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
摘 要:时代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和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方面,其实施过程和践行过程都在展现和呈现科技发展过程。科学高效使用多媒体教学器材,应在势在必行,成为教师最为基本的教学素养。鉴于上述认知,本文作者简要说说对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点滴认识和感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器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认识;感悟
当今世界,是知识内容爆炸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飞跃的时代,现代化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和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方面,其实施过程和践行过程都在展现和呈现科技发展过程。新实施的初中数学教学纲要明确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器材使用技能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素养的重要部分。加之多媒体教学器材所具有的生动直观性、展示具体性以及承载大容量等特点,得以在现代学科教学中深入运用。而笔者发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忽视教学多媒体的运用,轻视现代教学器材的应用,达到数学教材内容难以生动、全面、深刻的展示和呈现,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科学高效使用多媒体教学器材,应在势在必行,成为教师最为基本的教学素养。鉴于上述认知,本人简要说说对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点滴认识和感悟。
一、 多媒体教学器材的使用,利于初中生主动学习内生情感的激发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展期,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心理情感十分豐富,但又表现出显著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其心理状态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经常会由于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化,致使初中生内在学习情态发生显著的改变。如何保持初中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性以及情感状态的活跃性,已成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育心理学指出,初中生对外在的具体事物或典型生动的现实案例充满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吸引他们吸引力,提高他们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器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化,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美好的场景、生动社会现象予以具体的呈现,从而有效拉近初中生与课堂教学的距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心态,主动进入教师组织的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教学,奠定深入探究的思想根基。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通过以往教学经验发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内容,是学好和解决好二次函数问题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但由于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这节内容比较抽象,不少初三学生表现出畏难和退缩情感,因此,教师在该节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材的特性,先向初三学生展示“某商场购进一批单价为16元的日用品,经试验发现,若按每件20元的价格销售时,每月能卖360件,若按每件25元的价格售时,每月能卖210件,假定每月销售件数y(件)是价格x(元/件)的一次函数,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为背景的生动画面,以现实生活案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的动态画面,逐步引导初中生予以初步认知,使其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感知,消除他们的情感恐惧,带着积极的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参与教师组织的新知探究活动过程,获得利用图像研究二次函数性质的经验,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 多媒体教学器材的使用,利于初中生掌握抽象数学知识的内涵
笔者发现,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产生畏惧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学知识点复杂深奥的内涵所造成。教育学认为,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案例,需要深厚的数学知识素养、坚实的数学解析技能予以补充和支撑。这就要求,初中生必须全面、科学的掌握抽象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要义。这也是对初中数学教师所提出的现实性、具体性要求和任务。而多媒体教学器材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予以形象、生动的展示,帮助学习对象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如电子画板这一教学器材,能够将数学教材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深刻的联系,通过电子画板这一教学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予以直观展示,并在教师操作示范中与动态呈现,推动初中生深入细致的理解和掌握。在“菱形”一节课性质教学中,教师运用电子画板将菱形图形予以展示,同时利用电子画板标注功能和运动功效,将菱形的各个部分名称予以标注,让初中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围绕对应边、对应角、对角线等相关内容,对边、角、对角线等进行拉动和变形,引导初中生观察和分析他们运动变化后的情况,使初中生通过动态画面,直观的认识菱形的特征和性质,为理性掌握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打下深厚基础。
三、 多媒体教学器材的使用,利于初中生现代社会技能素养的提升
实用发展学指出,学生作为社会组成重要因子,需要逐步积累和形成良好适应社会的技能和素养。多媒体教学器材的使用,已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独自进行的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全程参与和协调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会初中生简单操作多媒体器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具体实践进程中,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初中生讲授清楚如何使用投影仪、电子画板等教学器材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组织他们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予以亲身实践和感知,从而在有效操作多媒体器材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参与初中数学知识点教学活动,更加深刻的思考分析数学知识点内容要义,实现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双提升,逐步培养初中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器材的使用,是时代必然要求,必须予以有效运用。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使用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器材所表现的丰富特性,找准数学教材知识点与多媒体特性的有效融合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精心实施电化教学,引导初中生深入参与、深刻理解和全面感悟,推动初中生在新起点上实现学习效能的再提升和再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瑞阁.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2年01期.
[2]杨亮星,李玉霞.基于绩效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培训探究[J].电子制作,2015年04期.
[3]党婷婷.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学术科技,2015年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