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继续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吉林省继续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路径;学习型社会
一、 引言
继续工程教育大会认为: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继续工程教育是一个国家强盛发达的基本保障。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指出:2020年我们国家要基本达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是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继续教育既能使中断全日制教育的社会人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加就业率,又能间接使整个国民的知识素质得以提升。可以说,继续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二、 吉林省继续教育现状
吉林省继续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来看处于中等偏上状态,据不完全统计,从继续教育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来看,吉林省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人均GDP以及当地继续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发展势头良好。吉林省继续教育人才资源存储量适中、资源比较充足,但与其他省相比,继续教育机会略有不足。可以说,吉林省继续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
为了提高吉林省继续教育管理实效性,吉林省教育厅着力打造吉林省继续教育板块,通过吉林省继续教育资讯网建立继续教育平台,发布继续教育信息,并启动相关继续教育项目,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与不同范围的教育活动。吉林省继续教育板块集中在自考本科、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公务员以及相关职业资格方面。领域涵盖较为广泛,但还有继续扩充的空间与潜力。
三、 吉林省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市场化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继续教育越发展,越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瞬息万变,以市场来激活吉林省继续教育需求,能把继续教育的办学实效性发挥到极致。目前,吉林省发展继续教育的市场意识比较淡薄,市场观念十分匮乏,绝大部分的继续教育机构没有对社会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整体运行理念比较落后,对企业、对社会需求变动的科学把握更是无从谈起。
(二) 吉林省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吉林省的人口众多,但是教育资金却十分有限,以至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根据吉林省的省情,我省大部分教育资金的主要投向是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如果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不失为适宜的决策,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只有与时俱进的调整财政教育经费结构才是最好的出路。可以说,投入不足一直困扰吉林省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其中大多用于高等教育,用于继续教育的投资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三) 办学形式略显单一
吉林省的科研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开办的继续教育大多数是以函授夜大学、自学考试以及全日制为主的学历教育。拥有终身教育理念的学员为数不多,大家进行继续教育的目的要不为了升职、要不为了评职称或者涨工资等等;私营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社会上琳琅满目,导致随意收费、随意办班,教学混乱、管理混乱的现象层出不穷,可以说,大大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
四、 吉林省继续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一) 解放思想,创新继续教育理念
吉林省要想使新时期的继续教育工作获得长足发展,就要解放思想,树立新的继续教育理念。首先,继续教育是竞争力的源泉。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比拼的依托是人才竞争,而继续教育是人才竞争的原动力;其次,继续教育是生产资本的关键投入。要提高国民素质、进行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继续教育是重中之重。可以说,继续教育就是一种资本投入,而既然讲投入,就要建立有回报的资本投入理念。
(二) 加强吉林省政府在继续教育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的职能部门,应高瞻远瞩地看待继续教育,认识到继续教育对我省的重要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负责的找出继续教育在我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继续教育保驾护航;同时,加大继续教育投入是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问题。吉林省继续教育要发展,就要加大相关投入,可以政府牵头,号召经济界、社会团体等多方投入,还可以鼓励个人尤其是受教育者向该领域投资;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以激励理论为依据,创新继续教育的激励方式,拓展激励的时空与幅度制度,健全激励政策,以期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社会服务补偿经费”制度,该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政府要积极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行动计划与丰富的继续教育活动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
(三) 建立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产学研高度融合,是全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吉林省今后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省,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很多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讲求实效、经验十分丰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企多种模式的合作,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捷径,能够使学校和企业各取所需、互创利益。
(四) 继续教育机制要与市场接轨
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教育的导向,继续教育来自于市场经济,理应具备市场化特征。第一,从业是导向,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在课程结构、实验项目设计上要有所突破,区别于传统专业培养方案,拉近学员与市场的距离。第二,鼓励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鼓励教师兼职。第三,生源是风向标,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市场。只有专业对路,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来达成这一目标。
(五) 吉林省继续教育的主体是企業继续教育
吉林省继续教育最主要的战场是企业,继续教育主要服务于企业,在战略制定上要与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营销战略相结合,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围绕企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工作,旨在培养适合企业的各种创新人才,比如:技术创新人才、营销推广创新人才等等。endprint
(六) 着力培养农业高新技术人才是我省继续教育发展的特色和基础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吉林省的基础产业。吉林省农业产业要实现现代化,要跨越性发展,需要继续教育为其添砖加瓦。通过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开发团队、营销推广团队,专注于吉林省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问题,旨在发挥继续教育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培养农村创新人才,必须坚持做到培养本土人才、乡镇企业人才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两高一优”农业和相结合;运用农业技术与建立高新农业技术工程相结合。
(七) “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吉林省只有把二者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与时俱进的、信息化的继续教育模式。第一,“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技术支撑建设应该立足于本省的实际需求。不要一味地选择高端技术,更应该关注实际需求、有效应用和成本效益;第二,“互联网+”继续教育遵循教育驱动和技术支撑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的核心作用发挥出来,同时也不能忽视技术人员的支持地位,高效完成“互联网+”继续教育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第三,互联网与继续教育的融合需要先进的网络管理经验和技术,要事先做好管理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课程教学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五、 结语
要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發展吉林省继续教育,我们就要把着眼点从原来的重视规模增长转向重视质量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吉林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更要鼓励社会多元化参与,创造环境促进吉林省各区域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使区域内的办学结构和区域内的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从而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多样化发展路径,使吉林省各地的继续教育实现全员化、信息化、终身化,进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对继续教育日益增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善迈,袁连生.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26.
[2]张燕.论我国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及如何提高继续教育质量[J].中国建设教育,2014(6).
[3]周正之.重视继续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促进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作者简介:
徐慧,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