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栋权
摘 要: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把学生看做学习主体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本文笔者,就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就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分层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课堂教学
一、 前言
所谓分层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倾向等,通过科学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教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且恰当的分层策略,进而让不同群体在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通常人们又把分层教学称为分组教学,在这种教学形式中教师通过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以及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然后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开展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推广,这种教学形式开始逐渐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采用。那么,具体来讲,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呢?现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二、 创设良好的分层教学环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即教师在调查和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状况以及特长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进而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人际互动,更明显的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形成了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学习氛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以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转变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形式。为了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教师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成绩,让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并非是对学生人格的分层,更不是人为的制造等级。
三、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不同学习层次的各类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选取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在分层学习过程中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从而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摸底就变得必不可少,通过摸底教师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态度的不同,进而根据这些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水平,确立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讲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同时,从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实际情况出发,遵照教学大纲依次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以适应教学大纲中的基础目标、中等目标、高等目标。其中A层次的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学困生”,但是在教师和成绩优秀学生的帮助下能够掌握课本内容并完成部分简单的练习题。B层次的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本基础内容,也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练习,只要教师稍加启发他们的进步就很明显。C层次的是成绩较好的优等生,这部分学生既能掌握好基础知识,又能独立完成练习,甚至对于一些较有难度的题型也能自己解答。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主动帮助A、B两层学生解答问题,同时不断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最终实现三个层次的学生相互合作,结成相互促进的学习伙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四、 教学遵循分层原则
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且合理有效分层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分层原则。具体来讲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课前预习分层化。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明显增强,所以教师可以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已定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获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分层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以B层次的学生为基准,同时照顾到A、C层次的学生,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原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时不宜要求过高,层次落差也不宜太大。这样才能既保证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换句话说就是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新旧知识过度自然、层次分明。最后,布置作业分层化。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布置分层次的课后作业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模式,转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与他们能力相符的课后作业,这样不仅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而且还可以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付桂媛.也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A].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2]陈丽妍.也谈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1,(08).
[3]艾文宇.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A].《同行》2015年10月(上)[C],2015.
[4]薛经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