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探究性学习模式,分为5个阶段: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结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该模式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模式;实验;研究
“教学不应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及其方法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众多适应这种要求的教学方式中,探究性学习首当其冲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变“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热情高涨的主动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应用探究性学习来教学,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知识的罗列呈现—分析理解—应用巩固—评价交流模式,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模式,分为5个阶段: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结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下面以初中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说明该模式的实施和应用。
1. 提出问题
为了引入课题我们都会提出:物质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会生成新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会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会提出三种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到底是哪种情况,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实验探究
我要求学生上网或找图书资料先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科学家用实验探究的过程。再自己做实验探究,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解释上不够完善,我让学生补做蜡烛先后在敞开和密闭容器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测定实验。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探究小组”,小组每个同学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下星期上课时各小组进行展示。周末两天内,学校开放实验室,各课题小组都行动起来,我到现场巡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展示与交流
正式上课了。各“实验探究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上课前就交上来了。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再次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別提出的是有一小组的同学声情并茂地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讲了出来,即从波义耳的失误到拉瓦锡质量守恒的发现,还有个别小组用老师未安排的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更为可贵的是有些同学用日常用品,如家中纯碱、食醋、一次性口杯作为实验药品和仪器完成了实验。正如一位著名的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就是最了不起的人!他们通过查资料和做实验,不仅掌握了许多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发展。
4. 解释与结论
通过学生实验展示与交流,学生已经明确得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趁势引导学生能否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学生联系实验和已有知识,经过激烈讨论马上得出反应前后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的原因。也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都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5. 反思与评价
每一个“实验探究小组”展示完后,先由小组成员代表自我评价,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过程、目标、方法、效果。然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说出该小组的优缺点。教师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提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给出表扬奖励和努力方向。
二、 应用该模式主要收获与体会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激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探讨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另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不自觉地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就感,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难度较大,初三学生化学方面的知识能力有限。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些喜闻乐见的探究性小实验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满怀信心,保持对化学的持久兴趣。
另外在探究性的课上之前,应提前几天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各种准备,不然课堂时间往往不够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在课堂几十分钟,而是将学习的过程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读化学,在实践中做科学。
在学生探究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当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受阻时,及时给予启发、提示、点拨,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问题探索活动,要注意不是注入式也不是不闻不问,是让学生逐步成为真正独立的实验探索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出了结论,很激动很兴奋。为了继续促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注重对研究过程的评价,尽量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不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更不能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己见、发散思维以及各学科的交融和贯通。
可见,探究性学习模式,顺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必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丰硕成果,对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简介:
高淑,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六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