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裕 朱江珂 高涵
摘要:本文整理描述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的基本现况并与世界三大湾区进行对比;从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社会交流开放度的角度出发,运用熵权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赋权得出对外开放水平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6年相关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度进行测度。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熵权法;AHP层次分析法
一、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基本现况描述
1.经济规模
据图,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面积是其他湾区两倍多,但单位面积生产总值排在最后,而人均GDP与其他湾区相比也相对较低。这反映相较国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有“人多面积大”的特点。
其二,湾区内的广阔腹地拥有强大的扩充和承载功能,规模效应和充分竞争使得资源向优势地区靠拢,各湾区的核心城市起资源整合作用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如2016年纽约GDP是9006.8亿美元,东京是9472.7亿美元,香港是3224.3亿美元,广州是2954.0亿美元,而深圳则是2936.2亿美元。值得指出,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其余湾区均仅有一座城市作为地区引领核心。如纽约,东京和旧金山。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城GDP拢共约等于纽约或东京,但并没有一座城市能担当引领核心的角色。
这反映出比较国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还未有一座城市能独当区域核心,部分说明了粤港澳大湾区仍有继续成长为成熟湾区经济体的空间。
2.区位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相较其他国内港口与重要峡口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距离都更加短。其次,从国内区位上看,粤港澳大湾区腹地资源充足,同时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走向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必经通道。湾区拥有的三个世界级集装箱港口,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均居世界集装箱港八强以内,湾区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000万箱次。
湾区内高效的交通体系更是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多项交通建设重点项目逐渐减少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之间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各城市日益增强的联系使得湾区内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城市网络效应愈发明显,形成强而有力的区位竞争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
1.指标体系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情况,共选取一级指标三个: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社会交流开放度;二级指标六个: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合同利用外资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依存度、旅游外汇收入依存度、境外旅游人数,以全面反映對外开放度。再通过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对2009-2016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座城市的开放度水平进行有效测算。具体指标设置与指标解释如下:
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是该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分别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合同利用外资依存度与实际利用外资依存度是该地区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旅游外汇收入依存度用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表示。旅游作为地区间交流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可以充当社会交流程度的重要标识。而境外旅游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对国际旅游的依赖程度,该指标也是世界旅游协会用以衡量一国开放度的基本指标之一。
笔者认为,测算开放度应单一地从结果或制度其中之一进行测算,或是在模型中厘清各指标间的因果联系,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成同一层次的指标进行处理,否则可能由于逻辑不清出现重复测算。本研究中,考虑到制度因素难以量化、开放经济支持度的影响因素过多,选择从开放结果出发,反推各城市的开放度。
2.度量方法
对外开放度水平的测算目前学界多采用单一的主观赋权或客观赋权的方法进行计算。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定权,同时考虑主观与客观因素,使定权结果更具有合理性。
层次分析法以主观赋权为主,同时采用一定的定量方法。首先划分开放度测算的层次结构:目标层为开放度测算,准则层包括两层六项指标,方案层为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座城市。其次,通过主观赋权构建重要性判别矩阵W,重要性计算方法按T.L.Satty(1980)提出的1-9标度法。再次,求出判别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与对应的特征向量AW=W,并对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重要性
从而根据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权重W=(0.2305,0.2305,0.339225,0.113075,0.0358,0.0358),所得权重通过检验。再通过熵权法,求出权重W,从而确定综合权重。由于各年各市的权重受当年具体开放情况影响,因此在此不一一列举。将各指标根据上述权重加权求和,得到开放度水平如下表所示:
经上文的计算可以发现,开放度水平较高的城市为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开放度水平较低的城市为江门、广州、中山、佛山。这反映了港、澳、珠、深四所城市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相反,广州市虽然GDP总量名列前茅,但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内资拉动,总体来看开放度水平并不高。从趋势上看,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开放度水平趋于平稳,开放度水平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总结描述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放的现况,并探讨了开放度水平测算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指标选取与权重测算。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人多面积大”的特点
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较大,与世界三大湾区同属第一梯队,但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角度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
2.湾区内各城市定位有待探讨,粤、港、深三城各有所长但都不能独当区域核心
区域内部协同与资源整合亟待加强,但湾区良好的地理区位、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以及人力资本的优势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
3.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进行合理定权,求出开放度水平指数
最终取近八年开放度水平指数平均水平后发现,近年来各市的开放度水平趋于平稳;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的开放度水平较高,而其他城市开放度水平则相对较低,据此可直接观察出粤港澳大湾区近年各城市对外开放情况的不同。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故而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仍有明显劣势,但其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湾区经济的基本条件。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密切关注湾区“人多面积大”特点,在发展过程中避免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2.尽快整合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优势资源,明确湾区内各城市的功能和职责,确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