性非常高,观察、动手模拟过程中充分思考、分析、推测,课堂效率很高。但是学生学习结束后描述有丝分裂过程特点时存在不全面、不精确等问题。但是本节课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较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来看,有很大进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