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应有时

2018-01-31 16:46郭旗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性意识青春期中学生

摘 要:青少年所处的阶段恰是性生理走向成熟、性意识唤醒、性冲动相对显著的阶段,发生早恋现象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和广泛性。本文基于“草坪教学”课堂上展开的思路,以中学教师的视角,对导致青少年早恋、影响青少年早恋的元素及探讨如何正确了解和看待早恋等问题,抒发个人见解。

关键词:中学生;青春期;性意识;性罪错

关于“早恋”这一话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央戏剧学院的黄磊老师谈了自己关于“早恋”的看法。他说:“15岁谈恋爱,我觉得还好,不觉得这是早恋。”他建议不妨用一种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叛逆,而不是硬碰硬。我十分认可黄磊老师的观点,在我看来“早恋”这个词语表达的不是很准确,青春期自然萌生的爱意是人之常情,正确引导很重要。当然,初高中是异性萌生好感的多发期,这个时期的我们面临更大的升学压力,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对于学生恋爱一般采取不支持态度。站在即将从事教育行业的准教师的立场,我十分理解老师们当时的心情。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这一关键时期需要老师看似不讲情面的“干涉”。

早期的爱恋≠早恋。我们要多角度看待这一现象,即感性中要有理性的思考。感情的事要感性,但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将感性的情感化作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优秀的人的欣赏是人之常情,但何不先将这份感情搁置?如若两人心意相通,可以先把眼前的学业搞好,等到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之后再做打算。理性对待学业,是基于当今时代属性的考量,没有知识储备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精力过度分散,不利于学业的完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对待“早恋”,处理的方式不如尝试“事缓则圆”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青少年早熟问题突出,早恋现象变得愈发普遍。对于男生来说,唯有此刻完成学习上的任务,才能够更好地负责她的将来。对于女生来说你要为你欣赏的人的“颜面”负责。很大程度上,妻子就是一个男人的“颜面”,而“颜面”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当把一份爱慕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的时候,那么“早恋”则趋离普遍认知中的“危害”了。

青春期产生的心理阴影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而现在学校和家长处理早恋的方法大多缺乏科学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也会随着学校不科学的管理被彻底激发,最终,很有可能产生反效果。很多初高中萌发的爱意最终没有抵过时间,往往是因为两个人没有站在同一平台。反观现实成功的早恋例子,男女生往往都在共同进步。

早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会占用较大比重的学习时间。如女生会用学习的时间来梳妆打扮,过度在意异性的言行举止。过早设想家庭生活,造成学业荒废,精神状态不集中。两性思维习惯的差异也会引发争执,对于学业的完成也是一种精力的损耗。中学是用来打基础的,青少年时期又是读书的黄金时代。很多项研究表明,中学阶段习得的技能以及思考方式对以后成年阶段的综合发展意义匪浅。虽然,我们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也一直进行着知识的“更新换代”,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青年阶段奠基的知识储备对他们后来学习的影响力之大以及中青年阶段获得的成就远高于其他时期。这个阶段,没有社会生活的繁杂,也没有家庭生活的压力,只需要“一心只读圣贤书”般的“清心寡欲”。人在全神贯注做事的状态下,往往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恋形成的婚姻大多不足以支持以后的生活。心理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生理的成熟度,过早迈入婚姻会造成很大的社会隐患。反之,生理与心理同步成熟的伴侣往往经历了系统完整的教育,或者说经历了高等教育。

其次,早恋容易发生“性罪错”。我国对于“性”知识的引入较西方国家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滞后。中学生早恋背景下,对异性身体结构的好奇心很容易驱使他们发生性冲动行为。对女孩来讲,“性罪错”带来的影响很可能伴随一生。这种影响不单单是身体层面的,而且是精神上的摧残。当然,这种影响同时也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且不说闲言碎语对人精神的摧毁,“性罪错”的后果极有可能带来“未成年母亲”的身份。中国对于“性罪错”受害方事后的保护措施尚需加强,“性罪错”受害方社会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因此,对于“性罪错”防患于未优于防患于末。早恋造成的最显著后果即是青少年过早踏入婚姻,某种程度上早婚带来的不成熟感也为婚后发生“性罪错”埋下伏笔。总言之,青少年既好奇又稚嫩的矛盾性心理的根源在于性教育的提前与社会化的滞后。

我国社会健康、光明、向上、积极的社会环境影响着每一位青少年,但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依然存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无不渗透着人际关系中的冷漠心态。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教育依旧是不过时的永久性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做好领域内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应关注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做好中学生健康教育与学业的衔接,是新时期教师业务能力的体现。早恋这一现象并不是简单存在的,它的成因来源于多方面,它的解决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面对早恋,积极引导,才能使我们的中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花有常开季,但开应有时!

参考文献:

[1]丘彩萍.《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早恋问题》[J].《中国当代医学》,2007年7月第6卷第14期,第106.

[2]萧田.《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与对策》[J].《广东教育·教研》,2007年第3期,第7-8页.

[3]王英春,顾喜芹.《初中生“早恋”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7年4月,第44-45页.

[4]满洁.浅谈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2.

作者简介:郭旗,江苏省镇江市江蘇大学教师教育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意识青春期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女性性意识的自我暴露
由作品《胜利之吻》引发的思考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从性意识“抬头”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