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服务创新

2018-02-05 00:12刘旭晖
科技视界 2017年34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服务创新

刘旭晖

【摘 要】“工学交替”是一种“知行合一、校企共培”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校企合作中发展起来的。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开展对企业的文化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的特点,从拓宽基础服务范围、开展特色服务方面探讨了高职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关键词】工学交替;高职院图书馆;服务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

高职院校是直接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机构,各校都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的合作关系。“工学交替”是一种“知行合一、校企共培”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校企合作中发展起来的。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开展对企业的文化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探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的特点

1.1 馆藏资源以专业型、实用型文献为主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内学习和企业實践并重,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的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图书馆,其资源建设不但要满足校内师生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合作企业的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展开,要求加大技术性文献资源的引进。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需求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原材料信息等诸多方面;作为生产经营者,企业还需要获取生产计划、经营决策等综合性的情报信息,对文献资源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为满足企业需求,高职院图书馆要加强上述文献的引进。这样既满足了教学需要,又为行业提供了最新、最专业的信息资源。

1.2 服务对象为校内师生和企业读者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集散中心,其服务对象通常为校内师生。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不仅要为校内师生服务,还要为企业读者提供专业性的文献信息和培训服务。学生是人数最多的读者群体,他们的求知欲强,阅读量大,阅读层次差别较大,这类读者的信息需求以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工具书以及文艺类书刊为主,信息需求呈现稳定、集中、阶段性等特点。教师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要求图书馆提供专业性和时效性强的学科信息。企业读者则需要获得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种实用性、时效性、综合性强的信息。

1.3 服务内容趋于多元化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除了满足校内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外,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时间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文献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基础性服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开展多种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如提供专业咨询、开发技术应用平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图书馆应承担更多的培训任务,如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素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等。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目标是:校企联合共建文献资源;构建科学实用的文献资源体系。

具体的服务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拓宽基础服务范围

2.1.1 对企业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文献借阅是高职院图书馆提供的最传统、最基本的服务方式。图书馆可以在满足本校师生读者的文献需求前提下,为合作企业的员工办理借阅证,提供书籍借还和报刊阅览服务,同时开放馆藏的各类电子资源,企业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查阅。这类服务的操作相对简单,占用的文献资源少,对图书馆的校内服务影响较小;能有效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并拉近与合作企业的关系。

这种跨出校门为企业开展文献借阅的服务,存在经费、与企业读者的沟通渠道不畅、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出面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制定相关的政策,为高职院图书馆向企业开放提供必要的条件。图书馆也要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主动下企业开展上门服务,了解企业员工的文献需求,建立灵活的用户联系机制;邀请企业员工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使图书馆真正走进员工的生活,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条件优越的图书馆可在节假日或寒暑假设立流动书车(或流动书架),为企业读者提供流动借还服务;各高职院图书馆亦可以结成联盟,共享文献资源,联手为企业提供服务。

2.1.2 数字化信息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高职院图书馆的服务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企业读者虽然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巨大的信息,但诸多的原始信息需要进行筛选并合理组织后才能被有效利用,高职院图书馆能为企业完成该项任务。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企业对接,为企业员工提供在线图书馆、网络导航、数据库检索等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实现服务环境从传统的“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另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开展“掌上图书馆”服务,将通信网络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手机通讯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即时进行文献信息的传输与服务,读者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获得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2.2 开展特色服务

2.2.1 建立专业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

(1)高职院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紧密结合,专业性强的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较为齐全,既能满足校内教学的需要,又能为社会和行业提供最专业、最时效的信息资源。图书馆还可以与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联合起来,并联手企业,整合学校各系部的专业特色资源,包括教师的教案、PPT、考试题库及科技处每年形成立项及结题的科研资料、教职工发表的论文、企业员工的科研成果等,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形成图书馆的独特馆藏资源。

(2)高职院站在企业的角度,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目标,建立符合企业信息需求的特色资源库,以企业的需求来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改革,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相互促进发展。另外,在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高职院图书馆要对企业员工展开资源库的推广与培训服务,增强企业员工对特色资源库的认知程度和参与、使用意识,以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

2.2.2 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部门

随着高职院图书馆对企业服务的深入开展,各种制约因素也逐步凸显:图书馆缺乏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经费不足、学校的各种资源难以整合等。为深化企业服务,使图书馆在组织结构上更加符合服务企业的需求,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部门,该部门以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为主,加入专(兼)职的专业教师,形成一个以图书馆为依托、整合学校各种资源的产学研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平台。

3 结束语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技能,是培养符合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高职院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前景广阔,责任重大。图书馆要主动下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探索并制定有效可行的服务模式,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校、图书馆、企业三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王涛.高职院校图书馆基于行业协会面向企业服务的探索[J].现代情报,2008(7):129-131.

[2]于春莉.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0(5):69-73.

[3]刘海新.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科技情报与经济,2010(32):74-76.

[4]杨琼.中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8):35-37.

[5]吴赛娥.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服务[J].图书馆研究,2013(1):89-91.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服务创新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