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课堂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优化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巧用“一题多变”的导学训练策略,挖掘小学数学文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内容,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对小学数学习题进行演变、引申和拓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欲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一题多变;导学;训练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中,在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和推行之下,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要引入灵活的“一题多变”导学训练策略和方法,吸引学生对于数学习题的解题兴趣,教师要适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導,启迪学生在“一题多变”的解题过程中形成发散性思维,较好地探寻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较好地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 “一题多变”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题多变”,可以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丰富化,更好地引领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理解和体悟,开阔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习题和例题的教学,通过“一题多变”式的导学训练策略,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习题解题的全新空间。为了达到“一题多变”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要做到“精选”“会用”“善变”,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例题和习题的价值,使之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索性,全面激发小学生的数学解题兴趣,增强小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一题多变”的借题发挥、适时变换和引申,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变通能力。
二、 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题多变”的导学训练策略运用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一题多变”的应用还较为浅显,教师应当将“一题多变”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题的基础和前提之下,以“一题多变”的导学训练策略,较好地帮助学生“以少胜多”、开阔思路,实现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触类旁通的理解和体悟。
1. 变换题目的假设或结论的导学训练
当学生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题目的变换:(1)景观小苑新建露天游泳池,假设它的长度为110米、宽度为90米,试问,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应当为多少平方米?(2)景观小苑新建露天游泳池,假设它的长度为110米,相对于宽度来说要多出20米,试问,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3)景观小苑新建一个露天游泳池,假设它的宽度为90米,相对于长度来说要少20米,试问,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由此可见,在教师不断变换题目的假设的条件下,学生轻松地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度、宽度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已知的长度、宽度假设,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从而在变换题目的假设的过程中,实现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透彻理解。
2. 变换题型的导学训练
在学生学习和初步认识圆的周长及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对数学题型进行灵活的变换,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如:假设圆的半径为2cm,则可以通过圆的周长公式得悉其周长为( )厘米,通过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得悉其面积为( )厘米。根据这个题型,教师可以进行变换导学训练:
(1)填空题型变换为选择题型: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2厘米,则可以得知该圆的周长为( )厘米,面积为( )平方厘米。
A. 3.14 B. 6.28
C. 9.42 D. 12.56
(2)填空题型变换为计算题:
给出一个圆的周长为12.56厘米,请同学们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这个圆的半径为多少厘米。
给出一个圆的面积为12.56平方厘米,请同学们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这个圆的半径为多少厘米。
(3)填空题型变换为判断题型: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2厘米,那么该圆的周长为6.28厘米,面积为12.56平方厘米。( )
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该圆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4)填空题型变换为操作题:
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变换:请同学们运用数学工具,画出一个面积为12.56平方厘米的圆,在图中标注圆心的准确位置,并画出圆的半径。
在这个实践操作题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感性理解和认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较好地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内化。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一题多变”的导学训练策略运用之下,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启迪,学生可以较好地突破固态思维的限制,进入到多角度、多层面的数学习题思考和分析之中,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和思考,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变中有不变”的导学训练策略之下,实现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理解和体悟,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会学习”,全面激活和调动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兴趣,诱发学生的解题欲望,从而较好地提升小学数学“一题多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小燕.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4,(08).
[2]李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路径[J].知识文库,2017,(15).
[3]戴中华.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习惯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5,(42).
作者简介:张志刚,江苏省溧阳市,溧阳市昆仑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