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鹏程,宋 彬,王明旭,
(1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61,jipengcheng0929@126.com;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
2018年4月27-28日,在“2018整合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会议”期间,本着“面向未来 合作共赢”的初衷,《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召开了第五届编委会、第二届青年编辑委员会换届筹备会、第二届通讯员工作委员会换届筹备会、第二届质量管理委员会换届筹备会。还召开了郑州大学代表团、新乡医学院代表团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合作交流专题会议,并召开了全国二十余所院校、医院等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合作交流会,各位专家就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及自身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启动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筹建工作。
4月 28日下午,《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成立大会举行。第五届编委会主任、杂志主编王明旭主持会议并为第五届编委会委员颁发聘书,同时从杂志发展的目标、定位、面临的问题、发展的关键、杂志的组织架构等方面向编委会汇报了杂志的发展与编委会的使命,并就杂志发展的目标、思路,编委作用的发挥以及编委会的章程向会议进行汇报,征求编委意见。
吉鹏程编辑向编委会汇报了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的基本工作及第五届编委会工作计划:杂志目前在定位、直面社会问题的敏感性、指导医疗实践、医学伦理学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拓展等方面需要再思考。第五届编委会的工作计划是:①充分发挥第五届编委会的作用,开展全方位合作;②进一步发扬杂志的特色,继承良好的传统;③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文章质量;④全方位持续改进编辑部工作;⑤利用新媒体扩大杂志影响力。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第一届青委会主任委员、通讯员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关健教授,就三个委员会作用的充分发挥,三个委员会的运行、管理以及筹备换届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汇报。
通讯员工作委员会委员吴一波代商丹编辑汇报了《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自媒体发展的初步意见。办好自媒体的意义在于迅速传播信息,为广大读者、作者带来方便,提高杂志的宣传力度,活跃杂志的相关工作团队,拓宽审稿资源和平台空间。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编委、专家的指导、支持。
此外,编委会通过了编委会章程。各位编委就杂志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以及编委作用的充分发挥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马强编委表示,作为编委将会大力支持杂志的发展;杂志在新的起点上要加强党的领导,编辑部和外审专家审阅稿件时要善于发现文章的亮点,把握好讨论问题的角度和高度,研究问题要体现中国特色;编辑要和作者、专家、编委加强沟通、结对子,携手提高杂志质量;杂志的微信内容要在质量上下功夫。
谢峰编委表示,从一名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医生的角度来看,医学伦理学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所以,刊登文章的定位应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践行理论。杂志可以就有关医学伦理的热点问题专门设置栏目组织文章展开讨论,活跃学术交流。另外,杂志编委的构成应该多元化,促进不同领域的交流,提升学科的话语权。
王洪奇编委认为,作为学术期刊应该首先注重学术质量和编辑水平,要注意邀请伦理学专家发表高水平的理论性文章,关注热点事件,扩大影响;在栏目设计上要促进临床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同时要积极争取优秀稿件在杂志发表。在运营方面,协办单位要发挥积极性,提供办刊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李中琳编委表示,杂志要发挥“双一流”建设的大学平台的优势,应该在本、硕、博教育上建立阵地,下功夫,立足教学,发挥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促进卫生事业改革过程中,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在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伦理保护。在扩大影响的计划中,可以考虑每年举办一次论坛,鼓励相关单位积极参与。
孟小捷编委建议,杂志要办出“中国”气派和品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有计划地邀约、发表具有创见性思想的文章,作为与临床实践联系密切的杂志,对现实问题要积极应对、研究。可考虑每期设一个专题,围绕热点、围绕医务人员、人文学者的需求展开讨论。可以把文章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来,采取适合的形式做好新媒体传播。健康报将携手杂志共同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服务从业人员。
翟晓梅编委认为,杂志刊文应把握伦理的理论性,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且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可以结合国情有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但在理论上要有可辩护性。审稿时要挖掘文章中的闪光点、核心观点,办好临床伦理栏目,着眼于解决临床中的问题;办好争鸣栏目,展现不同的观点、积累经验。建议杂志每年举办一次或几次会议,搭建平台,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
杜娟教授认为,刊登的文章首先要在学理上理清伦理学概念、伦理学的讨论范畴和方法。在内容上要有“抓人眼球”的内容,关注新闻热点。分清伦理与法律的区别,讨论的应为伦理问题。杂志在进一步发展方面要考虑群策群力,可以利用将要成立的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解决人员、经费等问题,各相关院校一定会给予支持。
王国豫编委认为,随着健康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杂志肯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预期。在内容方面,杂志应有意识地邀请专家创作原创性文章,每期刊登一至两篇理论性的名家文章,复旦大学会支持。在策划方面,可借鉴国外杂志的经验,比如加入社论、短评类文章,并与国内的单位进行合作。选取一些好的文章翻译成英文,发到国际期刊上,提高认可度。
张珊编委建议,为了提高杂志的质量,要注意作者的地区分布和机构分布的科学合理,定期关注、分析相关指标、及时调整。在具体操作中,根据一般经验,建议控制主办单位作者文章的刊登比例。要协调好基础理论文章和实践分析文章的比例,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杂志的长远发展,要积极努力加入更多有影响力的数据库,可以分阶段实施。
马晓、马永慧、王珏、尹梅、龙艺、田宗远、边林、石耀辉、刘水、刘俊荣、关健、吕海侠、严金海、张新庆、范郁会、殷德涛、曹永福、蔡昱、魏琳等其他与会编委均对杂志前期的工作表示肯定,也表示会按照第五届的工作计划,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工作、携手共进,提升杂志质量、扩大杂志影响。
综合编委会各位编委专家们的意见,第五届编委会成立会议形成以下共识:一、关于刊文的方向: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表具有规范指导性质的理论文章,指导医学及医学伦理学实践;②鼓励作者撰写具有思想性的文章,观点要具有一定的借鉴性,要能够解决特定问题;③争鸣类的文章,鼓励创新、形式多元,目的是启发学者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讨论,促进思想交流。二、各单位、各院校、各位编委要为杂志发展提供稿源、资金、平台等方面的支持。三、杂志要提高刊文水平,积极争取加入有影响的数据库。
4月27日下午,《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第二届青年编辑委员会、第二届通讯员工作委员会、第二届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换届筹备会如期举行。关健教授就《中国医学伦理学》大编辑部的思路对上述三个委员会的工作作了汇报。
她首先分别从其成立的背景和时间、成立的目的和宗旨、三个委员会的职能分工和目标、三个委员会的组成和管理方式、考核及激励管理办法以及各委员的权利与义务做了详细介绍。其次汇报了三个委员会2017年的工作:青委会是组织稿件的主力,2017年负责撰稿、组稿、约稿、审稿近百篇;“主题栏目”“探索与争鸣”等栏目办的有声有色;同时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宣传期刊,扩大杂志地传播。通讯员队伍是最具活力的队伍:负责国际伦理快递栏目的组稿和微信公众号的维护。质管会主要负责质量把关、及时向编辑部反馈意见。然后汇报了三个委员会未来发展思想:承载历史责任,创新未来发展——保障队伍和杂志的可持续发展;要让有为者有位——让更多有能力、有热情的人参与进来,贡献突出的可以“留任”和“晋级”,另外要发挥青年智慧——通过委员会更新换届等方式,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都将纳入一定的年轻力量。
陆军军医大学刘伶俐、空军军医大学张秋菊、陕西师范大学杨东宇分别从对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认识、未来的工作计划等三个方面进行述职,并提出成为新一届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的申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艳霞、山东大学药学院吴一波、济南第四人民医院张刚分别从对医学伦理学以及通讯员工作委员会的认识、未来的工作计划和设想等三个方面做了述职,并提出成为新一届通讯员工作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的申请。
广州医科大学陈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颖、北京大学医学部谢广宽、海军军医大学常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刘强、陆军军医大学周吉银分别对青委会目标和前景的认识、未来的工作设想和计划等方面进行述职,并提出成为新一届青年编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申请。
27日下午,郑州大学代表团、新乡医学院代表团一行11人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就深入合作进行座谈交流。 郑州大学李中琳主持会议,郑州大学领导及部分专家汇报了工作情况与合作设想。
郑州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安教授汇报了郑州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基地情况:郑州大学发挥综合大学医学办学优势,促进多学科融合,推动医学教育发展。郑州大学建有人体科学馆,通过对遗体捐献者来信、遗嘱及生平事迹的介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向社会宣传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
郑州大学法学院王玉辉教授汇报了卫生健康人文法律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基于十九大后对卫生事业的认识、郑大“双一流”大学的背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郑州大学成立了卫生健康人文法律协同创新中心,综合了郑大七个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力量。该中心借助郑大优势地位,实现多学科融合;中心师资力量雄厚,有30多位教授;并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为强大支撑。中心分为三个学组,涉及五大领域问题的研究,培养跨学科的博士,并加强对本科生的人文教育,以服务国家地方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好医疗、人文的社会服务工作。
新乡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清江教授汇报了新乡医学院在人文教育方面所坚持的工作:以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大医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家;加强课程建设,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新乡医学院还计划筹备成立8个展馆,以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氛围。
27日下午,在与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交流的基础上,还举办了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医院等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合作交流座谈会。
王明旭主编汇报了《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与各单位、专家团队进行广泛合作以及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包括发起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及其章程(草稿)的意见和建议。
在交流中,部分与会院校、医院代表报告了各自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联盟的筹建、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海军军医大学杨放表示:《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三十年,有很多第一次,包括这次要成立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恰恰符合“整合”的主题。“整”是整理,“合”是资源共享。一定会极大地推动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事业的发展。
桑利娥:西安医学院成立了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整合多学科,形成了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整合交叉学科群,组建团队,开展医学人文大讲堂,学校还建有弘德馆,展出遗体捐赠者的标本和遗嘱,并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进行生命教育。西安医学院会积极参与到联盟的学术活动中来,推动联盟和自身的发展。
苏振兴:天津医科大学有独立的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学课程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实行的是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可以起到抓取动态、总结问题的作用,天津医科大学愿意积极参与、发挥作用。
任天波:宁夏医科大学设有人文社科部,也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目前正在筹建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也借助《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的平台做了一些工作。将大力支持联盟成立,会积极地参与工作。
周建华:河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设有临床人文关爱护理研究中心,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素质、礼仪、法律、个人修养和管理学等,学院实行三导师制度,即名誉班主任、专职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优秀护理人员。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联盟的一切工作。
侯宇:郑州大学法学院的专业包含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对医患关系、医疗纠纷、药品监管、行业规范、审批制度以及国际卫生组织的公约都进行研究。建议联盟以兴趣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整合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
戎华刚:新乡医学院成立了人文社会研究中心,在建设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上取得了成绩,形成了覆盖各个层级的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导论是医学生的入学课程,师资队伍以专职教师为主,也有兼职的自然科学教师。联盟的宗旨应该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现代,关怀人民、引领未来。
吕海侠(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建议把自然科学的专业纳入到“联盟”中来,也纳入到医学人文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中来,召开人文教育者、自然科学教育者、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大论坛,共同推进教育的发展。
蔡昱:成立“联盟”的想法是一个开放、创新的理念,为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和整合医学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云南财经大学成立有生命伦理与文化中心,在医学、法学、哲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下开展研究。
宋彬(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表示:作为一线教师会支持联盟的成立,成立联盟可以弥合临床教学与人文教学的裂痕,凝聚人文核心内容。
另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昌、和新颖,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关健,北京大学医学部谢广宽,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变玲,西安交通大学魏琳,广州医科大学陈化,北京鼎桦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赵国山,郑州大学李中琳、王玉辉、余钫、张玉安、杜鹃,陆军军医大学张珊,空军军医大学马晓,西安医学院王碧轩,西安医学院宝鸡医院段新虎,西安云琦医药策划宋云琦,新乡医学院陈清江、周志新,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吉银,南京医科大学李勇,温州医科大学张美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珏,海军军医大学常运立,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刚,安徽医科大学赵存喜,西北民族大学阿赛古丽,陕西中医药大学李隽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目前医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伦理知识匮乏,医学人文教育的需求正在上升,成立联盟是大势所趋、大家所需,成立联盟必定会大有作为,大家将会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的筹建工作,为提高医学人文研究和教育水平积极贡献力量。