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上海精神医学》将更名为《综合精神医学》,并且从2018年开始由BMJ国际出版集团负责出版。这些改变将使我们杂志成为一个真正的为东西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交流新的研究成果和服务发展的国际平台。我们坚信该期刊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均会得到提高,同时也会增加中国在世界精神卫生领域的发言权。
[该文仅为英文文章的中文翻译版本,引用此文为参考文献请写:In this issue (March 2018), [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81-83. doi: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8035]
这一期首先以彭等[1]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的回顾开始。考虑到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作用和耐受性良好,重复经颅磁刺激被批准作为患重度抑郁症的耐药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大量证据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患有中度抑郁症个体中的海马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神经回路或脑网络、神经递质和各种分子通路。 虽然相当多的随机对照研究展示出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作用,但个别治疗的最佳治疗参数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一篇论著中,沈等调查了在门诊中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情况[2]。他们推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的精神障碍,比如重性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或者焦虑症。在这篇文章中,从门诊招募了177名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者采用横断面和回溯性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率较高。据指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容易被误诊为有抑郁症,特别是那些第一次情绪发作的患者。此外,这项研究还表示,患者未能意识到自己的躁狂或轻度狂躁的情况,为作出正确的诊断带来更多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在减少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误诊方面面临挑战。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征是因担心所致的慢性和持续性丧失自我控制,和对威胁和风险的认知偏见。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对广泛性焦虑症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并对轻度焦虑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中国,医疗工作者缺乏系统化的、结构化的指南。因此, 张等评价了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在多个中心对广泛性焦虑症的适用性,为心理治疗师提供合适的工具[3]。结果表明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小组的治疗满意度更高。同时,心理治疗师表示,该指南易于理解和操作。因此,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虽然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远期临床疗效与缺乏洞察力呈负相关,抑郁症患者的洞察力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仍然不清。因此,他和同事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洞察力的关系 (55例重度抑郁症患者,85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作者发现,当焦虑症状更加严重和过往因抑郁症而住院次数更多时,入院时的洞察力越残缺,在治疗过程中运动迟缓症状越减少,洞察力的改善越大。然而,横断面研究设计限制了对潜在结论的解释。
有抑郁症状风险的癌症患者相应地通过神经免疫系统来调节癌症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因此,张等在临床前研究中探讨NESFATI-1在胃癌共患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5]。Nesfatin-1作为神经肽,不仅在饥饿和脂肪储存的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癌症和抑郁症的病因中也是如此。作者采用不可预测的慢性轻度应激 (CUMS),建立了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并接种了胃癌细胞,建立了小鼠胃癌的动物模型。本文发现,没有慢性轻度应激的胃癌实验鼠降低了血浆和脑组织中的 Nesfatin-1水平,慢性轻度应激可以诱发拟似抑郁症状的行为,并增加了患胃癌实验鼠的Nesfatin-1水平。虽然这项研究展示了 Nesfatin-1 与胃癌共患抑郁症的关系,但未能阐明因果关系,这在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确认。
这期的论坛专注于一个有趣的主题。谢等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目前的精神病流行病学和精神卫生服务[6]。作者回顾了许多相关的研究, 以提供系统和详细的文献检索。虽然第一个主要的精神流行病学调查在西藏自治区达到了一些目标,这项调查被认为是不敏感的,因为可能低估了流行率基于语言和文化障碍。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是有全国代表性的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服务横断面调查,未能分别报告来自西藏的精神病流行病学 。此外,还有许多调查关于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如生活在西藏中的士兵、学生和教师。由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大多数有精神健康问题的藏族人寻求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而不是寻求专业的现代药物治疗。需要指出的是,当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设立了第一家精神科门诊单位,恶劣的精神卫生服务条件有所改善。然而,这一过程因资源和专业人员缺乏进展缓慢。
谢斌教授对谢亮等人发表有关西藏精神卫生服务的一文作了一些实际的评论[7]。 作者提出,宗教信仰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宗教活动与精神卫生服务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撰文人认为,由于现代精神卫生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普遍缺乏,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的藏族患者忍受不满意的诊断和过时的治疗。他还指出,该文件未能揭示阻碍西藏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他总结应该更多关注当前和长期的需求,即所谓的《多管齐下组合》方案。
在这一问题上还提出了两个案例报告。Chatterjee等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精神性肌张力障碍案例,是一名带有潜在抑郁症发作的青少年,并讨论了建议的治疗策略[8]。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与典型疾病有不一致和不协调性。经过例行的神经系统检查和抗胆碱药治疗后,病例没有表现出任何改善。这一病例强调,密切监测临床表现,深入精神科筛查,并改进的多学科管理对于所有精神性肌张力障碍案例都是需要的。Reddy 等描述了像肌阵挛型癫痫这样的游离型癫痫病例[9]。这个病例报告了一个25岁的单身男性,他有10年的偶发性疾病疾病的历史,其特征是右手突然出现类似抽搐的动作。他在神经学检查上没有显示任何异常迹象。经过综合心理评价结合脑电图检测,作者证实该病例为游离型/心因性癫痫发作。作者建议使用文拉法辛缓解焦虑症状,并给予个人治疗,以提供心理支持。
最后, 生物统计学的文章着重于辛普森的悖论,因为混杂的影响,这是由于混杂效应在观测研究中非常普遍[10]。 在本文中,有几个例子介绍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让持续、分类和生存的结果发生。辛普森的悖论的研究,或更普遍地说混杂影响,构成因果推理理论的一个说明,这在大数据的误差中尤其相关,因为大多数数据在本质上是观察的,混淆者如果不解决的话会混淆感兴趣的关系。
更多相关信息请登陆我们的官网 (www.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org )和英国医学杂志出版集团的公告。
彭代辉攥写
1. Peng Z, Zhou C, Xue S, Bai J, Yu S, Li X, et al. Mechanism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Depression: A Review.Shanghai Arch Psychiatry.2018; 30(2): 84-92.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047
2. Shen H, Zhang L, Xu C, Zhu J, Chen M, Fang Y.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93-101.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080
3. Zhang L, Zhu Z, Fang F, Shen Y, Liu N, Li C. Applicability Evaluation of Simplifi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02-109.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098
4. He H, Chang Q, Ma Y. The Association of Insight and Change in Insight with Clinical Symptoms in Depressed Inpatients.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10-118.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149
5. Zhang N, Li J, Wang H, Xiao L, Wei Y, He J, et al. The Level of Nesfatin-1 in a Mouse Gastric Cancer Model and Its Role in Gastric Cancer comorbid with depression.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19-126.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152
6. Xie L, Wei G, Xu Y, Huang Y, Liu X, Li T, et al.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27-130.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148
7. Xie B. Practical Answers Are Needed to Response the Myth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Tibet Area.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31-132.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8020
8. Chatterjee SS, Das S, Gupta S, Bhattacharya S. “The Twisted Mind” - Psychogenic Dystonia in An Adolescent,Responding to Antidepressant Therapy.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33-134.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114
9. Reddy B, Das S, Ali M, Guruprasad S. A case of Dissociative Seizures Presented Like Myoclonic Epilepsy.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35-138. 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7157
10. Wang B, Wu P, Kwan B, Tu XM, Feng C. Simpson’s Paradox:Examples.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8; 30(2): 139-143.doi: http://dx.doi.org/10.11919/j.issn.1002-0829.2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