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楼+��
摘 要: 課堂教学究其本质,就是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思维交流、观点互换、互补互促的实践活动,教师的主导特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对等性等方面因素,迫切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互动、交流等活动来展现课堂的无穷活力。本文作者现围绕如何组织和实施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践活动这一主体,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课堂活力;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究其本质,就是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思维交流、观点互换、互补互促的实践活动,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育学认为,课堂教学要保持活力、展示生命力,就必须将师与生之间的特性和功能充分展示和有效应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其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加之教师的主导特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对等性等方面因素,迫切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深入、细致的互动、交流等活动,在充分运动、交谈的浓厚氛围中,展现课堂的无穷活力,推动师生之间的深入进步和有效提升。本人现围绕如何组织和实施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践活动这一主体,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进行简单阐述。
一、 新知讲解渗透师引生学
新知讲解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重要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素养水平,需要教师在新知讲解传授中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但笔者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发现,有少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新知讲解环节,习惯于自行其是、自说自话的单边讲解方式,强制把数学知识内涵灌输给学生,省略或取代学生探究或交流探讨的实践活动,出现学教分离现象。而课堂教学的活力,主要是通过师与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来体现。因此,教师在讲解新知内容环节时,一定要把学生主体纳入其中,组织和引导高中生开展共同探寻数学知识要义的互动、讨论活动,通过教师的循序渐进提问,推动学生有序深入探讨,从而在深度合作讨论的双边互动中,展示课堂教学魅力,提升学教实践效果。如“平面向量的概念”新知教学中,教师根据该节课知识点内涵,设计了“师引生探”的教学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教师指出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教师依次向学生提出“1. 数量与向量有何区别?2. 如何表示向量?3. 有向线段和线段有何区别和联系?分别可以表示向量的什么?4. 长度为零的向量叫什么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什么向量?5. 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向量是相等向量?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吗?6. 有一组向量,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这组向量有什么关系?7. 如果把一组平行向量的起点全部移到一点O,这时它们是不是平行向量?这时各向量的终点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相关问题,此时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开展动手探究和合作讨论活动,学生完成所提问题,教师逐步展示平面向量的定义以及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等相关内容,从而为他们深入全面掌握打下前提。
二、 案例讲授融入生探师点
案例讲授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体现课堂教学活力的重要阶段。现代课堂教学倡导学教活动的双向特性和互动特性,要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融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践、交流等环节。但有不少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教学最大化”,有意省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直接告知解题思路,让学生自行解答,此种教法难以凸显师生互动、课堂活力。因此,教师要将师生互动交流融入案例教学之中,围绕解题的思路、解题的过程以及解答的关键等方面,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充分发挥和挖掘高中生的能动性,鼓励和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回应教师的所提所问,从而在双边深入互动的实践中,实现解题的圆满完成以及师生深入高效的互动。
问题:已知tan α+ π 4 =-3,α∈ 0, π 2 .(1)求tanα的值;(2)求sin 2α- π 3 的值。
学生分析:该问题涉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等知识点内涵。
教师指点,学生探寻解题思路为:(1)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函数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即可求出tanα的值;(2)由α的范围,根据tanα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cosα和sinα的值,然后利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公式分别求出sin2α和cos2α的值,然后把所求的式子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后,将各自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教师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正弦函数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综合题,做题时应注意角度的范围。
三、 总结讲评融合师评生评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表现,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评判过程中,应该融入师生互动的环节,将学生引入评讲过程中,组织和推动高中生结合教师的评判内容,主动参与和配合评价讲解活动,能动的思考和分析自身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习实践的表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深入的思考和研析,认知和掌握自身学习实情,提升学习的成效,为以后更好高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师生互动,渗透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只有与学生之间实现真正互动、交流,才能全面充分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活力。本人在此仅对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节点如何实施师生互动做了简要论述,还希望更多同仁参与其中,深度研析,为有效教学、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郑金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14期.
[2]李敏.多媒体在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年28期.
[3]张丽,付庆龙.如何有效实施高中数学互动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7期.
作者简介:
刘修楼,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贾汪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