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2018-01-31 02:54石丹丹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石丹丹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和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对我国现在所面对的经济问题有了一个深刻的分析,以及对于以后的发展,也有了更好的规划。本文将会谈一下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设

引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自主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经济建设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经济建设方略。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带来的优点

1.生态环境

森林的覆盖率得到回升,而且空气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好转。如北京2017年PM 2.5平均浓度58微克比2016年下降20.5%,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好转,同时也是对于我们发展理念的一个肯定,会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更有信心的走下去。这才是一个健康持续的发展模式。

2.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不断的进行增长。五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1%,2017年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增长6.9%,比2016年加快0.2个百分点,是自2010年增速持续下降后的首次反转。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我们经济实力上的一个增强。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认识

1.立足于国情

经济体系建设必须要做的就是立足于本国的国情。每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家制度的不同决定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制度。我国的经济建设目标一直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制定计划。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论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我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动力问题。它最终的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诸多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3.坚持底线思维

所谓底线思维能力,就是根据客观实际设定的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任务非常的繁重,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军事等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面临的矛盾十分的尖锐。对待任何事情的处理上不能够有侥幸心理存在,也不能把问题草率的就进行处理,对待每一个问题都应该认真对待。事实证明,只有记住这个思维,才能够在事情的处理上有危机意识,要有着收获到最坏的结果进行的预测,才能够不断的充分准备,取得进步。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的学习都是为了理论而进行的,实践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我们提出的经济建设理论都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为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理论与实践应该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继续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等主要思想贯彻到经济工作各领域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过程,而且要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落实好8大重点工作,确保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为实现“新两步走”战略目标,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进而用新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印证和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所以在提出经济理论的时候要考虑可实施性以及会帮助实践取得怎么样的突破,这才是关键之处。

5.理论知识的学习

要坚持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思想理论的学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新时代中国解决发展面临的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因此,《资本论》作为工人工人阶级的“圣经”,始终都是以实现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权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十分不易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来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借鉴一些经验的时候结合我们自身的国情,我们曾经借鉴过别人的发展,实施证明是行不通的,只有不盲目进行照搬,而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路。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只有不断的学习经验,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避开雷区,经济发展规律应该被我们不断的研究,不能够忽略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所以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加减的经验,只有这样这样的发展才能是有意义的。才能够使得我国的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增长。

猜你喜欢
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适合我国国情的家用电动汽车推广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